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飞豹出击 > 第232章

第232章





还有基地的这些后来人对苏联人普遍的缺乏好感,这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能比的。

“司令员,找我有什么事?”杨光带着一股寒风走了进来,大声的报告道。

“哦”,邓峰应了一声,杨光的到来,打断了他的思绪,邓峰看着这个从印度特工委时就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小伙子,现在已成了自己特战方面的得力助手,他十分满意的笑了笑说:“都少将军官了,还这么风风火火的。你先坐下,喝口水。”

杨光拿起邓峰的茶杯一仰脖喝了一大口,一面向外吐着嘴里的茶叶一面大大咧咧的坐下说:“司令员,你就说吧,有什么事,我保证把活干好”

“还不知道什么活,就保证上了?”邓峰看着裂着嘴傻笑的杨光说:“这次的任务比较特殊,你知道我们已经下决心用武力收回被苏联占领的领土。现在和苏联进行的谈判是为我们在外蒙专区进行军事部署赢得一些宝贵的时间,可是正在我们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攻击部署时,据我们从苏联这一段兵力调动的情况上看,苏军已经了解了我们目前的部署情况,他们已作出了相应的反制性很强的部署,这样我们的一些部署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我们的一些打法就要改变。象这种长达几千公里,纵深几百公里我军战略部署的绝密情报,可不是普通间谍能够拿到的,现在唯一能解释这种情况的只能是:我军的高层内部可能潜伏着苏联的特务。你带飞豹突击队侦查9分队和国家安全局配合尽快的把这些投敌叛国汉奸给我找出来。”

“是,”杨光腾的站起来说:“保证完成任务,我回去马上组织人马,明天就去北京。”

“你先坐下,把话听完。”邓峰向他按了按手说:“这项任务很紧急也很复杂。通过这些潜伏在我军高层的间谍,苏联可以了解我军的军事政策、战略部署、战役目标,战斗决心,装备情况、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我军准备在多大范围内,使用什么手段,作出多大动作,达到什么目的。这个特务组织不清除,我们很难做下一个动作。即使我军会不断的调整我们的部署,但整体上的调整要花费很大,时间也会拖得很长。就是这样,潜伏在我军高层中的特务们几句话,这一切努力又会付之东流,这样下去会使中苏领土问题久拖不决。就是我们真的和苏联开战,对于我军的保密、作战能力、军事体制等各方面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会使我军更多的指战员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说这些就是要说明这些潜伏在我们内部的特务或者说是蜕化变质分子是我们最凶恶的敌人,它们的危害程度远远的超过了敌人的一个集团军”。

“司令员,我明白了。”杨光的脸上顿时布满了杀气说:“我一定把这些人查找出来,让他们以最痛苦的方式为他们的行为付出生命的代价。肯定不能象对待后世‘二刘’那些出卖国家高级军事情报,投敌变节分子那样,便宜了他们这伙王八蛋”

邓峰接着说:“你这次行动,动作不要搞的太大,任何参加这次行动的人员,都不许向外透露信息,这些纪律你是知道的,要悄悄的进行。先从远东兵团内部查起,凡是知道我军全部部署情况的人,一个都不能少,包括我在内都列为审查对象。”

邓峰把目光转向张涛说:“张涛,你一会把远东兵团知道我军前面部署的人列个名单给杨光。”然后又对杨光说:“这些人的背景资料刘盈的电脑里有。需要的话到刘盈那儿去查。把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9-11月,这个期间能和苏联方面可能接触上的人,尤其是对那些过去有苏联背景的人,更要严加审查。

“远东特工委好象没有有苏联背景的人,就是和苏联人有过短暂接触的都不多。”刘盈对邓峰说。

“你别打岔。我说的范围没有局限远东工委,包括整个军方的高层。”邓峰有些不满的瞪了刘盈一眼说。

邓峰点了一支烟,然后思忖了片刻说:“杨光,你带几个人马上去北京找历克农。我一会儿向最高首长和总理报告,这边的排查由刘盈负责。我们这边和北京方面一起行动,杨光你到北京后先从四总部的电子监控系统入手,这些大部分都是原来基地的人,看看有没有一些可疑的现象,所有的机密文件都储存在电脑和U盘中,怎么流出去的,那里一定应该有记录。”

张涛说:“这样查工作量是不是太大了。”

“看上去很大,其实不一定很大,我们现在可以排查一下,首先远东兵团,中央JW及四总部有多少人知道三个军区和远东兵团总的部署情况呢?这个范围不会是很大吧。”邓峰一面说一面在纸上画了一个圈。

大家点头称是。

“充当苏联间谍必然应该和苏联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否则就是想当这个内奸也联系不上是吧?”说着,邓峰又在第一个圈的右边画了个与之相交的圈。随后他点了点两个圈相交的部分说:”在这个集合中又能有多少人呢?”

“有道理,”张涛点了点头说:“如果我们再细化一点,把那些久经考验的老一辈**家在剔出去人数就更少了。”

“不行,不行,”杨光接过张涛的话说:“现不要急于把谁剔出去,人是很容易转变的,他过去**并不代表他现在**,他现在**并不能说明他将来也**。还是以侦查的事实来说话吧。”

邓峰想了想说:“上将以上的干部由中央负责,上将以下的只要有嫌疑不管什么人,都要查。这些我和总理说”

“现在这些事好办,不像我们来的那个时代关系网重重叠叠,没有原则,相互包庇。”杨光很坦然的说:“现在接受组织审查这是正常的,我相信我军的这些高级将领谁都会有这个觉悟。”

邓峰看了看杨光说:“你去北京主要是配合中央,要多听他们的意见。这些间谍能在军内爬到这么高的位子说明他们伪装的很好,埋藏的很深。要注意细节,从微小的环节发现问题。具体怎么做,你要比我内行。

【第二百二十五章将计就计】

在总参的作战室,中**方的几个巨头正在召开紧急会议,总参谋长粟裕大将正在说明情况,“现在的情况很复杂,远东兵团的第第5集团军已基本进入预定的攻击位置,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新疆军区也正在进行调动之中,可是苏联对于我军的战略意图拿捏的十分的准确,并提前做出了反制性部署。苏军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上万公里,进行如此全面的军事调整,如果没有掌握我军可靠情报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的。”

军委秘书长黄克诚接着说:“苏联掌握我军准确的战略情报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了。现在是我们如何化解苏军的反制部署,如何尽快的查找出这些绝密的情报是在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

“我看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一件大好事。”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历克农从沉思中走了出来说:“第一,苏联的行动及时的通知了我们,我们内部有内奸,使我们避免了更大的战略上的被动。第二,我们可以放出一假些情报,通过这个内奸把这些假情报传递给苏联,从而达到我们调动苏军的目的,化被动为主动,为我们的战役目标服务。另外通过假情报,还可以很快的引出隐藏在我们内部的苏联间谍。至于这些绝密的情报具体从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我认为还是我们四总部的面大。远东兵团方面我对他们的那套保密制度是十分了解的。是在1952年,我和邓峰还在印度特工委时制定的,这套制度就是到现在我本人还没有想出破解的办法。他们那里几乎一切都是电脑化的管理,而且想调出全部的部署情况必须要经过几个人的指纹信息加密码,程序十分的复杂,如果不是有更为先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和电脑的专家是无法进入他们的系统的。但目前这个世界还不具备比我们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电脑专家。而且他们管理人员也是分战区管理,很少有人知道全部的情况,而我们这边不一样,我们是分条管理的,不管是人员和物质,哪个部门都知道全军的总的部署情况”

眉头紧锁的主持军委工作的国防部长彭德怀一直没有说话,他的脑袋里一直在想如何化解苏军的反制部署,历克农这个特务头子的话给他的启发很大,对利用隐藏在我们内部的这个间谍组织,给苏联来个将计就计,透过一个假的计划把苏军调动到一个我方预定的战场,象抗美援朝那样一下干掉他几个集团军,使苏联在远东地区,失去和我们讨价还价的资本。

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来以后,周恩来即提名由彭德怀接替他主持军委工作,1952年7月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周恩来的提议。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以来,通过对印战争对邓峰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次对远东兵团东线出击,中线阻击,西线牵制的作战方案他认为切实可行。但现在苏联已做出了反制部署,这个计划要进行一些改动,这样战役的规模就大了,原有作为解放军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的那几个集团军,划给了邓峰远东兵团两个,现在战略预备队恐怕不够喽,应从各军区临时抽调部队组织战略预备队

一直配合彭德怀抓军委主要日常工作的军委秘书黄克诚看着沉默不语的彭德怀说:“老总,说说你的想法。”

“这的确是件好事,这件事提醒了我们在我们的军队系统中的确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彭德怀接着对历克农说:“这次就看你这个**大特务的了,看看中苏在隐蔽战线上谁更技高一筹,虽然我们先输了一招,我们可以后发制人嘛,尽快的把这个间谍组织挖出来,但先不要打草惊蛇留着他还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