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军阀治世 > 第171章

第171章



一个不能掌控的武人,手上又皆是虎狼之师,圣上岂能不加以防备?也非是圣上薄情寡义,这乃是人之常情。去年赵岩和洪承畴闹到朝廷,圣上偏袒的是谁?不过赵岩恐非束手就擒之辈,如此厉兵秣马,定然步入岳飞、戚继光的后尘。”

“以女儿在赵家堡所见,赵岩为人坦荡正气,就算到了那一天,也必能优待大明皇室。”颜玉瑶说道。

“以后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你这话家里说说还可以,在外面可千万不能说。”颜继祖有些惆怅的道。

“这个女儿自然懂得。”颜玉瑶点头道。

“若不是怕功高震主,那又如何不将辽东形势如实上报?只要山东军与辽西官兵配合,一举拿下辽东恐怕也不是难事。”颜继祖费解的想着。

“爹爹,会不会是他要乘机占据辽东?”颜玉瑶突然想到了什么,对颜继祖说道。

“嗯!”颜继祖思索了片刻,点头道:“应该就是如此,只要赵岩吞下辽东,那就不缺什么地了,他又喜欢招募百姓屯垦,这辽东却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颜玉瑶补充道:“若是与辽西官兵配合一举攻下辽东,朝廷必然派人接管,到时候就复杂得多了,赵岩想要吞下辽东却是不是如此简单的事情。”

“你看这捷报,该如何呈报?”颜继祖拿出已经润过笔的奏章递给颜玉瑶,颜玉瑶打开看了一会,说道:“赵岩如何写的,我们就如何上报。”

“那便让人发往京师。”颜继祖点了点头,马上让人将皮岛和镇江的大捷传了出去。

紫禁城,此时已是开春,皇宫的花园内一片花海,显得无比的美丽,崇祯漫步在花园内,看着那蜜蜂在花丛中嗡嗡飞舞,气色颇为难看。

如今已是开春,剿贼进展得却是很不顺利。高迎祥突入山西,李自成退走甘肃,张献忠突入湖广,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好在从河曲县突入山西的高迎祥很快被卢象升拈到了豫西,毕竟卢象升坐镇宣大,高迎祥想不败那是不可能的。

卢象升的天雄军自有了赵岩调拨过去的火枪、火炮、板甲等利器,加之又用山东军的教官训练军伍,战力大幅度提升。一开始高迎祥所部还以为是赵杀星的登莱军,高迎祥的那群乌合之众被卢象升的天雄军杀得一触即溃。

可惜卢象升手上的关宁骑兵被崇祯调给洪承畴了,缺少骑兵的天雄军未能完全歼灭高迎祥所部,被高迎祥逃到了河北,那里就不属于卢象升的作战范围了,从宣大一路赶到河南,天雄军后勤补给的压力很大。

再加上剿贼的事情是由洪承畴督办,而卢象升防守的是宣大,所以卢象升最到河南边界就撤回了宣大。

高迎祥跑到豫西,洪承畴考虑过一旦流贼窜入豫西的情况,所以在豫西布置了四万多官兵,虽然这些官兵不敢与流贼作战,但守城的本事还是有的。这导致豫西的防守比较严密,加上贫民大多被赵岩忽悠到山东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高。高迎祥花了很大的力气攻陷了几个镇子,也没裹挟到多少人。

而张献忠在湖广的情况就好了许多,湖广这是一个土地兼并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各个藩王在湖广的地多得要命,湖广超过七成的土地都在藩王手里,这里的贫民也多。

张献忠带着残部跑到湖广,立刻形成烽火燎原之势,此时的湖广没了卢象升的坐镇,官兵虽多,却大多不堪一击。

崇祯扔下的几百万两,在官兵战斗力的改善方面连个影都没见着,唯一的成效便是没有官兵因为缺饷而叛乱投贼。

张献忠在湖广迅速壮大,高迎祥在豫西听闻此境况,也直接扑向了湖广。高迎祥与张献忠二人合兵而战,在湖广连克七城。

崇祯震怒无比,责令洪承畴立即进剿。洪承畴此时却是遇到了麻烦,关宁骑兵在卢象升手里服服帖帖的,可到了洪承畴手里却是极不听话,连续违反命令,导致洪承畴的围剿计划几次受挫。

除了他原先所带的两万人,加上孙传庭的两万人还算能用外,其余各路官兵鱼龙混杂,上了战场什么乱子都可能弄出来。

受到崇祯责问的洪承畴,连忙抽调半数官兵出陕,进剿湖广流贼。

银子砸下去,可就是没啥效果,崇祯怎能高兴得起来。另外崇祯命令赵岩驰援皮岛,到现在也没个消息,按理说二月就下了旨意,现在都到三月了,早应该有个消息传来吧!崇祯让锦衣卫一查,才发现二月内赵岩压根没出兵支援皮岛。崇祯一不高兴,就在开春时感冒了,御医看了大半个月才好。

“朝鲜和皮岛可有消息了?”崇祯转头对服侍的太监问道。

“回皇上,还未收到什么消息。”那小太监回答道。

崇祯不由怒道:“这个赵岩,信誓旦旦的说三年平辽,此番皮岛遭到建虏攻打,却又不敢去了?”

一边的小太监见崇祯发怒,连忙低下头不敢说话。

崇祯越想越气,圣旨都下了一个月了,可赵岩连个屁都不放,明摆着是抗旨不遵,别人那倒还无所谓,对于赵岩的事情,崇祯却是十分敏感。

不要赵岩就算是抗旨不遵,崇祯却也是毫无办法,对于赵岩只能深感无力。

就在崇祯在花园里生闷气的时候,曹化醇风风火火的冲进了后花园,边跑边喊道:“皇上,捷报,捷报。”

“哦!哪里的捷报?湖广的变民剿灭了?”崇祯精神一振,迫不及待的对曹化醇问道。

“启禀皇上,不是湖广的捷报,这是皮岛和辽东的捷报,您看。”曹化醇说着将颜继祖呈上的奏章递给崇祯。

崇祯飞快打开奏章看了起来,曹化醇站在一边一副欣喜的模样,说道:“皇上,建威大将军不仅在皮岛俘获了将近两万清兵,还在镇江与建虏大战了一场,斩获真虏六千级,蒙汉假虏两万人,还当场击毙了建虏的肃亲王豪格、礼亲王代善。其后又在海上全歼建虏水师,俘获多尔衮以及正白旗真虏四千三百人。”

“好,好。”崇祯神色振奋,看着奏章哈哈大笑道:“赵爱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一会派人前去山东检验首级和俘虏。”



“是皇上。”曹化醇弯了弯腰,然后后退了两步,接着转身正要离开。不过还没走两步,曹化醇突然停了下来,然后突然回过身,跪倒在崇祯面前,忽然间抽泣了起来,两眼泪汪汪的对崇祯说道:“皇上,您要为老奴做主啊!”

“你说的可是温体仁密奏之事?”崇祯问道。

“请皇上明察,钱谦益被温体仁逮捕后,派人来向老奴求救,老奴什么都没做呢!温体仁就上了密奏,皇上,老奴冤枉啊!”曹化醇哭道。

温体仁自从当上了首辅后,一味醉心于排斥异己,打击政敌。感觉到自己树敌太多,恐怕会招致别人报复。为了不给别人留下把柄,凡是他呈给崇祯的上疏,以及内阁拟定的有关文件一概未存入档案,企图毁灭罪证。

在温体仁辅政期间,上疏弹劾他的人不计其数。这些人不但没有扳倒温体仁,反而引火烧身。有的被罢官,有的被流放,甚至有人被当场杖击而死。

不过这次温体仁却给崇祯上密奏,要崇祯处置严惩曹化醇,曹化醇哪是那么好惹的?崇祯身边的小太监见了密奏,连忙向曹化醇报告。

事件的起因全是因为一个张汉儒的地棍,这个地棍跑去钱谦益家里要求他办一件私事,被钱谦益拒绝,这可把张汉儒给惹恼了,直接跑到京城来告黑状,硬说他在乡里结交了一帮朋党,整日散布怪论,诽谤朝政。

温体仁阴狠毒辣,表现之一就是对得罪过他的人一辈子也不放过,于是直接命人将钱谦益逮捕。

钱谦益派人去向曹化醇求救,被温体仁得知,温体仁马上添油加醋的给崇祯上了一道密奏,要求严惩曹化醇。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正六偶,十面埋伏

“此事朕知道,你且放心便是。”崇祯对曹化醇笑道。曹化醇这时止住了哭声,叩头便拜:“谢皇上,谢皇上。不过老奴以为,此案猫腻极大,老奴愿亲查此案。”

崇祯看着毛遂自荐的曹化醇,半响点了点头道:“那就你去查吧!务必查个水落石出,若是徇私枉法,朕可不饶你。”

“是,皇上。”曹化醇大喜。

翌日,曹化淳派特务四出侦查,弄清了张汉儒的奸状和温体仁密谋的内幕。他把这些情况详细报告给崇祯帝。崇祯帝这才恍然大悟,知道在朝廷内已形成了一个以温体仁为首的朋党。温体仁一看大事不妙,又使出他的惯用伎俩,装病在家,等着皇上去安慰、挽留他呢。

崇祯十年三月的一天,温体仁正同家人吃饭。忽然有太监传皇上圣旨,令削去温体仁官职,废为庶民。温体仁一下傻了眼。“当”的一声,手中汤匙掉在了地上。

温体仁辅政八年,没有提出过任何经国济世的方略,没有建立过任何利国利民的功业,是一个十足的庸材,但在结党营私、玩弄权术上却是一个高手。《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亡前夕,御史吴履中上书总结崇祯治国之失时说:“温体仁托严正之义,行媚嫉之私,使朝廷不得任人以治事,酿成祸源,体仁之罪也。”但是崇祯帝就因为温体仁“斤斤自守,不殖货脯”,所以“始终敬信之”,结果在短短几年之内将明朝拖进山穷水尽的绝境,可谓罪不容诛。

温体仁被废为庶民,连带兵部尚书张凤翼也被扯了进去,年迈已高的张凤翼的下场要好一些,崇祯只是让其回家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