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飞豹出击 > 第53章

第53章



中国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圆,英国归还定海。道光听后龙颜大怒,于是在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也就是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对英国宣战;并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率兵赴广东作战。2月,英军在付出伤三十八人的情况下,攻占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到是英勇和四百余人守军都被炸死。"

"金六爷您老人家记性挺好呀,都记着呢!"那个刘先生一面给金六爷重新倒了一杯新沏茶说.

我爷爷活着的时候要我们这些孩子一定要记着这些事,多练点本事,说将来等有本事时再找这些黄毛子算账.

"我看当时就是那个道光皇帝的昏庸,把主战的林则徐给撤职了,启用了一帮投降派。"李四愤愤不平的说.

那个刘先生说:"就是不撤又能怎么样?我看这是道光成全林则徐,让他保全了他的英名。中国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政治是极其最复杂的,一件"坏"事情发生了,国人从上到下,往往不是勇敢的面对现实,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寻找产生事物的必然因素,从根本解决.而是忙着从"坏"事中摘脱自己,然后找两个替罪羊,于是就把事情说成这件事本来不错,就是因为这几个坏蛋,庸才把事办砸了.把国家民族给害了,要不然断不会如此。再树两个英雄,阿Q一下.之后举国上上下下就都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这种寻找替罪羊的观念和祖传的阿Q精神,使很多国人至今也不能深刻的认识历史的教训。不能做到‘知己‘依我看从根本上讲,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头两代开国皇帝的“康乾盛世”后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满清王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开国皇帝的那点文攻武略和尚武精神丢的也差不多.就连那种游牧民族彪捍的血性也以被安逸的生活荡涤的一干二净.一个个政治侏孺,一代一代的掌管这个庞大的中华帝国."

"对!"李四插话说:"整个满清皇帝那是三叫驴下蚂蚱一代不如一代".

"道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统治下的中国绝大部份耕地集中在皇族、官僚,地主阶级手中。而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被沉重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压的喘不过气来,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已上升到主要的矛盾,并不断的激化.民心背向."刘先生从政治上分析着说.

那个金六爷点点头说:"听我老背讲呀当年英军登陆后,没有出现想林则徐所说的那样"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而是出现了大批的‘汉奸‘在英军小利的诱惑下,为英军带路,为英军提供各种情报.金六爷喝了一口茶,拿起了一粒五香花生米放在嘴里说:"这些人故然可恨,但这也说明,百姓对朝廷不满啊."

"我看鸦片战争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帝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各级官场贪污贿赂成风,吏治败坏。贪污贿赂已成为不可遏制的一种潮流。各级官员已把如何捞钱当成第一要务,当面对异族入侵时,各级官员更是处处为自己着想,以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

"刘先生你说的对.当官的都他妈的捞钱去了.当兵的谁还给他玩命.就是我也不干呀"李四吸了一口水烟袋说.

金六爷说:"是啊,道光年间八旗,绿衣编制虽有九十多万人,但缺额甚多,各级军官吃空饷现象普遍,武器落后,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士兵军纪败坏,官兵吸食鸦片成风.但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道光爷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这些狗奴才光想捞钱了.所以面对区区四千英军,没有守住一个英军要攻击的要塞,没有夺回一个英国人要据守的据点!当时朝廷养这伙人真是形同虚设,反到成了朝廷一种累赘."金六爷示意茶童倒茶,之后轻轻的呷了一口接着说:道光当时也不容易呀.他是个很勤俭的皇上,听我老辈说,他宫中用膳,每日不得超过四碗,甚至穿过打补丁的裤子,当时签约后,消息传到北京,道光退朝后,伏首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乎顿足长叹”。说完后金六爷摇了摇头.

李四说:金六爷你别逗了,皇上每顿就四菜一汤,还穿破裤子?"

"信不信由你啦,我这也是听说"金六爷很平淡的说.

李四分别给金六爷和刘先生续了点茶水说:"金六爷你说那咸丰皇帝怎么不想给他爹报仇呢?"

金六爷眼睛一瞪:谁说他不想报仇,咸丰爷继位后,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给道光爷报仇雪恨.他把道光时代的主和派全部撤职,重新起用主战派。包括林则徐.可是哎他和道光爷一样,打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且比道光爷输的还惨."

刘先生点了点头说:是呀,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9月,1860年9月12日,咸丰皇帝对英法宣战.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联军失利。清咸丰帝皇后,妃子逃往承德。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欣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1月,沙俄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中国赔偿巨额赔款,丧失比东北三省面积还大的8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主权。"

"现在想想都让人心疼"金六爷疼心的说道.

"还有更让人心疼的呢?"李四很气愤的说道.

【第五十九章:百年血耻二】

"是呀!中国最惨的一次莫过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我至今记忆犹新,记得那年我8岁,"那年夏天,我阿玛当时在兵部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我隐隐约约知道是光绪皇帝对日本宣战,第二年2月天很冷,有一天,我们全家正在吃晚饭,我在北洋水师衙门当差的三叔,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跑了进来,进门也没说话,抓起菜饭就吃,全家人都呆呆的看着他,他吃了一阵和我阿玛说:"完了,全完了.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来我听我阿玛和我三叔说:这次亏大了,光日本人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在加上被日本缴获的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一亿多总共四亿两。"

"我就整不明白你说我们这么大个国家,怎么就打不过那么大点的小日本呢?"李四不解的问道.

"哎"金六爷又长叹了一口气说:"小日本的明治维新以来处出学习西方列强,全民尚武.日本天皇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而慈僖太后老佛爷,挪用海军经费为自己祝寿修园子.这样一比那还有不败之理"

刘先生说:"甲午一战,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这一仗极大的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和日本人的自信和对中国的心里优势,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人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亚洲最大的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举国上下,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可把小日本给成全了,小日本这个穷的叮铛响的穷光蛋一夜间成为亚洲的暴发户。"金六爷说:"就连当时日本外务大臣都情不自禁的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日本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刘先生把茶碗重重的往桌上一墩说道"如果花钱能买个平安也就值了.可是中国用这笔钱为自己养育了一个最凶残的敌人.日本占领朝鲜、台湾后,为日后进攻中国大陆奠定了基础。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更刺激了他们侵略扩张的**."

"可不是吗,我妈说生我那年正好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就属日本人小矬子最狠,抢了咱家两个古董店,还打死一个店里的伙计."李四说道.

"那年也属他们来的最人多,八国联军进北京,一共上来18000多人.小日本就来了8000,要说对中国的侵略和略夺凶残真的得属这小日本和俄国老毛子."

"就来这么点人!那中国人一人吐口一口水也把他们淹死了,金六爷你说当时怎么就让他们打进了北京了呢?"李四有些疑惑的问说.

金六爷呷了一口茶慢慢的说道."当时朝廷集结在京畿地区军队有十五六万,加上义和团团民五六十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外兵力40:1.也打了十来天,可是没打过,八国联军在付出几百人伤亡后攻陷北京.最后没办法.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签订《辛丑条约》。朝廷又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中国人每人一两,以示羞辱中国人之意."

"满清政府真是完蛋操李四失望的骂了一句.

刘先生说:从1840年以来,中国是一败再败,一次比一次败得惨,一次比一次损失大,一次比一次割地赔款的规模大!统治中国的满清政府在短短的60年内不断的上演着:宣战-挨打-求饶-割地赔款.这个情节不变,内容不变的悲剧."

"谁说不是,从道光二十年起,中国就象一个瘫痪的人看守一个巨大的金库一样.只要哪些东洋人和西洋人想要就来几个人,把那个瘫痪看守打一顿后,然后让他把钱送上来.中国这个最富足的国家,就这样被他们给抢空了.给他们这些洋人给养肥了.哎金六爷又长叹了一口气,喝了一口茶.看着刘先生说:"现在算我也是经过三个朝代,要说对外还真得数人家**有本事"说着向上竖起了大拇指.

那是呀,你看看人家,朝鲜一仗就灭了16国联军十多万人.真叫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