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飞豹出击 > 第208章

第208章





外蒙回归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国际政治事件,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清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呆账,坏帐”;国际**运动内部的裂痕已经公开化。

这是否能引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这两个**的核大国之间是否能引起一场核战争,已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美国华尔街报以“中国闪电出击外蒙,世界为此震惊!”为标题,惊呼道:“世界为此震惊了!中国**人毫不犹豫的推翻了国际**运动的党魁斯大林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不平等条约,闪电出击外蒙,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占领自1924年以来就在苏联卵翼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

中国政府对外称,这是应外蒙古人民临时政府回归中国的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外蒙地区履行正常的防务任务的行动。

中国的这一行动彻底的粉碎了苏联变外蒙为自己16个加盟共和国的企图。

坦率的说,直到2o世纪2o年代,外蒙古还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然而,沙俄早在18世纪,就对外蒙古怀有领土野心,觊觎着这块人烟稀少、天然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官方刊物曾公开声称,俄罗斯在外蒙古有特殊使命,戈壁沙漠是帝国远东和东南部的天然边界。

不过,当时沙俄的侵略重点在于鲸吞整个满洲,对外蒙古的入侵还放在次要位置。

184o年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186o年清朝政府被英法联军打败,沙俄乘机强迫清廷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去大片大片的领土,并在蒙古地区攫取了许多特权。

苏联成立以后延续了沙俄的侵略扩张的政策,打着“国际主义”的旗号,开始对外蒙进行新的扩张行动,他们实现了沙皇没有实现的梦想。

1924年5月,在苏联的武力支持下,外蒙单方面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从那时起,外蒙古在苏联人的威逼之下,宣布对外闭关,断绝了同中国的一切来往,加上千里大漠的阻隔,外蒙古境内生了什么,除了苏联人,鲜为外面世界所了解,成了在苏联铁幕下最为神秘的国度面对中国这个日益崛起又咄咄逼人的小兄弟,苏联这个**老大将如何应对?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英国最重要的报纸泰晤士报,以“世界将如何面对复仇的中国”为题,对中国收复外蒙的行动作了如下的评论“中国**夺取中国全国政权以后,完全不讲一个国家政权的传承性,他们蛮不讲理的把在此以前历届政权所签订的一系列对外条约,统统说成是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不平等的条约’并加以推翻。

他们完全不顾在国际政治中,尤其是外交关系上,承认现实从实际出这个最重要的原则和外**立的事实,对和自己有着正式外交关系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动了武装入侵,并在中国上海把前去参加世博会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理泽登巴尔逮捕,这的确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件。

中国的行动也完全出了所谓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所允许的范围。

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这次中国把复仇之箭射向了自己的兄弟社会主义国家和他们的老大哥俄国。

**阵营的俄国老大能不能象教训匈牙利那样教训一下这个羽毛丰满,时刻窥视自己老大位置的兄弟中国呢?我敢断定在中俄之间这两个**大国之间必然会生一场狗咬狗的厮杀”从泰晤士报这篇评论中不难看出一个没落帝国所出的酸苦的哀鸣和幸灾乐祸的卑鄙的心态。

苏联真理报就此也表了评论员文章:“在5月13日,中国悍然动了对兄弟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武装侵略,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不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蒙古人民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就得到了确立。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达成的《雅尔塔协定》,在该协定的第一条十分明确的写道‘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当时中国政府也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45年1o月,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到外蒙古监督全蒙古人民公决独立的投票。

参加投票的公民494o74人,赞成独立的489291人,其余为弃权票。

也就是说明有99的外蒙古选民赞成独立。

最后,中华民国政府在1946年1月5日布正式公告,宣布外**立。

1949年1o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蒙古人民共和国继苏联之后于1949年1o月16日同新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就是在195o年初,中国和苏联在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中国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地位问题也是默认的,只是为了照顾新中国的面子,没有在友好条约中体现出来罢了。

虽然说外蒙古问题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事情,我们只是第三方,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一个对国际**运动负有重大责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不能无视这种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明目张胆的侵略我们真心的希望中国**能够以全世界无产阶级利益的大局为重,放弃那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维护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睦和统一,共同对抗以美国为的帝国主义阵营的侵略扩张”对于中国闪电般的接收了外蒙古,苏联的反应真是太慢了。

苏军信奉的大纵深,高度,宽正面的大兵团机械化进攻作战理论,这一战役理论是建立在全面战争基础之上的,因而只是适合全面战争和核战争,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屡次爆的可控范围的地区性冲突作战很不协调。

由于苏军对付局部战役战术理论的缺陷,苏军更像一个巨大但不灵活的巨人,面对中国的收复外蒙的行动有些不知所措。

斯大林死后,苏联国防和武装力量,是由苏联**,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最高苏维埃,苏联国防会议和苏联部长会议实行领导。

苏联国防会议是特设全权最高国防机关,对苏联国防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

国防会议主席是当然的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担任。

此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真的有点迷糊了。

这事究竟该怎么办?和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那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为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只有人代会才能决定战争与和平这样重大的问题。

就是自己能说了算,这仗能打吗?在欧洲,面对着以美国为的帝国主义阵营虎视眈眈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亚洲,又面临着中国这个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咄咄逼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小兄弟们也纷纷造反,如果不是中国在这些小兄弟之间作些说服工作,恐怕社会主义阵营华约组织真的要天下大乱了,失去了华约组织,苏联在欧洲就失去了地缘战略的优势,苏联本土安全就很难保障;还有党内莫洛托夫那伙混蛋竟趁国际共运混乱之际想推翻自己。

这些国内外,党内外,错综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真是牵一而动全身,自己任何一点失误都会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哎,还是把这件事交给苏联国防会议讨论,由人民代表大会来决定吧。

【第二百零四章特殊的战斗】

晴空碧透,白云悠悠,乌兰巴托好像一下恢复了生气。

一身春秋季野战迷彩装束的邓峰精神抖擞,英姿勃,坚毅的眼神中充满力量。

他站在乌兰巴托市中心政府大厦三楼原市长的办公室的窗前,看着上千名获得解放的外蒙古人民和一些手里拿着五星红旗兴奋的华侨,在政府大楼广场上欢呼雀跃,喜气洋洋的欢庆外蒙古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在人群中不时的爆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还有另外一些外蒙古群众,登上了在市政府大厦前广场中央耸立的骑着马的苏黑巴特尔塑像上,把一条钢丝绳套在苏黑巴特尔塑像的脖子上,然后把钢丝绳的另一端栓在一辆苏联埃尔比昂3吨卡车后面牵引挂钩上,接着迫不及待的向卡车司机挥着手,大喊着让司机开车这让邓峰不由的想起了后世生在伊拉克都巴格达天堂广场上那一幕,他不赞成这样做,但也不想制止外蒙人民这种自的行为“长,第第2机步师田师长的电话。”

邓峰转身从作战参谋手中接过了电话:“老田,我是邓峰,怎么样?你们进驻苏赫巴格尔市区了吗?”“邓峰司令员,我们现在还没进入市区,在苏赫巴格尔市南面的浑尔鄂河桥上我们遇到了麻烦,”第2机械化步兵师田师长在电话里十分焦急的说道。

“苏军用坦克封堵了大桥,一些苏军士兵并没有拿武器,而是拿着木棒和铁管阻止我们前进。”

“什么?拿着木棒和铁管的苏军士兵也能阻止住我们机械化步兵师前进吗?”邓峰大惑不解的问,然后命令道:“用‘摧毁者’把苏联的坦克撞到大桥下面去。”

“不行啊,司令员,”田师长大声的回答道:“苏军士兵一排排的躺在我们坦克前面。”

邓峰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苏军这种象一群耍泼的泼妇一样阻止我军前进的情况倒是出乎邓峰的意料之外。

这次收复外蒙行动,中央对苏联外蒙驻军处理的原则是,只要不武装抵抗,尽量能不动手还是不动手,毕竟两个国家还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共同信仰,真的双方死掐起来,美国这个头号的帝国主义国家受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