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飞豹出击 > 第278章

第278章



这样我国所急需的一些工业原材料和粮食就进不来了。”

“能不能从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调剂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国经委主席布尔加宁皱着眉头问道。

苏共对外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摇了摇头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也纷纷抗议我们对兄弟的社会主义中国使用核武器,再说他们也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也要遵守联合国决议嘛”。

“哎,那真的麻烦了”布尔加宁带着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说道:“现在我国的粮食储备本来就很少,苏联军队的供应只是靠最基本食品勉强维持,千百万老百姓仅靠那么一点点微薄的口粮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赫鲁晓夫看着望天长叹装作一副忧国忧民的布尔加宁说“我能理解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目前的形势就是这么个危急的形势。大家还是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化解目前这场由于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这些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给苏联造成的这种危机吧。”

布尔加宁率先表态:“我认为这场危机是由于中苏两国的边界战争引起的,这是一场绝对不能再打下去的战争,所以必须停止。和中国方面进行联系,实现先停火,然后再以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为基础进行谈判。”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能不能回到谈判桌前和我们谈。中国人目前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且他们所占领的地方已远远的大于《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丧失的领土。”苏斯洛夫很有前瞻性的预测说:“恐怕他们再不会提列宁的这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了。”

“嗯,也许有这种可能”安德罗波夫说:“但据罗马尼亚齐奥赛斯库同志和我说,他去中国时,MZD同志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他让齐奥赛斯库同志转达我们,不要对他们搞核讹诈。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嘛。中苏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他们一直主张,应该通过同志式的友好协商来解决,按照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来处理。还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还说了一句诗,大意是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宽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中苏这两个大国总是要团结的。某些不团结,只是暂时的现象,既使我们之间现在发生了这小小的不愉快,彼此为了那几亩地,打了几枪这也是暂时的,局部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还是主流、还是大局。”

苏斯洛夫心里想,你,安德罗波夫怎么断章取义呢,你怎么不说毛前边的那些话呢。毛的总体谈话的意思是文的武的我都不怕,苏联以前所占我的,我都要收回来,以前按列宁说的那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是他们将收回以前所丧失的领土的最底线。他又打又拉,两手都很硬。政治大家就是政治大家。说出的话总是能进能退,进退自如。哎,苏联的这些政治家还真不是中国毛同志的对手。这次敬酒不吃吃罚酒,亏大发了吧。如果当初按我说的办有多好。也许现在按我说的办也不晚。

【第二百六十四章沟通管道】

苏斯洛夫想到毛ZD通过做苏联说客的罗马尼亚**总书记齐奥赛斯库同志转达给苏联的意见,这无疑是中国方面最权威的意见。想到这儿,这个被称作**圣人的苏联**的大理论家苏斯洛夫说:“中国的毛同志说的对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的确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克服我们头脑中的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化干戈为玉帛,把坏事变成好事。与其被动的被他们占去一些土地,还不如主动的拿出一些土地,使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资源配置的更加合理。通过我们这一真诚的行动,化解和兄弟的中国人民这一矛盾,同中国**搞好关系,发展友谊。这不仅对我们两党两国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于国际**运动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最终是要消灭国家,实现世界大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给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划出点土地,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中国同志也会投之桃李,报之桑榆的”

“那就尽快的行动吧。谁来具体负责这件事呢?”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了。赫鲁晓夫知道和中国谈判可不是一个很好干的活,而且会留下个千古骂名。但同时这也是个晋升的机会。权利和责任并存,风险和利益同在。所以他很民主的征求了大家的意见。看看大家都不说话。于是赫鲁晓夫说,“这样吧,大家考虑一下,明天再提议表决一下。”

第二天,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提出了,苏联外贸部部长米高扬和苏共中央外联部部长安德罗波夫这两个人选。最后通过不计名投票的方式,决定由米高扬同志代替莫洛托夫出任苏联外交部长,部长会议副主席,来具体负责处理中苏边界的谈判问题。

路线方针定下来后,具体的怎么结束这场二自战以来最为激烈的局部战争而且很可能引发为世界性的核战争呢?这不光是政治难度大,就是技术操作上难度也是很大的。

在中苏边界战争,开战前几天,中国大使回国度假去了。现在只是由临时代办负责。而在外交上按照惯例,外交双方当有一个国家的大使回国,另一个国家也会马上召回本方的大使,以保持外交上的对等。此时,苏联政府只好把苏联方面的想法,通知给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临时代办。临时代办起的作用只是收发业务,不作任何表态。

可是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中国的进攻越来越犀利。苏联等不起啊,米高扬只好采用多管齐下的办法,向中国方面表示和平谈判的诚意。

1959年2月27日,一列草绿色的列车,风驰电掣的越过了新建的鸭绿江大桥,驶进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神洲大地。

在这辆专列中间的一节车厢中,坐着一个身体过早发胖,脸上冒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他正在凝望着窗外,专心志致的在看着窗外的景色,外面的一切对于他又熟悉,又陌生。他不知多少次的行驶在这条铁路线上,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中国的发展真是太快了,真可谓是日新月异。”从心里发出这种由衷感叹的正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金日成。

此时,他急速的赶赴北京,因为他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金日成是应苏联的要求,前往中国调解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关系的。自从中苏开战以来,他一直在考虑自己该怎么办,是一边倒还是两面光?这让他感到左右为难。两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都有恩于自己。尤其是中国,曾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说实话,在感情上他和中国更亲近一些。但政治不是能用感情来代替的。只有在不断的平衡中苏两国的关系,才能使自己这个小国在中美苏三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才能使朝鲜的利益最大化。


当苏联驻朝鲜大使把赫鲁晓夫的电报交给他,请他到北京做说客时,他一时不知该不该接这个“活”。现在的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的远东东部以全部被中国人占领了,苏联根本就抵挡不住中国的那些金戈铁马的虎狼之师。中国成了朝鲜唯一的一个邻国了。自己这时去北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立场上?他思忖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听听中国的**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自己也好做出相应的调整,再说如果真的调解成功将会极大的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个“活”可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干的,更不是一般的人能干的。苏联之所以找到自己还不是知道自己和毛ZD同志的关系不一般。

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不都去过吗,可是都没成功,自己这次能成功吗?金日成心里是一点底也没有。

在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毛ZD的书房里,金日成双手紧紧的握着毛ZD的手,用一口流利的中国东北话说:“MZD同志,看到你神采奕奕身体健康,我很高兴呀。我这次给你带来一支千年的高丽参。表达我对你的的祝福与敬意”说着从随员手中拿过了一只木胎黑漆嵌螺钿盒。双手递给了**。

最高首长接过了这个漆盒上面用螺钿镶嵌着金日成亲笔题书“万寿无疆”四个汉字的盒子,连声的说:“谢谢,谢谢你,金日成同志。”

在最高首长这间不大的书房里,彼此寒暄过后,两个人直接用汉语进行了老朋友式的交谈。话题很快就引到了中苏这场战争上来。

“中苏两国的边界领土问题,都是以前的祖宗留下来的。为两国相邻的那几亩有争议的地,彼此吵几句,开几枪也是正常的。最后大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是好兄弟,好邻居。可是苏联这个老大哥竟使用原子弹。这可就不正常了嘛。这就可能会导致一场双方的核冲突。”

“主席,我这次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这次肯定的说是苏联人不对。本来是兄弟之争怎么能这样干呢?就是和美帝国主义也没这样干吗”金日成义愤填膺的说道,接下来又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席,难道中苏这场兄弟之间的核战争就不能避免了吗?”。

最高首长把夹在手指上的香烟在烟灰缸里掸了掸说“我51年时也在这间屋子里,就和你说过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过去我们没有原子弹,美国人用它来吓唬我们,我们没有怕过,在朝鲜我们照样该怎么打就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