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飞豹出击 > 第18章

第18章





"他们的枪很小也很精制,性能怎么样?"刘亚楼继续问道.

"性能还不错.5.8口径,有效射程300米.射速每分种100发.重量2.9公斤.5个弹匣,每个弹匣装有30发子弹.可单手射击."

"我们现在能不能生产?"

刘军回答说:"不能.枪管的材料和枪身的材料都解决不了."

刘军一面开车一面向刘亚楼他们介绍说:"整个基地是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军用机场.所有的设施人员都是一流的,保障设施齐全,光各种指挥保障车就100多辆,各类专业的保障人员300多人.通过苦练精兵.每个人都要两项以上的专业技能.可谓一专多能.可以为各种机型各个机种提供保障服务.整个机场可日保障140架次的飞行"

车在塔台前停下.刘军向他们介绍说:"这里具有一流的航空指挥系统."刘亚楼常乾坤在刘军的带领下等上了塔台.在宽敞明亮视野很好的塔台上.工作人员对设施的名称和功能做了一一的介绍.

接着又带他们去了机务大队和修理厂.刘军告诉他们,修理厂原是机场场站的一部分后来在百万大裁军时被整体转到地方.这次突变后基地又恢复了原来的建制,修理场重新划归基地统一领导.

刘军找到了厂长张恒山.张恒山现在是基地党委委员,机场场站副站长兼修理厂厂长.在他在的陪同下参观了整个修理厂.现在修理厂设有四个分厂:一分厂负责飞机的大中修和靶机的制造,在那刘亚楼他们看到了两架正在大修的J教7,其中一架已修好停在厂房的一边;二分厂负责飞机的特别设备设计与制造及飞机的改装.那里有四架小飞机,三架已经装好,还有一架工人们还在装什么设备.刘亚楼和常乾坤绕有兴趣的和工人聊了一会,知道了这种小飞机叫无人侦察机.令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一架比M171小很多样子有些怪异的直升机.张恒山告诉他们这是39军陆航团在这进行改装的,一款专门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任务,优异的作战性能,技术含量高,火力强大,航电系统先进的武装直升机.并对其性能做了介绍;三分厂负责整个机械加工在那理看到了一排排各式机床;四分厂负责飞机的配件附件的生产.

在修理厂食堂小餐厅大家一起吃了午饭,张恒山可能被市场经济搞的有点神经质.还没有从蓝天飞机维修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身份中醒过来.席间发表了一番后世的广告词:"本公司设备先进,具有多台大型加工中心.技术力量雄厚.5年前公司就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强大的技术力量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多年来一直担负着沈飞和陆航现役各种飞机的大中修和改造任务.是空军装备部指定的专业维修厂家.具有国家颁发的飞行器一级维修制造资质.多次承担国家对现役飞机重大的技改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为中国空军的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

刘亚楼和常乾坤异常兴奋.似乎看到了一架架战机从这里起飞.刘亚楼激动的说:"你们这里必将成为新中国战斗机的摇蓝,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都是无价之宝.中国空军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中国空军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

饭后.刘军又带着他们去了机库,当通过隧道进入了建在山体内的机库时,他们感到了无比的震撼.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中抠出个这么巨大的工程让他们所难一想象.更没想到看这大山之中隐藏着这么多最新式飞机.他们激动的抚摸着一架架战机.他们醉了.脸上充满了痴迷.充满了憧景.充满了无限幸福之感.

接下来换上了防静电服,参观了油库,弹药库.随后有看了物料库.直到下午6点多他们才在刘军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离开

【第二十章验收二】

刘军把刘亚楼和常乾坤送回宾馆后回来.在1食堂的饭厅里遇到了邓峰.

邓峰看着刘军笑着说:"听说你把陈晶的大奔开出来了."

"这车本来就是她给我买的.你说我一个现役军人开一台私家奔驰S500算怎么一挡子事.所以我一直没开.可是现在一想在没被共产前先前先开过过瘾吧,免得以后后悔".刘军愤愤的说.

"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没收地主,官僚买办资本.你算那盘菜.陈晶的资产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劳动所得完全合法.凭什么共产啊.再说**从来也没有这样的政策呀.你就放心吧."邓峰说完后问刘军:"今天他们走的怎么样?"

"好"刘军笑着说:"就是一个字‘兴奋‘."

"那是两字."邓峰故作严肃的说.

"喂.老弟,验收团有个叫唐纳的妞不错.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下"刘军很认真的说.

"去去去.你哪来的那些闲心呢"邓峰装做有些不耐烦的说.

"操.我这不是为你着想吗.我这饱汉也得体量你这饿汉饥呀."刘军骂道.

"我说大哥,着想也不是现在.这事将来你在着想吧."邓峰说道.

第二天.刘亚楼和常乾坤在政委李大为的陪同下.有到指挥部的各部门考察.每到各部门.部门的负责人都主动的介绍自己所在部门的职能.管理条例和部门基本情况.

刘亚楼和常乾坤虽然在此之前,以使用几天邓峰带去的那台笔记本电脑对这些有所了解.但深临其境还时感觉还是不一样.他们看到基地所有部门,几乎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U盘.他们的工作效率极高.你要什么资料马上就打印出来.这些电脑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更加认识到这个东西的强大功能.在邓峰的办公室里刘亚楼再忍不住了,对邓峰说:"邓总,你们的电脑能不能支援空司几台.这东西太好了.方便,快捷,准确.存的资料多.更重要的是保密性强."

邓峰说"可以,但在你们那里就只能当成一个记录本和资料库使用.无法作到象在这里这样.我们这里有一个强大的局域网络.在这里整个基地的所有的信息资源可以共享.而且场站和空警2000有大型计算机对各种数据进行支持."邓峰想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很难的可贵了.

邓峰接着说:"我和刘军商量过准备给主席,总理每个办公室一台.给志司两台,我已给你准备了一台.我带去的那台就给老常了.这样空司也相当于两台.怎么样?等你回去时,我们派个人在北京办个学习班,学习一下操作.人不要多.一定要可靠,现在这东西绝对是最高机密不能让国外知道一点风声."说着邓峰从办公桌下面拿出了一台部队前年淘汰下来的军用电脑交给了刘亚楼.

刘亚楼高兴的说:"太好了.你放心,人绝对没问题."刘亚楼从邓峰手中接过电脑,迫不急待的从迷彩电脑包里拿了出来.仔仔细细前后翻看着.此时已完全看不到一个统率千军的空军司令员的矜持.

常乾坤因为刘亚楼再也不会和他争用那台电脑了.也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刘亚楼抚爱着自己笔记本电脑说:"好东西呀,好东西.你说我们这么大个国家就生产不出来着这个小本本来."

邓峰笑着说:能.肯定能."

他想到后世沈阳的一家冶炼厂.曾是我国重要的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厂家.也曾有一家半导体研究所.如果现在能抢先一步生产出来多晶硅,单晶硅就可以发展半导体行业.就可以生产出电脑:从而就可以推动信息技术,他知道这个路是很漫长的.可是路总是要走的.抢占拉这个战略制高点就可以领先于这个世界几十年.对于芯片的生产必须抓紧,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应该找刘军和张恒山研究一下.马上成立专门机构争取早日拿下着个制高点.想到这儿他对刘亚楼和乾坤说"沈阳有一家冶练厂吧"

刘亚楼说"有"

常乾坤补充说:是有一家日本人办的可能叫‘奉天冶金会社‘.48年打下沈阳时我还去铁西看过,不过那时破坏的很严重.早就停产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你问这干什么么?"

"我想在那生产单晶硅"邓峰回答道.

"什么单晶硅,干什么用的.?"刘亚楼不解的问.

邓峰指着他怀里抱着的笔记本电脑回答说:"你现在抱着的电脑的心脏就是单晶硅生产的,还有我们的飞机,导弹,人造卫星,总之一切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它"

"那你快说说怎么生产?"常乾坤也有些急不可待的问道.

硅这个东西到处都有,地球上有90%以上的物质都含有硅,但怎么把这些硅从这些物质中提炼出来呢?

因为邓峰的老婆就是搞芯片的制造的高级工程师,所以邓峰对此有些了解.他想了一会说:"简单点说吧,就是先把石头加热成液态,然后再继续加热使之变成气态,让这些气体进入一个密封的大箱子里,箱子里放许多子晶,两头用石墨夹住,气体通过这个箱子,吸符到子晶上,子晶慢慢就变粗了,当气体再度转化成固体后,箱子里就生成了很多长长的原生多晶硅,再把这些原生多晶用酸洗干净后,然后经过烘房烘干,无尘检查打包,进行拉晶,在拉晶炉内把多晶硅加热融化,融化了的硅在石英锅慢慢转,子晶从上面下降,点到锅的中心液面,在慢慢反方向转,锅下面同时加热,液面上加冷,经一天多左右,一个单晶棒就生产出来了.单晶棒一般是144毫米,然后切方,切掉棒子四边,做成有倒角的正方形,在接下来就是切片.切的越薄越好.在接下来在切片刻上电路图.密封好这就是集成电路的集成块了.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马上报告主席,让高岗先准备好."刘亚楼说.

邓峰说:"你回去当面汇报吧,我们这边也有组织论证一下,看看能有多少懂行的专业人员."

接着刘亚楼谈到昨天在修理厂的情况.问邓峰现在我们基地有没有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可能.

邓峰回答:"你也看到了修理厂的情况.从技术上讲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飞机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具备一定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我们国家目前的工业基础太差了.想去批量生产飞机那是很难的.就是后世工业相当发达的国家,也没有几个国家能独立生产战斗机的.现在最快捷的方法是对苏联的米格十五进行改造.使之强于这个时代的同类飞机."邓峰思量了一会有说:"不过现在可以进行项目的调研论证,看看我们究竟差什么.怎么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去积极的为飞机制造创造条件."

接着刘亚楼又谈了主席对培训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指示.

邓峰面漏难色的说:主席也和我说了,要把基地办成我军一个现代化,正规化的大学校.按说大家本是一家人不应讲条件.可是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就这么大个地方.一下安排几千人.衣食住行真的没办法.再说还有个保密的问题.我看这样吧.把空司的培训基地设在在鞍山或沈阳,我们这边出两架J教7.一架小型无人机,十二架J7歼击机.派几名飞行教员,半个机务中队当教员,你们想安排多少人就安排多少人.场站这边就再加100名,修理厂那边再加200名,总共这边安排700名.这些同志有一部份暂时得住库房,厂房,要做好思想准备呀"

刘亚楼十分满意的说:"好.好.那没关系只要能安排就行.保密问题我们回去后在专题研究."接着他又疑惑的问道:"J7战斗机我怎么没看到资料和实物"

邓峰回答说:那你得感谢你一家子刘军,是他清仓挖潜找出来的.封存十年了.是我们换装之前的飞机,没全拆了卖破烂就不错了."

常乾坤问:"那也一定很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