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超级鉴定师 > 第108章

第108章





周永亮也叹道:“是啊,这东西其实难得,只是这道冲口太麻烦,几年前我买回来时还没这么长呢,谁知道慢慢就延伸了,我也曾找过人想要修复,不过这唯一的方法就是热修复,所以我就只能无奈的放弃了。”

“热修复?”韩铁生朝着赵卓望了眼。

赵卓便小声说道;“所谓热修复,是以景德镇为中心出现的修复技术,对陶瓷进行再造修复。他们大多对原器物进行大面积的损伤,通过接胎、接底,补胎、补釉、重新做彩和作旧来进行修复。这样的修复可以达到商业交易的目的,但要求对陶瓷进行回炉重烧,进行火的洗炼,但是这样一来,已经使得文物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修复后的瓷器再进入拍卖场或者市场交易,很难再鉴定为真品。”

韩铁生便跟着叹道:“确实是两难啊,既想完美的保存它,又不想让它被现代工艺所改造。”说到这里,便说道,“其实,我对这钧窑之器可谓是情有独钟,若是周兄愿意的话,我想和你交换这件瓷器如何?”

周永亮稍稍迟疑道:“韩兄,这一件可没办法修补,你拿回去可是会吃亏的。”

韩铁生笑道:“周兄不必担心,我只是见到这钧窑之器就忍不住想带回去。”

周永亮便笑道:“那好,那韩兄你再选一件百来万的瓷器。”

于是,在赵卓的挑选下,韩铁生最终带着两件瓷器走出了周永亮的家,上了车之后,韩铁生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小卓,这瓷器不是坏了吗?我们把这买回来干什么?”

赵卓便笑道:“韩叔下午不是问我能不能修复瓷器吗?所以我就想试一试。”

韩铁生这才明了,不过又立刻好奇道:“那如果补好,这瓷器能卖多少钱?”

赵卓一笑道:“大概四五百万。”

“什么,四五百万?”韩铁生听得惊嘘了口气,直叹道,“这古玩还真不是普通人能玩的东西,我的全部家当加起来也就几个瓷瓶啊。”

赵卓也不由笑了起来,伸手摸着这描金连座瓶的冲口,若是真能够补得完美无缺,那也是功德一件啊。

当晚,赵卓因为有课便乘着韩铁生的车回到了淮海市,将洪宪瓷瓶和描金连座瓶回到租住的屋子里,同时开始着手补瓷的准备。

补瓷除了高超的修补工艺之外,材料也十分重要,这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填补的材料,二则是染色的材料。

修复瓷器,如果瓷器的碎片仍在,会相对轻松一些,在对碎片进行一些处理之后,便可用粘接剂对其进行粘合,当然粘接剂要选择无色透明,粘接强度高,耐老化力强,凝结速度快的,粘结合缝后,难辨茬口缝隙。

当然,根据修复的性质不同,商业修复的难度和步骤会大而且繁琐很多,所用的材料自然也大不一样。

而最麻烦的,则是有些瓷器因为破碎时间太久,碎掉的部分已经找不到了,所以必须用填补材料对缺口处进行填补。

现如今一般选择的材料多为树脂与石英粉,将其调为膏状填补,只是这是有年限的,一旦超过年限,填补的部位就会变质,如果不及时进行再次修补,很可能导致瓷器的再次破损,甚至比修复前更加严重。

而墨灵补瓷技巧最重要的,却不是在填补材料,而是在染色材料上。

染色是指对釉面进行作色,由于瓷器的釉色很丰富,主要以丙稀酸快干色徐料运用喷笔、手绘相结合的工艺,各种色泽,绘纹分别对待。

不过,染色剂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本身各种色泽的配合就是一个难题,要想其达到和瓷器本身釉面色泽一模一样,在肉眼下无法分辨出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墨灵所说秘方中所使用的染色剂自然不是现代化学材料,而是两百多种矿物质,这些矿物质的名称,很大一部分赵卓连听都没听过,而且墨灵所写出来的字体也是十分生僻的繁体字。

赵卓只好去了学校图书馆,耗费了好大阵工夫才将这些繁体字翻译成现代文字,然后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查找,结果却一无所获,只好手动到矿物类的书籍上去查找,好在淮海大学有着一门矿物加工专业,所以专门有着好几排的专业书籍。

虽然每一本都厚得象字典一样,但是赵卓还是仔细的一页一页翻阅着,寻找着每个矿物质的现代名称。

就这样,几乎是耗费了一上午的是,赵卓才将这两百多种矿物质的名称给全部罗列出来。若是换成其他人,估摸得要弄上几天的时间。

罗列出名单,赵卓脑海里也对应起了每一样矿物的介绍,一对照才发现,这些矿物质的颜色居然各不相同,就拿红色而言,便分为了粉红、妃红、品红、桃红、海棠红、石榴红等三十类,很多颜色也是赵卓闻所未闻的东西。

确定了两百多种矿物质的名称之后,接下来便是购买这些矿物质,要想在淮海市将这些买齐,光凭赵卓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赵卓就找到了秦信帮忙,秦信便介绍了几个和矿物有关的企业老总,不过这些矿物质很多连这些老总都没接触过,好在秦信的面子够大,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对方答应以尽快的速度将这些矿物质送过来,不过很多都是需要从全国各地运送过来,需要耗费上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

赵卓倒也不慌,这修复瓷器可不象补画那么轻松,一般来说,修复一件瓷器都要耗费上很长一段时间,就拿仅一厘米的裂缝或者缺口来说,如果仅用手工,就断断续续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来精心复原,如果再大一些的缺口甚至残破器物,就需要1至2个月的时间修复,有的甚至需要长达一年之久,修复瓷器耗时如此之长,需要的精力何其之大,这也是瓷器修复师人数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十六章卢家之行

()第十六章卢家之行

虽然按照墨灵的话,这配方乃是独门,在修复的时间上会有所减少,但是却没办法将一个月缩短成一天,就拿洪宪瓷的缺口而言,需要耗费半个月,而钧窑描金连座瓶也需要一周的时间。

所以赵卓并不着急,回到家后好好的睡了一个午觉,准备下午到卢兆锋家里去做鉴定。



中午的时候,接到了葛富贵的电话,汉代套钱以八百二十万的高价拍卖成功,除去给予10%的佣金,入帐七百多万。

下午一点多,赵卓开车前往了白城,在途中接到了卢兆锋的电话,得到地址之后,便直接去了城郊地带。

卢兆锋的家是郊区常见的民居,两层小楼配个大院子,不过按照卢兆锋的话来说,这房子原来是父亲的,前不久父亲过世后,这房子也就列入了分家的财产中。

在房子外还停着一部价值五六十万的小车,显然卢兆锋的弟弟已经先到了。

待到进了客厅,赵卓便见到了屋子里的几个人,其中一个看起来和卢兆锋脸型相似,身材还要高大一些的中年男子,应该就是他的弟弟卢兆辉,比起卢兆锋给人的憨直而言,这做弟弟的确实感觉有几分精明,而且穿着很有档次的西装。

在他身边,坐着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中年妇女,是卢兆辉的老婆杜金枝,她长着大盘子脸,涂着浓妆,脖子上戴着一串圆润的珍珠项链,看起来价值不菲。

除了卢兆辉夫妻外,还有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三十来岁,身材高挺,穿着灰色西装,大背头梳得乌黑发亮,瓜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显得很平和。

而另一个人,居然是童费宇。

赵卓没料到童费宇在这里,童费宇更没料到赵卓会来,微微一怔之下,便笑了起来:“我还正想是谁来做鉴定,没想到是赵兄啊。”

卢兆锋没料到赵卓和对方的人认识,不由小声问道:“赵先生,你认识?”

“见过几面,不算熟的,卢大哥放心,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绝不会骗你。”赵卓知道他心头的顾虑,认真的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卢兆锋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连忙点点头。

这时,和童费宇耳语了几句的大背头也似乎知道了事情,上下打量了赵卓一番道:“原来你就是那个赵卓,看来你和我们童家还真有点缘分,这么快就又见面了。对了,我自我介绍一下,鄙人童冬阳,是童费宇的二哥。”

赵卓一听这名字,便知道了他的身份,童家如今当家的乃是老太爷童淮山,他的大儿子童其州,是童氏玉石贸易公司的总经理,二儿子童唯文是童氏玉石加工总厂的厂长,三儿子童小雷是蓝景拍卖行的总经理。

童费宇就是童小雷的儿子,而这童冬阳就是童唯文的儿子,所以才叫二哥。

赵卓也从纪小帆那里得知道,童家最年轻的一代,每一个在鉴定上都有不俗的天赋,其中以童费宇最有天资,不过年纪尚浅,而这二哥童冬阳已经是二级鉴定师,而且还是玉石和瓷器两样二级鉴定师,实力非同一般。

既然对方露着笑脸,那自己怎么也不能板着个脸了,赵卓便微微一笑,打了声招呼。

杜金枝却在一边咯咯笑起来:“哎哟,我还以为大哥你请了个多么了不得的人来鉴定,原来是个年轻人啊,年轻人,你可得看仔细点,别把真的说成假了呀。”

卢兆辉也笑道:“大哥,我说你要请就请好点的呗,没有钱就告诉我,几百块鉴定费我还是出得起的。不要鉴定完了,事后又来找我麻烦。”

卢兆锋眉头一蹙道:“二弟,赵先生也是鉴定师,你若是对他的鉴定结果不满,到时候也可以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