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超级鉴定师 > 第22章

第22章



不过,你虽然现在进了协会,但是毕竟是候选会员,还是得遵守一些规定,等会儿我会把你介绍会里的鉴定师,他们有鉴定任务的时候,你就可以跟过去,学习一下,也可以建立好人脉关系。到了适当的时候,我再安排给你一些初级的鉴定工作。”

赵卓道了声谢,他之所以进入协会,主要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能够接触更多的古玩,将那些灵气化为自己和墨灵的营养,从而解决缺乏灵气的难题,至于帮别人鉴定这种事情倒没在意,毕竟他自己也忙着淘套钱。

不过,第二副套钱显然没有第一套那么好的运气,赵卓心里已经开始有了其他的打算,现在唯一欠缺的还是资金。

在到成员办公室的路上,余唯洋开始跟赵卓介绍一些关于协会的事情和一些值得注意的会员,赵卓默默的记在心里,墨灵轻飘飘的跟在他后面,也好奇的听着。

鉴定师协会并不是个事业型单位,仅是一个团体而已,所以除了对担任职位的会员有一些要求外,对普通成员并没有太大限制,所以也没必要要求每个人象上班似的坐在协会办公室里。

不过,一般名气不大或者专靠鉴定费生活的鉴定师会经常的出现在办公室里,一方面因为协会的资料室藏有大量的古玩资料、拍卖品行情,在那里可以很方便的学习到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到协会要求找鉴定师帮忙鉴定古玩,坐在这里的话,自然就很容易的能够接到鉴定任务。虽然鉴定一件古玩只要区区100块,但是如果对方需要出具古玩鉴定证书,那就需要几百上千元的费用,而鉴定师本身则可以在费用里获得提成,一个月算下来收入也不少。

来到办公室外的时候,只见门侧的走廊上还粘贴着各个鉴定师的资历和收费标准,赵卓瞄了一眼,除了余唯洋和副会长张向东外,其他人几乎都是二级鉴定师,几个候选会员则是三级鉴定师,自己的名字则是新粘上去的,排在最末位。

推开办公室里的门,里面有十几个人,年纪都不大,年轻的也就25、6岁,年长的则有30多岁的样子。

见到余唯洋带了个年轻人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赵卓的身上,余唯洋将他介绍了一番,示意他和成员们多相处一下,然后便离开了。

余唯洋一离开,离得近的一个30来岁的寸头男子便笑呵呵的道:“听说小赵你前几天连过四类考核,可真是不得了啊,我叫田江,2级瓷器鉴定师。”

赵卓一边谦虚的寒暄了几句,一边伸手和他握了下,他在路上就听余唯洋说过,这田江是协会里的热心人,很多新人都受过他的照顾。

才握完手,便听见角落里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道:“过了四类考核又怎么样?还不是个初级鉴定师,有什么不得了的。”

赵卓瞄了那边一眼,说话的是个25、6岁的青年,他昂着头看着天花板,眉宇间轻蔑的态度十分明显。

田江啧了声道:“马天,谁都是从初级过来的,难道马天你就是一步蹦到3级的吗?”

赵卓听到马天两个字,便多看了他几眼。

无论是政治,还是商业集团,学术领域,总有着各种派系之争,在鉴定界也是一样,各种学术的争端造成了各种派系,小小的淮海市分会也一样,会长余唯洋和副会长张向东就属于不同的派系。

虽然二人之间的派系矛盾并没有严重到见面就红眼的地步,不过也时不时的暗中教劲。而这马天就是张向东的亲侄子,所以他自然对这个由余唯洋提拔来的赵卓看不惯了。

却听马天嗤笑道:“既然姓田的你这么看得起他,那我们就等着他把这四类全考过3级吧,哟,那可真不知道会等到什么时候呢。”

马天说完便大笑了起来,周边的几个年轻人也不由笑出声来,都觉得赵卓有些哗众取宠,连考四类,不过弄点话题罢了。古玩这东西类别极多,十分讲求专一,要是什么都学一点皮毛,反而哪一样都不精了。

田江对他这样的态度轻哼了一声,转而热络的说道:“小赵,我正要去鉴定点东西,你要是没事就跟我一起,我们路上好好聊聊。”

赵卓点点头,就在田江在收拾完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门外急匆匆的跑进来一个青年男子。

这青年不过27、8岁,一头中规中矩的短发,脸颊两边有着明显的一堆雀斑,他一进来,便将怀里的长纸盒子一放,一边朝着众人问道:“你们哪位是鉴定师?”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Com

第四章雄辨

马天听得一笑,漫不经心的道:“这里的人都是鉴定师,你要鉴定什么东西?”

“画,一幅古画。”青年连忙回道。

马天一听,嘴角勾起一分戏谑,朝着赵卓努努嘴道:“新来的,这生意到了门口,你该不会急着想走吧?”

一听到马天的话,协会里的人也都起了兴趣,谁都想见识见识这个空降会员鉴画的功夫。

田江看到众人这神态,便小声说道:“小赵,这可是你展示实力的时候,可不要被他们小瞧了,放心,我会在旁边帮你的。”

赵卓正待点头,只是那雀斑青年看到赵卓年纪比自己还轻,连忙摆摆手道:“还是找个年纪大点的师傅吧,我这画可是祖上传下来的,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听雀斑青年这么一说,马天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大声说道:“先生请放心,这里可是鉴定师协会,每个人的眼睛那都毒着呢,就算他给你看错了,我们这么多人也能看错吗?”

众人便都点点头,赵卓鉴定出错事情是小,若是坏了协会的名气那才是大,所以只要他鉴定错误,大家肯定会指出来。

赵卓淡淡的看了马天一眼,这家伙还真懂得为自己造势,只不过他的鉴画技术也有很大的长进,再加上有墨灵在这里,哪有那么容易鉴定出错?

见到众人都围过来,雀斑青年这才不太心甘情愿的将纸盒子打开,拿出一卷尘封已久的古画,慢慢的将其铺展开来。

这是一幅半米多长的山水画,题名为《早春山雨图》,所画的是一幅雨后群山的壮阔场景,群山豁立,孤江远行,一叶扁州随江而动。

在场的虽然只有田江、马天等几人是书画鉴定师,但是其他鉴定师对古画也多少有些涉猎,一看此画,便能感觉到古韵逼人,那笔墨古淡,气韵萧爽,光从画风来看便有七八成是古画不假。

不过,鉴定古玩需要的是百分之百确定,若有一成怀疑,那都有赝品的可能性。

观完画风,众人目光便落到画卷空白处的落款上,这一看,俱是眼前一亮,只见上面毫挥着作画年月,至于画者,居然是王石谷。

王石谷又叫王翚,被称为清初画圣,地位颇高,其曾经被清帝招至京城主持绘制康熙六下江南的两百米长卷,轰动一时,如果这幅画是真迹,那么自然价值不菲。

只不过,这古画却有着一个重要的缺憾,那就是已经破烂不堪。一条条明显的裂痕象蚯蚓一样攀爬在画卷上,似乎只要再卷一次,就会直接破掉。

见到如此一幅画居然破烂成这样,众人都惋惜的摇了摇头,就算是王石谷的真迹,其价格已大大的贬值,着实的可惜。

而且要鉴定这么一幅破烂画,也是十分有难度,就连田江这个二级书画鉴定师,也是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努力的辨别着。

不过,这却难不到拥有敏锐目力的赵卓和天生灵物的墨灵,没过一会儿,赵卓便笃定道:“这画是王石谷的真迹。”

马天眼睛都瞪直了,也没看出个名堂来,听见赵卓这么一说,嘴角猛地一挑,嘲讽道:“哟,新来的还真是够本事的,这才看了多久啊?放大镜都不用拿,就直接确定是真迹了?”

旁边一个27、8的青年鉴定师也接过话题,略带责备的道:“小赵你说话可得有根据,要是错了丢的可是我们协会的面子。谁都知道王石谷的画代笔者甚多,尤其是破成这个样子,我看田大哥这位2级鉴定师也还没有看出个定论来呢。”

这么一说,田江也不好意思反驳,打了个哈哈道:“小赵既然说这是真迹,自然有他的理由,也算是各抒自见嘛。”

“有理由当然好,就怕他是信口开河,班门弄斧啊。”马天冷笑道。

赵卓也不生气,微微一笑道:“王石谷的画的确代笔的人很多,而且这些代笔的都是他的弟子,画风相近,笔法相似,所以在分辨上的确有一些难度。不过,只要从细微入手,要分辨出来也并不是难事。”

马天大肆嘲笑道:“别说得这么模糊,怎么样个从细微入手,你倒是给我们讲解讲解啊。”

见到马天这么咄咄逼人,田江都不由为赵卓担心起来,其他人也乐于看笑话,一个个抱着臂围观着。

却见赵卓不慌不忙的指着古画说道:“王石谷出身书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绘画名师,他又拜当时的名家王鉴、王时敏为师,临摹宋、元名迹,吸取名家技法然后自承一炉,从其画中能够轻易找出宋元名家的影子。观此画松山墨色,着笔从容,一笔一墨都不染纤尘,好似神来之笔一样。而他的代笔弟子们,虽然学到其画风,但是各有欠缺,且笔墨拘板细弱,画功上大不相同。”

说完这话,赵卓便指着画上的松、山、石、竹等细细解说,谈话间也提起为王石谷代笔的弟子们,哪个人在画上有哪种缺点、擅长以及风格,甚至关于其年生经历,俱是详细,最后再说到画纸年代,款项辨别,连一丝停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