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生韩信 > 第98章

第98章



至于什么反秦的大业,张楚的前景,这些都不死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就是因为吴广的固执,白白将起义军的二十万精锐耗在了荥阳城下,给了秦国缓过神来的机会。

正在陈县忙着享受的陈胜却干了一件大事,一件绝对能让刚刚起步的起义军寒心的大事。

他杀了葛婴,就是那个跟他共同起事的四巨头之一的葛婴。

在陈胜称王的时候,葛婴做了一件让他很生气的事情,他远在千里之外,居然不知道陈胜称王了,反而拥立了一名楚王的后裔为楚王。在得知老大称王后,葛婴这才意识到自己犯错了,急忙杀掉了这名倒霉的楚王,急冲冲的返回陈县向老大请罪。

可是陈胜却没有放过他,而是认为他有拥兵自重的想法,于是便杀掉了他。

从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陈胜当时的想法。

陈胜年轻的时候,常常在田埂上挥舞着锄头向一穷穷兄弟感慨道:“苟富贵勿相忘。”等他在陈县称王后,当年和陈胜一同种田的穷哥们听说陈胜果真富贵了,就来到陈县找他。最初陈胜对这帮穷哥们还不错。后来因为这帮穷哥们经常说起陈胜穷困时的一些趣事,并且太没规矩,直呼陈胜大哥,不叫大王,陈胜便下狠心把这帮穷哥们给杀了。

有些人,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

在杀掉葛婴后,陈胜得知了自己最信任的好兄弟吴广在荥阳下碰了一鼻子灰,心中焦急万分。这时候一个叫周文的人站了出来,给陈胜出了个主意。

现在秦国在中原可以调动的主力部队都在荥阳和吴广死磕,而作为大本营的关中却异常的空虚。不如派一支军队直攻关中,拿下咸阳,那秦国就彻底完蛋了,天下也就平定了。

陈胜一向很敬重周文,因为周文的来头很大。陈胜厚着脸皮打着项燕的旗帜自称项燕旧部,可这个周文却是货真价实项燕旧部。他曾在项燕的军中担任幕僚,主要负责占卜出兵的吉凶,那个年代的神棍都是很受人尊重的,于是陈胜一直待他如上宾。

既然是神棍提出来的意见,那就带着些上天旨意的味道,陈胜自然欣然答应。他给了周文两万步卒,让他去偷袭咸阳。

周文的确是个人物,而且蛊惑人心发展队伍是个好手,队伍才出陈县,稀里哗啦到达函谷关前时,已经旌旗蔽空,大军二十万,车千乘,骑兵万余。

******

函谷关上,城墙上紧握长戟的士卒们睁大眼睛看着正在陆续进关的人群,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关于关东造反的传闻早已经在关中传的沸沸扬扬,路人皆知,这一支三千人的秦军就是遵从咸阳的调令临时从陇西赶来驻守函谷关的。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秦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卡。始建于秦献公十二年,是东去中原,西达关中的咽喉之地,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是为大秦坐拥关中而虎视六国的强大凭借。

自始皇帝横扫**,一统天下后,函谷关作为战略要地的地位便大幅度下降,仅仅是作为连接关中和关东的枢纽。原来驻扎在此处的精兵强将也纷纷被调往他处,只留下几百名老弱戍卒维持着出入秩序。

待到关东之地纷纷失陷,函谷关的地位才从新重要了起来,大秦的高层们忽然想起来了还有这么一道雄关可以依仗,急忙从陇西征调了三千精兵入驻。只是函谷关已经十几年缺少修缮,虽然外观上依然可见当年天下第一雄关的轮廓,可许多地方已经塌陷,不复当年之坚。

但就算再破败,也不是关东那些仓促成军的泥腿子能攻陷的,这让守城的秦军将领略为心安,只是焦急的等待着关东传来的战报。

这一日,函谷关前忽然来了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却不是军队,而是三百多头耕牛组成的队伍,正在关下叩关。

城上的士卒并未放箭,而是一个个好奇的看向这支奇怪的队伍,一名将尉拉长着声音喊道;“你们是什么人,来函谷关做什么?”

下面一人抬起了头,面颊瘦长,长相颇为清秀,他仰着头大声的回道:“我是三川郡周县县令宋强,周县叛军逼近,我城中的守军又被李郡守调到了荥阳。我这才带着城中的耕牛远远的弃城逃走,想要投奔关中。”

三川郡周县的耕牛远近闻名,守城的守将也知道一点,便也没有多加怀疑。况且这支队伍只是护送耕牛的,耕牛又是秦国重要的资源,所以县令带着群牛逃回关中倒也是大功一件,没准能将功补罪仍然留用。

守将下令用吊篮核对了下宋强的文和玺印,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便下令开城门放这支牛队入关。为了安全起见,只允许一头头牛缓缓进入。

待牛队进入了大半,守将有些无聊的打量着这支队伍,纵马缓缓从牛队身边走过。这时宋强的一名手下笑着迎上来,往他手中塞了一个钱袋。守将会心一笑,也不言语,只是收起钱袋。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闪过了一个念头,猛的回头,顿时冷汗刷的就流下来了。

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秦军军侯,他知道当过兵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虎口老茧极厚,若是农夫,只会是手心起茧,而绝非虎口。刚刚和那人碰到手之时,却明明虎口有着厚厚的老茧。

再仔细看着那些牛倌,一个个孔武有力,步履矫健,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的牛倌。而且才三百头牛的队伍,尽然有近千名牛倌,这是不是太多了。

守将喉间发干,他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便急忙纵马奔回。想要高声喊叫,却背心一痛,身后已中一箭,跌落下马,正是那持弓的那周县县令。

周文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张弓射死守将,冲过城门厉声喊道;“夺城!”

一千名牛倌迅速变成了如狼似虎的士兵,从牛肚下抽出了大刀,猛的看向身边目瞪口呆的秦军士卒们,同时城外一支万人的大军正迅速的朝着函谷关的奔来。

一个时辰后,周文踌躇满志的看向函谷关中正慢慢熄灭的火光,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西方,大吼一声道:“进军。”

“朝着关中进军。”

“朝着大秦进军。”

正文第八十八章力挽狂澜

二世元年九月,秦帝国的都城咸阳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皇帝在朝堂上惊慌失措,大臣们相对默然无语。来自东面令人望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咸阳,秦人们惶恐不安,权贵们则悄悄的将家产搬上马车,在夜幕之下离开咸阳。

似乎所有人都预感到了,大秦要完蛋了。

一支二十万人的叛军攻破了函谷关,直接杀到离咸阳仅仅百里的戏水,在那里扎营驻地,远远眺望咸阳。

自秦立国六百年以来,第一次面对如此危急存亡的情形。

咸阳城中空虚无比,为了排除异己,这一年来赵高逆行倒施,疯狂的屠戮着宗室和贵戚。

作为蒙毅的嫡系羽林军,成为了赵高第一个大清洗的对象,随后咸阳县令换成了他的女婿阎乐,他的弟弟赵成则代替他成为了中车府令。咸阳内的羽林和城卫军凡是和蒙恬蒙毅两兄弟扯上关系的,全被清洗掉了,大批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卒被迫离开了军队,换上了赵高的心腹。

而赵高这么做的直接恶果就是导致整个咸阳中有战力的军队几乎全部瘫痪,结果叛军杀上门来,赵高才发现自己束手无策,只得向李斯求救,李斯也拿不出个主意来,只好紧急召开朝会商讨对策。

大殿之上,百官沉默的看着二世皇帝,谁也不愿意开口。胡亥犹如火烧屁股般,在龙座前焦急的走来走去,猛的停下步子,瞪着殿下的百官,气急败坏道;“说呀,你们倒是给朕拿个主意出来,要不然养你们这个废物有何用,整天就会对着朕指手画脚,关键时候却一个个装哑巴。”

见百官仍然没人敢应声,胡亥直接看向赵高;“赵高,你不是老是说我大秦有虎贲百万,朕可以高枕无忧,怎么现在这么不经打,被一群泥腿子给打的稀里哗啦。”

赵高有些尴尬的笑道;“陛下,我大秦多是边军精锐,至于中原那些不过是二三流的部队,稍微强一点的都集中在李少爷的手里了,可惜还是打不过叛军。”说完偷偷的看了眼李斯,见他面带愠怒,这才收住了嘴。

这几个月来,李斯和赵高之间的争斗已经愈演愈烈,从明争暗斗升级到唇枪舌剑,多次在大堂上激烈的争吵。赵高本来蓄谋已久,本想一举扳倒李斯并取代他的位子,却不料周文的意外杀到,让他慌了神,他这才发现他还是没有掌握大局的能力。

胡亥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骂骂咧咧道;“闭上你的鸟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窝里斗。”赵高脸色一变,急忙低下头去,胡亥又看向李斯,忽的一躬身说道;“丞相,你是三朝元老,朕的父皇也曾多次说大秦的江山要依仗于你,现在大秦危矣,朕只好向你求教了。”

李斯急忙躬身还礼,口中连称不敢,心中却甚为宽慰。心想胡亥虽然少年心性,玩性极重,可到底还是聪明人,倒也不是一味的胡闹。若是得到这次教训后能收敛心性,勤政爱民,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