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呼啸的枪刺 > 第81章

第81章



对小分队的整体要求越来越高,火力组、狙击组等也经常进行集中的训练,以求加强各自的专业能力。叶扶苏他们的狙击组一共只有4个人,第一次淘汰中全部顺利过关留下来了。相对而言叶扶苏的综合能力倒是最强的,头脑清晰,射击成绩稳定,善于琢磨而且对于狙击手的作用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这一点一部分是宗国疆在演习之后给叶扶苏的启发和教导;另一部分则是叶扶苏自己看书领悟的。不客气的说,在几个参训的狙击手中,叶扶苏应该是最明白狙击手的真正含义的。只是叶扶苏的这些优点宗国疆一向视而不见。别人潜伏训练4小时算是合格,叶扶苏5个半小时被发现了还要罚5公里。晚上熄灯大家都休息了,宗国疆带着几个狙击手搞夜间潜伏训练,其他人3、4个小时候都回去休息了;叶扶苏一趴就是一晚上,也不知道宗国疆是不是总把他给忘了。反正通常都是第二天早上集合的时候,宗国疆拿着个破喇叭满山遍野的一通嚎叫,把叶扶苏从潜伏地点像轰苍蝇一样轰出来,然后品评一番。基本上是一通连损带挖苦,鲜有表扬上几句的时候。随后照常训练,照常扣分。

入秋后的山上越来越冷,一晚上下来露水和晨雾能把迷彩服打得拧出水来。这种情况下,你是想睡睡不了,想动不敢动。谁知道这帮教官是不是在哪蚯着呢,搞不好就带着红外仪在你不远处猫着,心里正算计着逮到你以后怎么扣分和惩罚。这些日子叶扶苏算是领教了什么是“军阀作风”,一点道理没有,一丝缘由不问,上来就是一通臭骂,甚至宗国疆还给了叶扶苏一脚。按照叶扶苏后来的回忆,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以至于造成了性格上的“变态”。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对待他的下属,无论是训练还是实战,多以咆哮、挖苦甚至打骂为基本手段。

其实叶扶苏挨的那一脚挺冤的,至少他自己觉得挺冤。那天训练,正好赶上大雨倾盆。狙击组正在集中进行打靶练习。保守估计训练场“最低水位”也在5厘米了,这还不算地上的烂泥。通常一个人对事物做出判断需要5秒左右的时间。但是对于狙击手而言,如果你不能在两秒钟内进行判断并视情况出枪命中目标,那么你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叶扶苏他们训练的时候,常常要趴在地上等上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如果赶上教官们嘴里的好天气,那么这样的训练会持续一天。靶沟里不一定伸出个什么东西,有时是一个一个头盔(靶子),有时是一个小孩的胸靶,甚至有时会是一只欢蹦乱跳的活鸡。从靶子伸出到消失,时间不会超过两秒。两秒钟之内,你要判断是否对你构成威胁,然后决定是否出枪。这些倒不至于让叶扶苏挨踢,一开始,大家不要说两秒出枪了,有的时候一天训练下来,连小孩的胸靶都打的千疮百孔,整个一票“杀人犯”。可倒霉就倒霉在叶扶苏听毛兵(教官)说过,他们的狙击瞄准镜,一个要好几万,甚至十几万。有些国内根本无法生产。一向爱惜东西的叶扶苏看着下雨就给自己的瞄准镜盖上了雨衣。结果后边的宗国疆一脚把他踢出去足有2米。训练场上,没有听到解散的命令,没有看到靶子出现,谁要是敢动一动,这就是榜样。看到揉着肋骨爬回来的叶扶苏,其他三个弟兄赶紧把眼睛贴回了瞄准镜上。

要不大家怎么总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呢。从此以后,不要说是下雨,就是下雹子,没有教官的命令,几个狙击手也是一动不动的硬挺着。甚至有一次,基地警通连的大狼狗不知道抽什么疯,冲着正在训练的叶扶苏脚腕子就说一口,拖出去足有半米远。要不是及时冲上来的宗国疆一脚把这条“疯狗”踢出一溜滚,还不定怎么样呢。就这样,叶扶苏也是一直保持着姿势,眼睛没离开过靶沟。事后,宗国疆把叶扶苏背到了卫生队。一路走还一路埋怨叶扶苏,你怎么就这么教条呢?狗都咬上了还不赶紧打跑了它。不过宗国疆没有看到背上叶扶苏撇嘴的表情,更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我敢动么!谁知道你跟那狗东西是不是商量好了过来试探我的。不动顶多挨狗咬,动了没准你也要咬我呢。

从狙击手基础训练开始,拿到叶扶苏他们手上的已经不是那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81式了。常规配备的是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85式半自动狙击步枪。说起来这个型号的狙击步枪还跟独立团有些渊源,这款枪是在79式狙击步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85年定型装备。而79式狙击步枪就是通过研究独立团上缴的,缴获越南人的那两支SVD设计出来的。85式半自动狙击步枪主要用于杀伤1000米内的单个有生目标。从外形上看,85式79式差不多一模一样,瞄准具、弹药、刺刀……要多一样有多一样,总之任谁看都是一妈生的两个双胞胎。但85式狙击步枪的射击精度明显要优于79式。在600米内的距离上对人胸目标的杀伤概率高达80%以上。使用53式普通钢心弹,在100米距离上可射穿6毫米厚的钢板;15厘米厚的砖墙;45厘米厚的土层;50厘米厚的木板。枪上的可卸式刺刀兼有剪刀、锯条、匕首及野外生活的辅助工具等多种功能。与一般步枪相比,85式枪管增长了足有100毫米,初速增大了100米/秒,从而保证了外弹道性能及弹丸飞行的稳定性。

除此以外,世界上几大武器生产国的狙击枪射击与维护也是狙击组的训练内容之一。据非官方消息透露,如果真的加入了刀锋大队,狙击手可以在刀锋大队自己的武器库中选择一款自己喜爱的狙击枪。关于这一点,叶扶苏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叶扶苏他在训练中用过的狙击步枪已经有了不下6种,像MSG3、M40A1、VSK-94微声狙击步枪甚至是RAI500狙击步枪和SVN-98反器材枪。只要一想起来反器材枪那让人“吐血”的后坐力,叶扶苏就会觉得不寒而栗。难怪有人说后坐力也能杀人呢。

砥砺出锋第九节目标(二)

(处理完个人琐事恢复更新,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后面多一些狙击手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有兴趣。如果不需要告诉我,我赶紧打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狙击手就是远远地猫在隐蔽场地点,偷偷向目标打冷枪。基本上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式人物,充其量也就是两个人一组,一个观察、一个狙杀目标;偶尔也可能客串一把临时指挥什么的,基本上还是以自己完成任务为主。就好像武侠小说中的刺客,轻易不会出手,出手就是一击必杀。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但绝不能概括狙击手全部的职责和价值。

事实上狙击手并非单枪匹马的自由行动,而是以小组形式在连长、营长或者更高一层首长的指挥下,对远距离上的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为现场或后方指挥官提供及时的战场情况报告。恰当地运用狙击手能扰乱敌军的运动、侦察和渗透,甚至在敌军士兵当中产生心理恐惧,由此引起混乱并降低其士气;同时对于一些关键位置和设施的狙杀(像油库、机场塔台),甚至能够影响敌人整个战斗部署的进行,从而影响到敌人的战斗决心和作战行动。

其实在部队中,狙击手(也许说是神枪手更为准确)并不神秘。像叶扶苏他们独立团,从抗美援朝开始就有了这样的专职狙击手。这两年更是通过对外军资料的研究,不断训练强化这个岗位。其他很多部队也在加强专门的狙击手训练和相关的战术条令。但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基层军官不了解狙击手的价值和应该怎样使用他们,所以许多受过良好训练的狙击手都只被当成一个神枪手而浪费了,这种情况几乎在很多部队中都存在。就拿叶扶苏他们这个军区来说,各个部队经常有请刀锋的人去给训练侦察兵的,主要是瞄着侦察、捕俘那一套,基本上没人动狙击手的脑子。简单地说,大家都在犯着独立团在演习中犯的错误:狙击手=神枪手=高效固定火力点。即使像叶扶苏这样看了不少资料,又听过宗国疆的讲解,对于狙击手的理解依旧是一知半解。直到真正的参加了选训队训练,叶扶苏才开始逐渐了解一名狙击手的真正含义。

首先,狙击手是以小组的方式,可能是两个人,也可能更多人组合在一起的。指挥狙击手的指挥官首先应该弄清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不能把狙击手的行动钉死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上,要给予狙击手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而狙击小组也一定要清楚指挥官的意图、作战方案和火力支援计划,一定要自己选择在现场的部署位置,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要在什么位置上才能获得清晰的射界而又便于隐蔽。狙击手不能被敌人发现,因为他们的位置比别人要靠前的多,机动能力也比其他人低得多,而且也无法有效防御敌军的火力,一旦被发现就必须马上退到敌人看不到的地方。所以狙击小组要先于其他部队进入战场,而且最好有护送队(班或排)一起行动。这样可以使狙击小组在战斗打响前及时就位,护送队也能在狙击小组遇险时及时提供援助。

其次,狙击手必须在出击前弄清几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需要完成或协助的任务类型。到底是干掉敌人的高级指挥人员还是瘫痪敌人的核心系统;到底是要进行骚扰还是要实施破坏性攻击。进而开始了解其它情报,制订初步计划,选择弹药等工作。第二是敌方部队的兵种和规模,从中确定(或接受命令)最有价值的狙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