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生韩信 > 第324章

第324章





“沛公,你可能不知道,始皇三十五年的时候齐地六郡在籍数为一百零三万户、五百六十多万人口,可如今呢?我粗略估计也就三四百万人吧。才两年的时间,齐国就因为战乱和饥饿损失了近二百万人,这还是以富庶著称的齐国,若是其他诸国又不知道是什么情形,这天下又和何等情形。”

“沛公,我实在想问您一句,这真的是我们当初想要的吗?如果当初知道是这种结果,我们又何必起兵,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待在沛县,你做你的亭长,我做我的功曹,也许挨不了多少年,秦国就会出个英明的皇帝,那样不是很好嘛,至少不会让天下苍生承受如此之苦。”

萧何一番话说完情绪有些激动,一直以平和示人的脸面上涨得满脸通红,胸膛起伏不定,看向刘邦的目光中充满了不解,隐隐又有些祈求。这是他心中藏了很久的话,如今却酣畅淋漓的说了出来,只希望刘邦能给他一个答案。

刘邦低下头沉默了半响,抬起头望着萧何,声音有些沙哑和疲惫。

“老萧,你看这边。”

萧何顺着刘邦的手望去,刘邦指的正是他的右手边的一排座案,却是空空如许,愣了愣,心中已经猜到了刘邦的意思。

刘邦说的是夏侯婴和樊哙,自从这二人死后,刘邦却始终不肯在朝堂上撤去他们的位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放上这两个桌案。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都以为汉王这番举动是为了收买人心,只有萧何真正懂得刘邦心中的悲伤。

“当初我们从沛县起事时,父老乡亲们一共送了三千二百一十八名子弟兵在我的麾下,因为我向他们吹过牛,说秦国就要完蛋了,还不如让儿郎们跟着我去咸阳转一圈,没准能捞个侯爷当当。还有樊哙和夏侯婴,你和周勃,那时候我们多好呀,整天一块吃肉喝酒,都听着我吹吹牛。”

刘邦抬起头,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脸色带着微笑继续说道;“夏侯婴这家伙,自己也不过是个养马的,还天天嘲笑人家周勃给人吹唢呐,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什么德行。这小子倒是挺仗义的,那时候看我混的太惨,都穷的没粮开锅了,他倒好,每个月去衙门领了俸米就立刻跑来我家分一半给我。为了这事他六十岁的老娘天天打他骂他,他也不敢还手却还是照做,弄的我到习以为常的靠着他的救济了。”

“至于屠子,那就更不用说了。要说我们这些人里面对人最仗义的,那肯定就是屠子了。这家伙面冷心热,别看我天天取他那蹭狗肉吃他骂骂咧咧的,可曾见过他真的赶我走,后来娶了吕媭后,他手头有几个钱还冷不丁的塞些给他姐,还不让我老婆告诉我,就冲这个,这个兄弟是真值了。那时候在彭城,我几次都差点死在项羽的手下了,是靠着屠子一路杀出条血路才扛着我冲出来的,他身上伤口多达十三道,刀刀见骨,他却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可是他们都死了。”刘邦扬起了头,悲呛道,已经泪流满面。

“夏侯和屠子都死了,一个被项羽活活的烹了,一个被秦军乱刀分尸。还有那三千二百一十八名兄弟,剩下的只有四百二十人了。老萧,你觉得我还有退路吗?我若是退缩的话,怎么对得起夏侯,对得起屠子,对的起死去的二千八百一十八名兄弟们。我当初许诺过给他们荣华富贵,他们相信我才跟着我为我卖命的,我却让他们将尸体留在了异国他乡。在关中,在汉中,在中原,在河北,都只是草草掩埋,连块牌位都没有,只能做异乡的孤魂野鬼。”

刘邦紧握着拳头,满脸激动,又问了一遍:“老萧,你说我还有退路吗?”

“没有了,走上了这条路就只能一条路黑到底,回不了头了,只有一直往前走,有石头挡住路的时候,或者走不过去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去搬开石头,而不是沿着来路返回。退后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你明白吗?若是我胜了,我还能让活着的兄弟们跟着我一起享受荣华富贵,能让死去的兄弟们魂归故里,把他们迁回沛县,就算死了也能衣锦还乡;可如果我败了,那我们就沦为了这乱世中卑贱的尘埃,不但沛县之人引以为耻,以后秦国的史书上也舍不得为我们多费些笔墨。”

“老萧,既然我们已经做了大事,就要轰轰烈烈的做到底,大丈夫生当如此,死亦如何!就算拼的身死族灭,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上一遭,千年之后若后人提及我们,也会衷心的竖起大拇指说声‘好’。”

萧何身躯剧烈震动,用力的呼吸几口,久久才平息下来,深深的低下头说道;“我知道了,我会尽力的,我萧何既然决定为你卖命,就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的。”

“陈平。”

“在!”在一旁被刘邦的豪言壮志激扬的血脉贲张的陈平一步上前,大声应道。

“传我诏令,令济北、东郡、临淄三郡之民全部撤入临近县城,尽焚房屋,带走一切可以带走的物品。城内所有青壮全部登籍在案,随时准备上城墙助守。”

“传令周勃,令他相机而行,趁秦军立足未稳准备撤人腹地,如有延误军令者,杀无赦!”

“诺!”

…….

事实上陈平料的没错,秦国的粮草确实已经接近告罄,连连大胜的背后,却是军粮的急剧消耗,原本韩信还指望攻下河北能就地补给的,却没想到赵歇和臧荼、韩广这些人根本不懂什么叫做治国,只是拼命的征收然后打仗,只会破坏不懂得建设,结果好端端的一片燕赵之地却打成了一团稀泥,韩信不但没有得到一点粮食,反而要贴进去不少接济俘虏和饥民。

唯一搞到了点粮食就是从魏国那里,魏豹这个家伙谨慎有余,也就是胆小如鼠,他大部分时候都是龟缩在家里不与别人征战,相应的破坏也就小上许多,所以城中尚有一些余粮,韩信自然不客气的全部征收了。

但这些和秦军巨大的缺口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秦军经过扩军后,河北已经拥有尽二十万步骑,十三万远征齐地,每天人咽马嚼无疑是比巨大的数字,这便成为了摆在韩信面前的头等问题。

韩信算计了很久,发现关中的存粮在确保中原军团消耗的前提下,还能支撑十三万秦军一月多的粮饷开支。也就是说秦军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消灭汉国,否则将面临粮尽的危险。

韩信战前盘算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发动对齐地的进攻。因为经历了河北大败后刘邦的主力已经消耗殆尽,这时候正是他最虚弱的时候,若不能趁势将他彻底击垮,早晚又会是心腹大患。

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一场意外的事件却打破了他的计划。

二百五十一章风云突变

这一年的冬天的对草原来说显得格外的漫长,当大雪覆盖住整个草原的时候,大规模的饿死和冻伤也在部落之间蔓延开来

以往冬天若遇雪灾,单于王庭多少会救济些穷苦的部落,虽然这些部落的牧民仍是饥寒交迫,但也不至于冻死饿死因为草原的头人们都不是傻瓜,每一个草原人都是他们的财富,成年男子能骑上战马为他们征战,女人能为草原的勇士们繁衍后代,孩子是头人们未来的财富,而老人则可以牧羊挤奶

但今年的冬天却和以往不一样,龙城的单于王庭虽然还在,但却不再是草原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了,来自楼烦人的挑战让匈奴人在草原上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靠着与秦人无耻的勾结,楼烦王昆莫窃取了冒顿单于对草原至高无上的统治权,他联合起了其他被匈奴压迫已久的部落,动了血腥无比的复仇之战

大批的匈奴人被屠杀殆尽,昆莫不允许部下接纳匈奴嫡系十二部落的投降,而是用杀戮来偿还匈奴三十年多对楼烦等部落的欺压大批族人被屠杀,这对匈奴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打击,但也迫使面临灭族危机的匈奴各部重凝聚在了一起,放下了彼此之间的矛盾,紧密的团结在了任单于稽粥的麾下,为匈奴的生存而战

尽管稽粥用尽一切办法想要挽回匈奴的颓势,并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匈奴国运的衰弱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为了拼凑兵力,稽粥将匈奴所有可以用的兵力全部调往了龙城,原本臣服于匈奴的各个部落突然现自己头上的主子变的如此孱弱的不堪一击,便纷纷加入到了痛打落水狗的行列

昆莫的军队越来越庞大,而匈奴人的地盘越来越小,军队越来越少之前遭到匈奴毁灭性打击的月氏、丁零和东胡残部也纷纷加入了对匈奴人的围攻中去了如今漠南之地匈奴所能号令的也只有龙城附近数百里十余部而已,其他皆被昆莫吞并,楼烦已经成为了草原上继匈奴之后的霸主

为了彻底的消灭匈奴人,真正的成为草原至高无上的王,昆莫不断的加大对龙城的攻击力度,想尽一切办法扩充自己的军队同样为了抵抗楼烦人,稽粥也拼命的收刮一切可以用来增强实力的军资粮草杀红了眼的二人自然都无暇顾及贫苦部落中的老弱,任由他们在寒风中死去

饥饿和寒冷迫使这些牧人们离开世代居住的草原,纷纷南下逃亡,寒风之中牧民们互相搀扶,不断有人冻僵倒在路边,却没有人会为之哭泣,所以人心中的都只有一个念头

去中原,那里会有吃的,会有贵人收留自己

长生天似乎给他的子民们开了个大玩笑,草原人沦落到今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地步,皆是拜秦国所赐,他们的族人在秦国死伤无数,尸体堆积如山可到了如今,牧民们竟然想起的仍然是投奔中原,靠着中原的君主接济维持着生计

这大概是草原人和中原人的区别,他们没有什么国仇家恨,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归属感,死亡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草原上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部落之间的攻伐是相当频繁的,谁的父兄子弟都不曾死在别的部落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