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生韩信 > 第134章

第134章





郦食其哼了一声,仰起头神情傲慢的说道;“既然沛公是想来消灭秦国,就不应该这么对长者,就你这样的态度,有谁会来为你献计献策呢。”

刘邦听到郦食其的话眼前一亮,便凝神细细打量起他来。刘邦自己就是个爱吹牛的人,所以在他心中爱吹牛的人一般都是有点本事的人。

刘邦忽的哈哈一笑,拍掌道;“先生所说极是,确实是刘邦怠慢了。”

说完挥退两名侍女,自己穿了鞋子,恭敬的请郦食其上座。郦食其到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往上一坐,微笑的看着刘邦。

刘邦一躬身,作揖道;“敢问先生何以教我。”

郦食其正襟危坐,丝毫不以为不妥,见刘邦恭声问道便面色坦然的说道;“我久闻沛公仁义之名,今见沛公即将大祸临头,故来献上避祸之策。”

“哦?”刘邦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郦食其果然把握住了刘邦这位爷的心思,知道对付他这种人,就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敢问先生祸从何来?又何如避祸?”

郦食其侃侃而谈:“沛公自发兵彭城以来,三月未曾攻下一城,而项羽已经在北面号令群雄,天下豪杰莫敢不从。我听说当初怀王约定谁先攻下关中者王之,怀王喜好你是长者,所以故意让你去攻打虚弱的关中,而让项羽去做援救钜鹿这份苦差。现在章邯的军队朝夕不保,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一旦项羽南下攻打关中,那沛公将如何自处?”

“我听说项羽此人对待亲近自己的人极为宽厚,对待敌人却睚眦必报。当日沛公你在彭城时似乎与他不睦,现在你又无尺寸之功,项羽要杀你只要随便找个理由就行了。此为大祸临头,沛公以为如何?”

刘邦张大着嘴,目瞪口呆,郦食其说的话句句在他心头,让他心慌意乱,不知所措,急忙拜倒恳求道;“先生请救我。”

他看出来郦食其既然是特意找上门来,料定他必有所持。果然郦食其面露得色,捋着下须笑道;“沛公无须担心,老朽有一计可为沛公解忧。”

“先生请赐教。”

“沛公你带的不过是乌合之众,人数不过数万,一路来虽未有过大胜,却未尝一败,反而队伍日渐强大,何也?”

“其一,秦军的主力俱在河北,河南之地不过是些疲弱之师。钜鹿之战的惨败更是让各地的秦国守将胆战心惊,将无斗志兵无战心。”

“其二,沛公所部虽然弱小,却是仁义之师,所到之地秋毫不犯,与民同安。反观那项羽,却是暴虐之徒,稍有不喜便是屠城掠地,所以士民多对沛公你亲近,对项羽疏远。那些秦国的守将见沛公并不劫掠,攻不下城池只是绕道而走,所以也多半不愿意主动攻击你。”

刘邦面露感动,谦卑的求教道:“那先生之意?”

“沛公率的不过数万弱旅,却要攻打虎狼之秦,无疑是羊入虎口,所以必须要自身足够强大再进军关中。陈留这个地方,是天下要冲,交通四通八达,城内的粮草堆积如山,武械积压仓库,你若是攻下陈留,再放粮救济百姓,响应者一定会云集景从。”

刘邦拉长着脸,苦叹道;“先生说的我也考虑过,只是陈留城高兵精,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呀。”

郦食其微微一笑,眼中闪过异样的神采,笑道;“沛公无须担心,老朽此行正是为此事而来。”

“陈留县令乃我多年故交,老朽这就去对他晓之以大义,必然让他归顺沛公。”

刘邦大喜,深拜到底,“刘邦若他日能取得大业,必不忘先生今日所赐。”

郦食其当天就入城劝降了陈留县令,刘邦轻而易举得到了一个可以依仗的根据地,他重重封赏了郦食其和陈留县令。同时大开粮仓,吸引四方流民来投,刘邦的部队很快就膨胀到了十万人。

得到了陈留,刘邦一扫前段时间晦气之色,变得意气风发起来,信心满满的朝着关中进军,下一站就是开封。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刘邦再合适不过了。

刘邦的豪情壮志在开封城下被迎头淋了盆冷水,他围攻七日,仍然拿不下开封城,这回在没有第二个郦食其跳出来帮他劝降守将了。刘邦望着开封城叹息了半天,只得老伎故施,又绕开开封向西边的雒阳继续挺进。

雒阳位居中原要地,自周平王动迁之时作为周朝的都城,及至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周为秦所灭,雒阳作为周朝的都城已有五百年了。

既然是天子的都城,自然是城高池深,气派非凡。刘邦一生中见过最大的城池也就是陈留,第一次见到雒阳这么高大的城池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原本还满怀的信心顿时消散一空。

他心中更是隐隐担心,雒阳都如此坚固难攻,那咸阳又该如何,他刘邦真的能抢先进入关中攻下咸阳吗?

刘邦的义军在雒阳城下硬着头皮攻了三天,却毫无进展,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好消息的传来却让他欣喜若狂。

张良来了!

正文一百一十五章先入关中者王之(下)

项梁立熊心为楚王时,当时五国皆复,唯有韩国没有复国,张良便向项梁请求去光复韩国。项梁答应了他的请求,并给了他一支人马在韩国故地活动。借着项羽钜鹿之战的余威,张良也光复了大半个韩国的地盘,立了公子韩成为韩王。

听闻刘邦正在攻打雒阳,张良便很仗义的带着一队人马前来支援刘邦。

正进退两难的刘邦见张良前来相助,激动的涕零泪下,紧紧的握着张良的手长久不语。张良见刘邦如此性情中人,不由也有些感动,微微欠身笑道;“多日不见沛公,良甚为思念,听闻沛公正在攻打雒阳,便特来相助。”

刘邦摆了摆手,佯怒道;“你我意气相投,本就如兄弟一般,再这么客气的说话哥哥我可翻脸了。”

张良也是个洒脱之人,哈哈一笑,便也不再拘泥小节了,两人勾肩搭背走入营中。

待坐下叙完旧,两人又谈及当前战事,刘邦不由愁眉苦脸说到自己的难处。

张良沉吟许久,看着挂着的地图细细思索了会,缓缓说道;“我想请问兄长,你的目的是想攻城略地取得立足之地,还是想长驱直入直捣秦国。”

刘邦两手一摊,叹道;“我明白贤弟你的意思,我也不想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路上纠缠,可再往西就是函谷关了,那里有秦国的重兵把守,我若不攻下雒阳,到时候很可能被城中守军抄后路断了粮道。”

张良点了点头道;“兄长所虑极是,只是雒阳城池坚固,守将又是小心谨慎之人,短期内肯定无法攻下,而且函谷关乃是秦国第一关,又有重兵把守,所以从这条路攻入秦国实属不智。”

刘邦眼前一亮,欣然问道;“那依贤弟的意思?”

“不如我们转道南下。”张良指着地图上雒阳南面的宛城,“我们攻下这里,然后以此为据点西进攻打武关。武关当年是秦楚对抗的产物,后来楚国国势衰颓,秦国便也没有多加重视武关的修缮,所以武关论起险要和秦国的重视都远远比不上函谷关,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刘邦略一思虑,便拍手鼓掌笑道;“贤弟果然好计谋,哈哈,有你在此,我又有什么可以烦虑的呢。”又想起了什么有些担心的问道;“宛城也是大城,我们未必能攻下吧。”

张良却笑道;“无妨,那南阳郡守晁聂是个性情冲动之人,好大喜功却目光短浅,对付这种人良自有办法。”

刘邦听了张良一番话,觉得甚有道理,第二日便拔营南下,直扑南阳郡。又派周勃领一部士卒前去宛城围城,装模作样要进攻。

那南阳郡守见城外的楚军并不是很多,便大胆的出城迎战,想要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周勃果然措手不及下大败而逃,晁聂心中贪功,又杀的兴起,便不顾部下的阻拦挥军猛追。却不料在追赶路上中了刘邦大军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他靠着亲卫舍命保全才逃回了宛城。

刘邦又依照张良的计策连夜疾行,第二日清晨时将宛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又让平民冒充军士持着旌旗插满四周山丘。晁聂蹬城观望时见楚军的旗帜漫山遍野,大军黑压压一片足足数十万,顿时腿都吓软了。

晁聂思虑再三后,便派出部将陈恢出城向刘邦求和,刘邦果然很大度的接纳了晁聂的投降,还加封他为殷侯,食邑千户。

刘邦善待降将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立刻就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各城的秦国守将纷纷归降,而刘邦也一一接纳封爵——反正爵位这东西并不值钱,只要拿个玺印盖上然后让他们去找楚怀王报销就可以了。

靠着收买人心,刘邦大军一路兵不血刃的杀到了武关关下,果然如张良所料,秦国对武关的防守并不怎么重视,偌大的一个关卡,却只有区区五千守兵。这回刘邦终于硬气了一会,不在依靠任何计谋,只是催军猛攻,樊哙、夏侯婴、周勃三员猛将轮番上场,一副誓死不归的气势。

到了帝国存亡的最后关头,这支守军选择了死守来守护早已经抛弃了他们的帝国。五千甲士全部战死,无一生还。秦人的顽强抵抗也让刘邦心中萌生了阴影,生怕在咸阳城下也会遭遇如此顽强的抵抗。

在武关的城头上,刘邦踮起脚尖西望,彷佛咸阳就近在咫尺。夕阳如血般照在城头,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一向爱洁的刘邦却死不介意,只是死死的西望关中,此时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