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超级鉴定师 > 第19章

第19章





汪老说道:“可不是吗,不过这还得看张副会长第三关的题目,要过了第三场那才算得上真正过关。”

张向东淡淡一笑,待到21人抽签重组后,便说道:“现在只剩下4组人,由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三幅画。”

只见工作人员抬上来三个大箱子,每个箱子里取一个,交给考生。

等到众人得到三幅作品之后,张向东轻描淡写的道:“第三场的规则同样很简单,只需要鉴定出三幅画的真伪,并且指出造假的地方。”

张向东越是把话说得这么轻松,考生们心里就越不塌实,谁也不知道这三个箱子里究竟哪个箱子装的全是真迹,而且赝品就要说出造假的地方,这考的便是真本事了。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Com

第二十章险过三关(下)

有信心的是摩拳擦掌,也有忐忑不安的一直擦着汗,但是时间并不给人思考的机会,很快每个人手里都有了三幅画。

为了让每个人都有对比的机会,所以工作人员特地搬来的桌子,很快整个院子里就摆满了21张桌子,考生们将三幅画在桌上摊开,可谓是巍巍壮观。

赵卓把前两幅画一摊开,便豁地吃了一惊,这居然是郑板桥和金农的画。要知道,这二人可是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之二呢。

这两幅画,署款郑板桥的名为《墨兰图》,几块山石之间,墨兰悠然而生,旁边还写着一首小诗。

署名金农的是一幅行楷书法,线条刚硬,好象每一笔都用尽了力道一般,看起来十分深刻。

墨灵歪着头打量着,不时的微微颔首一下,似对真伪早有了解。

待到第三幅图打开,画的是几枝腊梅,迎冬而放,上面还加刻了好几个名家的铃印,以示收藏。

赵卓却皱起了眉头,按理说到了第三场,拿名家的画出来鉴赏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第三幅画的作者名叫安少茗,他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个名字,似乎在清朝时期,并没有一个名画家叫这个名字呢。

他不由朝着墨灵看去,却看墨灵居然也蹙眉头在看这幅画。

赵卓心头一惊,该不会连墨灵也认不出来这个人吧?鉴画的基础工作就是要了解各个时代的画家和画风,无论是名家还是小名头的画家,了解是基本的。

墨灵博学广识,照理说什么人都应该了解才对,如果没有了解,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人是在墨玉随葬之后出现的!

这时,果然听到墨灵说道:“大哥哥,这个作者我不认识,怎么办呢?我很想帮大哥哥考过这一关!”

看到墨灵焦急的样子,赵卓连忙安慰道:“你放心,大哥哥一定能过关的。你先告诉我,这两幅作品是真迹还是赝品。”

墨灵便说道:“这两幅都是赝品。郑板桥这一幅应该是代笔所做,他擅长书法,所以画兰花的时候时常采用笔画来画,花出的兰花骨劲倔强,入木三分,尽带傲骨。这是需要相当功底的呢,所以看这兰花便能看出是有人代笔所作。至于这金农的,应该是郑板桥的临摹之作吧。”

“你是说,郑板桥也仿造书法?”赵卓有些惊讶道。

墨灵说道:“不止是郑板桥呀,很多大家其实都有仿造的经历,只是这些仿造属于文人墨趣,和用造假来谋利是不一样的呢。”

明白了两幅画都是赝品,赵卓也从里面嗅到了点东西,他抬头看了看张向东,发现他脸上是一幅高深莫测的笑意。

此时,考官也在窃窃私语着,余唯洋淡淡说道:“向东,你这第三场题目出得可够难的,扬州八怪也就算了,居然还拿出了那个,我看考生们要转过弯来可不容易。”

“余会长,鉴定这东西一定能死脑筋,要是脑袋不灵活,不会想主意,那遇到真正的难题可就麻烦了。”张向东不以为意的说道。

此时时间已过去了3分钟,考生们一个个急着象热锅上的蚂蚁,很多都对第三幅画不知所措。

赵卓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待到目光落到装画的三个箱子时,他突然有点主意,每个考生手里的三幅画都是从三个箱子里拿到的。

也就是说,其中两个箱子里装着的都是和扬州八怪有关的画,那么第三个箱子里装着的,应该是和安少茗有关的东西。

一想到这里,赵卓便举目朝其他人望去,在他吸取灵气后,目力早非同一般,朝周围几张桌子瞄了几眼,便看到其他的第三幅画。

让人奇怪的是,周围4个人的画,除了有一个是署名安少茗的外,其他尚有两个作者。

赵卓微微蹙起眉头来,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类人居然在名气上能够和扬州八怪并提,该不会是什么王公贵族的画吧?

不过王公贵族哪能画得这么好?要是画也只能是代笔。

骤然间,好似一道灵光从脑海中浮现,赵卓浑然间明白过来,而这时,墨灵也对画纸进行完了鉴定,二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宫廷画师!”

听到墨灵也叫出这四个字,赵卓便忍不住笑了起来,是了,就是宫廷画师。

所谓宫廷画师,是专门为皇帝嫔妃等代笔的一群人,他们画功了得,地位非凡,但是画作上所署的名字却不是自己的,所以有时候也会拿自己署名的画到琉璃厂贩卖,就此流传下来。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Com

第一章帮忙

要想辨别是宫廷画师,最重要的就是这画纸,用的乃是进贡的上等纸张,和普通画家所用的自然不一样,但是如果不细心查看,只是看这纸张的年代,便万万没办法发现这一点。

所以刚才墨灵也是一时间没有看出来,不过她毕竟心细如发,很快便想到了能否从纸张来断定作者,这倒和赵卓的想法殊途同归了。


一旦明白到这点,赵卓这才松了口气,他也明白过来,自己可以依靠墨灵,但是不能因为这种依靠而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此时时间刚好过了5分钟,赵卓便开始写上赝品造假处,至于宫廷画师的自然是真品,由于纸张上的限制,外人也是很难仿造的。

赵卓交上来的答案得到了考官们的一致认同,而第二个考生交上答案来,随即的陆续交答案,最终第三关合格人数仅为15人。

赵卓以十分轻松的姿态过了书画考试的三关,引起外围考生们议论纷纷,只是这议论还没有结束,在瓷器考试的名单上却又传来了赵卓的名字。

这一来,不止是考生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不少协会的工作人员都被吸引了过去。

瓷器考试是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因为赵卓连过两关,作为主考官的毕老便忍不住问他些问题,想看看他的真实实力。

结果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赝品到了赵卓手里,怎么烧的,如何鉴别,甚至是哪一种手艺赵卓都能滔滔不绝的讲出来。

本来本来参加瓷器考试的考生不少年龄都已经三十出头了,可谓是研究瓷器多年,但是和赵卓这么一比,却完全落了下风,在大家冥思苦想过关的时候,赵卓已经轻松的拿到了优秀的评语。

不止是学生,考官们都被赵卓所展现出的实力吸引住了,罗教授也没料到赵卓在瓷器考试上居然也有这么高的造诣,连连惊叹。余唯洋这才明白过来,赵卓居然还真没开海口,虽然只是初级鉴定师考试,但是赵卓以如此轻松的姿态过关,估计连二级鉴定师都没这个水平呢,震惊是一波接着一波。

本来众人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老天却仿佛给大家开玩笑一般,赵卓居然又要参加接下来的玉器考试。

这一下子,整个院子里都炸开了锅,工作人员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围在旁边看热闹,考官们也都严阵以待,要看看这个年轻人究竟在玉器上又有什么造诣。

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器的价值高的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作伪的方法那也是非常之多,要辨别古玉,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过人的眼力,手感,还要从古玉的质地、颜色、作工、花纹、尺度、式样等各个方面来鉴别,稍有疏漏,就可以看错。

虽然考官已经竭力降低三场考试的难度,但是考生们还是焦头烂额,常常三分钟过去都无从下手,虽然赵卓刻意不让自己出太多风头,不过考官们似乎并不放过他,每场考试都要问些题外话,赵卓只得回答,这一回答便让众人又是惊嘘连连。

三场考试,完全成为了赵卓一个人的表演,他所展现出的实力也让人心服口服,就连汪老也悄悄向罗教授打听,淮海大学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个奇才。

玉器考试一结束,见到下场考试的名单上没有赵卓的名字,场面这才冷静下来,余唯洋找了个机会离开,进了间屋子便拨通了欧阳涛的电话。

欧阳涛倒也记得赵卓,还未等他开口便笑问道:“我给你推荐的年轻人不错吧?”

“岂止是不错,这连过四类考核,简直就是天才。”余唯洋惊叹道。

“四类考核?他又多报了两门吗?”欧阳涛有点意外的问道。

“对,瓷器和玉器。”余唯洋说道,“这两门的考试今年还特别难,20个考生只过了6个。”

欧阳涛沉吟了一下道:“你们分会今年好象还有一个候补名额吧?”

“老师的意思是……让小赵进分会?但是,按规定至少也要二级鉴定师才能进来呢。”余唯洋为难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