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超级鉴定师 > 第122章

第122章





一些女子看得又嫉妒又羡慕,虽然能来到这个场合,身家都不低,但是能随便送出一百万礼物的人却也只是少数,而这样的求爱方式不仅大胆而且直让人感动。

就在众人都以为这将以喜剧而收场的时候,却听景瑶七情不动的说道:“谢谢童先生的好意,但是我没有任何理由收下你的礼物。”

童冬阳并没生气,而是淡笑道:“景小姐不用有心理负担,并非是接受了此物就等于成了我的女朋友,我仅仅是觉得它很适合你罢了。”

童冬阳一席话极尽温柔,显得是风度翩翩,场内的一些女子们不由得红了眼,这简直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嘛。

不过,景瑶依旧摇了摇头道:“无论如何,这礼物我都不能收。”

童冬阳微微一笑道:“看来景小姐是连做朋友的机会都不给我呢?既然如此,这件玉镯留着也没有用处了,那就让它消失好了。”说着,便用两个指头捻起玉镯,只要一松指头,镯子便会摔到地上砸得粉碎。

众人看得全都倒抽了一口凉气,景瑶也微微一怔,赵卓则是眉头一沉,这家伙居然利用起景瑶的鉴定师身份来

但凡是个正直的鉴定师,便不会允许有人做出破坏文物的举动,别说是一百万的镯子,就算只是几百几千,那也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贝,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赵卓很清楚,如果童冬阳真这么做,景瑶很可能出声阻止,这样一来,就不得不收下玉镯了。

童冬阳显然早有算计,他仔细的盯着景瑶的表情变化,见到她有些动容,嘴角不由勾出一丝得逞的笑意来。

赵卓眉头一沉,稍一思忖,便开口笑道:“景瑶,你们公司不是最近正在举行一场慈善公益活动,准备帮助一些偏僻山区的儿童复学吗?萧总经理他们可是在四处活动,筹集善款,既然童兄要将手镯送给你,那你不如带童兄做做善事,帮这作为善款怎么样?”

景瑶是何等的冰雪聪明,一听这话,便微微颔首,伸出纤纤玉手道:“童先生既然要把这玉镯送给我,应该不会介意我将它作为善款去捐赠吧?”

童冬阳本来主意打得好好的,怎么也要让景瑶收下这礼物,然而赵卓出来横插一脚,便象被将了一军,东西交给景瑶,却是被当做捐出的善款,也就是说景瑶只是帮忙代捐,和交朋友之类的事情完全牵扯不上。

若是不给吧,那岂不是说明自己小气得不肯做慈善?毕竟这一百万的手镯说出口要送给景瑶的。

童冬阳不由狠狠的瞪了赵卓一眼,勉强笑着,将手镯交到景瑶手里道:“既然这东西我都送给景小姐了,那景小姐怎么处理都可以。”

景瑶便淡淡说道:“那我代山区的孩子多谢童先生了。”

童冬阳打了个哈哈道:“其实我这人也很喜欢做慈善,改天有时间咱们再好好聊一聊。”

景瑶没有说话,拿着玉镯后就塞到随身的包里。

童冬阳见事情被赵卓败坏,一时间也没了辙,只好悻悻的走回到了座位上,而会场里的人则为他的慷慨鼓起掌来,这不鼓掌还好,阵阵掌声就好象巴掌拍在脸上一样,童费宇把整个经过看在眼里,冷冷的一哼道:“二哥,这姓赵的也太嚣张了,居然敢来横插一脚”

童冬阳脸色铁青着,然后嗤笑了一声道:“他想玩,我就陪他好好玩玩,咱们有的是时间。”

“但是……他后面可有纪老爷子啊。”童费宇担心道。

童冬阳说道:“放心吧,以纪老爷子的身份,咱们小辈这样争风吃醋的事情他也不好意思管,而且,我童冬阳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犯不着用些黑道手段,咱们就明着来,我倒要他是不是有三头六臂,敢和我抢女人”

童费宇突而笑起来道:“二哥,那咱们好好弄些好货,在斗瓷节上好好的镇镇这小子,知道和我们的差距后,看他还有什么胆量和我们比。”

童冬阳微微颔首道:“你说得对,要镇住这种人,就得让他知道差距是什么”

二人在小声聊着天,景瑶此时也小声朝赵卓说道:“谢谢你替我解围,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呢。”

赵卓微微一笑道:“在朋友有为难的时候,不出手帮忙还能叫什么朋友呢?”

景瑶听得轻轻一抿嘴,深深的看了赵卓一眼,只是连他自己也看不见,眼神里莫名的情绪。

经过这么个小插曲之后,拍卖仍在继续,藏品的拍卖价格也水涨船高,买主一个接着一个,当然也有一两样藏品起拍价格过高,所以导致了无人出价而流拍,不过总体的成交率已经达到近90%,相对于很多成交率还没有70%的拍卖会来说,已经算是非常骄人的成绩了。

当拍品超过三十件的时候,藏品的拍卖成交价已经超过了800万,而这个时候,备受众人瞩目的《宫廷伎乐图》也终于要上场了,而这个时候,场面的气氛已经热闹到了极点,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睁大眼睛,准备看看这幅传世珍品,同时看看拍卖行会给出多高的起拍价。

bk

第三十二章明争暗斗

()第三十二章明争暗斗

(谢谢兄弟们今天投的22张月票,太感动了~恭喜本书又一位舵主粉丝诞生~)

《宫廷伎乐图》一拿上来,众人便都屏住呼吸,做在前排的一些商人和鉴定师们则是认真的端详起来,不时的小声耳语几句,虽然不少人都在预展上看过,但是这毕竟是价值上千万的画作,若是赝品,看走了眼,那可不是一件小事。

对于纪渊等人而言,下定论也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如此稀世珍宝,若是真品,无论对于纪渊还是王姐而言,都有势在必得之心,然而,直到现在大家都没有敢下定论,而一旦开拍,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是根本无法竞拍的。

赵卓此时也眯起眼睛,仔细的在这幅画上扫过,虽然上次预展上是看过好几遍,不过此时更不能漏过任何的细节。

这幅《宫廷伎乐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诗文,字为楷体,后面还有唐寅的署名外加收藏大家们的印章,一部分古代宫女奏乐之图,几个宫女坐于殿内,手持乐器,后有屏风一幅。

经过这几天的研究,此画的风格断定为唐寅三十岁之前的风格。

唐寅本出身商人家庭,自小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

然而20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后潜心读书,于第一名解元。

第二年他踌躇满志的赴京会试,结识了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到了京城之后多次拜访大官程敏政,甚得其欣赏。

之后程敏政被任命为会试主考官,当年应试之题十分冷僻,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于是,便有平日嫉恨他的人抓住把柄,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

孝宗皇帝信以为真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案件曲折复杂,最终三人最终出狱,然而唐寅仅得了浙江小吏之官,遂绝意仕途,以卖画为生。

后来他虽得宁王重用,但是发现陷入其政治阴谋中,装疯脱身,隐于故里南昌。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所以,其人生便分为三个阶段,即三十岁以前,壮年及隐于南昌。

三十岁以前,唐寅意气风发,才情得以充分施展,未经挫折,锐不可当的气势,从此幅《宫廷伎乐图》便可见端倪,其书法有着很深的唐楷功底,字体端庄、法度严谨,画风线条劲细,敷色妍丽,尽显才情。

不过,唐寅既有明朝四大家之称,其代笔和赝品也数不胜数,这些代笔之人其中不乏名家,本身便有着极为深厚的画功,其中便包括他的老师周臣。

周臣是唐寅早年学画的老师,其师承明朝两大画派之一的南宋院画,唐寅在早期的风格便随周臣,而在近年来出现的唐寅画作中,又不少都被判定为周臣代笔之画,虽然周臣究竟有没有为唐寅代笔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史实判断,但是这古玩界多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所以,一旦画作被质疑为周臣代笔之做,那么价值立减。

在最近翻阅资料,和景瑶的讨论中,二人几乎就判定,那位富商从海外购买回此画之后,被那些专家说成赝品,极有可能是被判为了周臣的代笔,所以才立刻转让,从而流落到了张耀光的手中。

就在赵卓鉴画之时,邹竣龙已经走到了台上,朗声说道:“下面将要开拍的乃是本次拍卖会的压箱之宝,唐寅的《宫廷伎乐图》,此图长1米5,宽60厘米,乃是上月在国外拍卖行回流之物,起拍价为900万,每次叫价不得低于1万。”

900万,这个起拍价远远的低于了国外拍卖行的价格,看起来有些低,实际上,任何一样拍卖品的起派价都是经过认真的商议后才定下的,拍卖品的拍卖气氛上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起拍的门槛过高,那么竞拍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并不会显得多激烈,气氛多少会显得冷清,然而如果起拍价给人的感觉低,那么就会引来更多的人出手。

连续的喊价不断会让气氛热烈起来,也很容易让人头脑发热,甚至想着,或许再叫一次,这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而价钱则不知不觉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