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呼啸的枪刺 > 第44章

第44章



接着是不停地安慰、鼓励,直到大家都觉得饿了这才走向食堂。进了食堂叶扶苏发现,往常每到中午就熙熙攘攘的大厅,今天格外的冷清。午餐也是一人一个馒头,一包榨菜。一问陈平才知道,大队人马已然开拔了。李步兵是专门留下来进行收尾工作的,刘爱国担心俩个人出事,特意让一班都留下来照顾两个人。人们担心的洪水终于还是来了。独立团已经奉命赶到大堤抢险,政委率领的大部队也将在大堤与训练分队汇合。

距离陆航基地14、5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叫做九曲的大河。新市、陆航基地以及附近的三市十七县都处于九曲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几千年来,九曲在哺育了两岸生灵的同时,也时常用滔天的洪水摧毁儿女们辛勤建设的家园。几乎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九曲肆虐的洪水就史书不绝。曾经几次,大的洪峰过后,当地几乎变成了无人区。建国初期,为了根治九曲的洪涝灾害,当地人民一连修建了三个中、大型水库。从此以后,两岸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即使是94年的那场特大洪水,在两岸军民的奋战之下,凭借这三个水库的蓄洪调节能力,依然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然而今天,更大的灾难还是降临在了人们的头上。

就在今天凌晨4点,九曲下游三个水库中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大坝崩堤了。洪水以每秒2.9万立方米的流量奔腾而下,狠狠地砸在了第二座也是三座水库中最小的水库大堤。老天这时候也唯恐天下不乱般地又开始降雨。据天气预报显示,在经历一个短暂的间歇后,最近几天还将形成一个持续降雨高潮。

听着李步兵情绪低落的介绍,一班的战士好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虽说没有亲自参加过抗洪抢险,但是电视里、报刊上,一次次洪水过后的报道又有谁不清楚洪峰过后带来的是什么呢?滔天的洪水在吞噬着土地、房屋和生命的同时,也在背后留下了一片赤地、泽国。几十年的辛勤努力,往往就葬送在那一片汪洋之中。

“指导员,那我们还在这干什么。让我们也上吧。我跟叶扶苏都没事了。多个人多份力量,总不能让我们闲待着吧。”回宿舍的路上,张晨拉着叶扶苏一个劲的要求李步兵派一班到大堤上去。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没问题了,张晨用一支手居然把里羽拎了起来。还没等李步兵说什么,一辆基地的吉普车飞速地冲了过来。

“李指导员,快!到指挥部,有紧急情况。”陆航基地的参谋一边喊一边着急地向着李步兵挥手。

“陈平、叶扶苏,跟我来。”招呼上一班的正副班长,几个人冲进了吉普车。

由于新市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当地政府决定提前转移一批重要的企业和政府部门。新市城市银行金库也在转运之列。几天的大雨冲毁了新市直通省会的国道,所以他们只能绕到滨河公路通过下游的河防镇转向省城。运输过程中,两辆运钞车发生碰撞翻倒在了河防镇出口处,堵塞了群众撤离的路线。更为严重的是,随行护卫的武警战士在混乱中抓获了两个试图趁乱行窃的歹徒。在逮捕歹徒的过程中,受到潜藏歹徒的蛊惑,群众发生了骚乱。

“翻了的两辆车里有大约三千万现金,最要命的是银行存储的磁记录系统和备份数据全在那里。现在现场很乱,武警的人都在大堤上堵漏,新市的求援电话直接打到了基地。可现在除了你们因为昨天执行任务没动,基地连炊事班都派出去了。”参谋说完重重地叹了口气。

从参谋急切地语速中,三个人仿佛感受到了翻车现场的混乱。叶扶苏皱着眉头问了一句:“当地的公安呢?民兵呢?怎么没人组织一下。”

“一个城市的撤离呀小兄弟!下游七十几万人在逃命。”参谋的话说的车里一片安静。

来到基地的指挥中心,简单地介绍了情况,李步兵决定带领一班全副武装执行护款任务。可就在他们要离去的时刻,抗洪大堤传来了命令,李步兵要接应随后而来的军区医疗队,组织抗洪急需的几万条麻袋的运输。万般无奈下,李步兵只能让一班搭乘8734直升机独立执行任务了。

飞机上,全副武装的一班战士默默的注视着脚下的大地。叶扶苏靠在机舱门边回想着刚刚指导员最后的交待:“情况很糟糕。有的地方爆发了痢疾,各抢险一线的麻袋已经快用完了。看来只能你们俩带着一班去了。我相信你们的能力,也相信一班的能力。记着两个原则,第一群众的生命安全必须保证;第二护款任务必须圆满完成。非常时期,你们两个人可以临机专断!扶苏,你的脑子好使,反应快,多帮你们班长想想办法。只要不违反原则,出了问题我顶着!”

身后的陈平拍了一下叶扶苏,用手向前指了指。原来直升机已经飞临了河防镇。下方是排成长龙的疏散人群。小镇的三叉路口处,人群显得格外的混乱……

哒哒哒……一阵步枪点射的声音透过飞机的轰鸣清晰地传入了众人的耳中。

尖兵第十节洪水(二)

突如其来的枪声让直升机上的人心头一紧。大家面面相觑,试图在同伴脸上找到答案。枪声从何而来呢?终日与枪为伍的周海城告诉众人,从声音上判断,这是81式自动步枪的声音。

运款车出事了?几乎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同时划过了这几个字。

从直升机望下去,两边看不到头的撤离人群杂乱、缓慢但是固执地向着省城的方向蠕动着。试图在如此密集的人群中分辨出枪响的地方,基本上可以说是徒劳无功的。盘旋了半天,飞机上所有的眼睛都瞪的发酸了也没有找到目标所在。

“降低高度,我们找不到他们,就让武警看到我们。”叶扶苏从后面敲了敲袋鼠的头盔,示意他降低飞行高度。逃命的人群中有人抬起了头,茫然的看了一眼几乎擦到屋顶上的直升机,然后默默低下头奋力挤开身边的同路人,继续向前艰难地挪动着。除了远在数十公里以外,象征着安全的省城,别的很难让人们提起兴趣。

“在那!”叶扶苏几乎和周海城同时发现了一个站在残缺围墙上的武警战士。此刻,这名战士拼命舞动着手里的军帽,短袖军服的一条袖子不知为何不见了,衣襟也裂开了大半,露出里面红色的背心。围墙被一辆押款车撞塌了,押款车的车头冲上了乱砖堆,车尾顶着另一辆侧翻到沟里的押款车的车厢。大约两个班武警战士站在靠近小镇公路(说小路更合适)的车厢外侧,手挽着手连成了一道防线,护卫着押款车。在一心只顾逃命的人群冲撞下,这条防线已经逐渐被拥到路基的排水沟中。战士们现在几乎站在没膝的水中苦苦地支撑着。不时有人抬头用急切的目光打量着头顶的直升机。围墙内侧,一个武警少尉抬头看着直升机,不远处的脚下,两个便装的男子被反剪着双手捆绑着蹲在了地上。

“出事了!快下去!”陈平大声冲着戴宝书喊道。

整整围着押款车转了一圈,戴宝书也没有找到可以降落的地方。如果飞离镇外降落,估计一班战士想要挤到押款车的附近,没有几十分钟很难通过底下密密麻麻的人群。

“别找了,底下除了人就是人,我们绳梯离机。把我们放到那个少尉边上。”叶扶苏边喊边鼓捣起了绳梯:“还有,袋鼠,你能不能整点什么吓人的动静,把四周的老百姓往边上赶赶。武警弟兄快顶不住了。”

在底下武警的协助下,一班战士们总算是“脚踏实地”了。没有相互寒暄的时间,叶扶苏把陈平往武警少尉那一推,就带着一班战士,借着四周群众躲避直升机带起那阵狂风而让出一个空挡的机会,协同武警奋力的把防线推到了小路的边沿。随着直升机的远去,老百姓又恢复了原来拥挤混乱的状况。任凭战士们怎么解释、规劝和疏导,一心逃命的人群还是拼命挤出一条越来越宽的道路来。

群众与护卫的军人肢体接触越来越多,相互间言语上冲突不断。一边是一心护卫押款车,疏导人流快速撤离的军人;一边是只想着离洪水越远越好着急逃生的百姓。火药味在双方肢体接触的同时越来越浓。

其实这不能怪百姓。保全生命,这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潜意识反应。在人命的面前,什么规则、金钱、道理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毕竟,老百姓不是训练有素的军人。即使是军人,潜意识中也没有谁不在意自己的生命。

“叶扶苏,过来!”后面陈平站在武警少尉边上冲叶扶苏挥着手。

跑到班长面前,叶扶苏这才感到军服竟然已经湿透了。短短的几分钟,叶扶苏已经气喘吁吁了。

“这是武警特警支队梁伯文排长。这是我们副班长叶扶苏。”简单地给两个人一介绍,陈平告诉叶扶苏:“他们是上午十一点出的事故。后面的车打滑,把前面一辆运钞车撞了出去,自己也翻了。大队人马要赶时间,只能先走,留下梁排长他们和银行的两个女同志看管车辆。由于当时现场混乱,银行的领导担心转运那么多的现金会引起骚乱。所以车里的东西没敢动。到现在这边还没找到镇上的负责人。二十几分钟前,这两个人趁乱想偷运钞车里面的东西,被抓住了。群众突然有些混乱,有人在后面喊,说是武警要封路。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往镇外挤。估计是这两个小子的同伙。现在情况很糟糕。刚刚武警的一个同志被迫鸣枪示警,可情况反而更恶化了。梁排长说至少到下午5点以前,不会再有人来支援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