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北上南下 > 第三十三章 肃托

第三十三章 肃托



        到处都是汉奸!

        到处都是叛徒!

        到处都是可疑分子!

        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关进自己的监狱。【无弹窗.】

        稍微有点个性,就可能被当成革命意志不坚的托派。

        进入1940年以后,自上而下突然刮起的肃托风暴,席卷了山东所有八路军部队和抗日根据地。

        那年春天,**山东分局指示:“根据中央要求,立刻在党内、部队内坚决开展肃清托茨斯基分子,保卫党的布尔什维克化。”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肃托”,就是从鲁南开始的。

        所谓“肃托”,就是肃清托派。

        托派,原本是苏联**中以托洛茨基为首的一个派别,在党内对有些问题持不同政见。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在苏联曾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托斗争,清除异己,许多人被当作托派而遭到杀害。1937年11月,王明和康胜等三人从苏联一回国,便照搬苏联模式,大肆鼓吹“肃托”,康生还抛出了《铲除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托洛茨基匪帮》的长文,毫无依据地把“肃托”和反对汉奸相提并论。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受到了中央的重用,担任主管全党全军情报保卫工作的中央央社会部部长,后来兼中央情报部部长。

        王明担任中央统战部长,陈云则担任了中央组织部长。

        对苏联回来的干部优先重用,这是中国**成立初期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的既定方针,有其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

        **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与它长期时间保持着上下级关系,共产国际、斯大林本人对中国革命的很多意见,都是通过中国驻共产国际传达的。康作为副代表,参与了共产国际的很多情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这是为当时**领导人十分看重的。

        一位领导就曾说过一句话,中社部长,负责审查干部,保卫中央,必须要由最好的干部担任,可见康胜当时受到的器重。

        很快,康胜就学习苏共,在全党内大规模开展“肃托”运动。滥杀无辜,大开杀戒,全国范围内一大批好党员好干部,无数次躲过日寇、国民党的追捕,没想到现在反而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下了。

        当时,广大干部甚至许多领导“肃托”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托洛茨基派一词的含义。他们直接间接地从康胜的小册子受到影响,甚至有些人简单地把“托派”这个词当成“汉奸”,既然是中央的决定,自然没有错!

        谈到肃托,谈到**秘密战线,康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重要人物。

        晚年,他以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特殊时期领导小组顾问的身份,呼风唤雨,最终投入**、四人帮的怀抱,75年病死以后,还被开棺定罪,落得个开除党籍,遗臭万年。

        但是,在**秘密战线领域,曾几何时,康就是老板,就是说一不二的头。

        中央社会部自成立之日起,他就是部长,主管全党全军秘密战线工作。

        接着,他兼任了中央情报部的第一任部长。

        李克农,只是几个副部长的一个。

        在此之前,就是王明上台的那次六中四届全会上,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长,大权在握。

        从组织部长,到社会部长,今天看来,似乎是官运不顺。

        错了,在当年,在党内,在特殊的战争年代,社会部长管警卫,管情报,管党政军安全,管一切针对我党我军的敌对破坏行为,不是领导信任的人,不是能力很强的人,干不了,领导也不会挑你。

        那每天是提着脑袋,胆战心惊干活。

        看看历史,翻翻档案,很容易看出,革命早期,他是作为一个热血青年,知识才俊,加入党的队伍的。1925年,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赫赫有名的五卅运动时,参加罢工委员会的工作,不久就受到重用,担任上海总工会干事,之后,凭着他的才干和良好表现,不断进步,先后出任**上海沪中、闸北、沪西、沪东区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委员,参加领导了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大起义,与周恩来甚为熟悉。

        1928年下起,进入高层领导机构,担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中央组织部秘书长。

        顾顺章叛变后,周恩来点了两个人组建新的特科,一个是陈云,另一个就是康胜,不过当时他的名字叫赵容。

        从此,这个与出生地山东给人印象极不吻合的瘦弱书生,一直与秘密战线挂着钩。

        哪怕,是在他作为**驻共产国际副代表常驻莫斯科,哪怕是在他远离国内已经严峻的第一次内战中,他始终在**最高层的领导视线之内。

        1937年,康从苏联镀金回国。

        立刻走马上任党内第一部门――社会部。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决策者曾经说过,组织部管的是一般干部的走向,而社会部管的是所有整个队伍的安全、领导机关的安全。

        组织部用错一个人,是疏忽,是局部问题。

        社会部犯了一个错误,就会全局出大乱。

        由此可见,社会部这个党内最秘密的机构,在领导心目中位置何其重要。

        在当年,康写的秘密工作教材,曾经所有干部人手一本。

        那本书里,就有他早期在上海特科作期间漂亮的招数,譬如,化装成黄包车夫,盯梢可疑对象,还如蛋糕夹层中暗藏手枪,干掉奸细。

        当然,他写得最有名气的文章,还是前面说到的,《铲除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托洛茨基匪帮》。中间,就出人意料地提到了一个观点,可惜,受到了决策者的吸纳。那就是,他通过所谓的证据,认定翻了党内路线错误的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接受了日本特务机关的津贴,由此,把正在痛苦反思早年错误的陈独秀一棒子打入了黑暗之中,从此,这名中国**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第一任总书记,与自己亲手建立的政党彻底决裂。

        对于陈独秀,一个荒谬的证据,决定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可是,对于一个政党,对于这个错误的信号,当时很多人并未引起丝毫的警觉,相反,在康的指引下,大家做出了另外一个逻辑简单的推断,然后下了结论。

        今天想想,很搞笑,有些无厘头。

        可是,在当年,那却是社会部的一号文件,是经过最高决策层批准的全党全军的行动指南。

        这个结论就是,陈独秀是党内的托洛茨基,是党内的反对派,而这个反对派的代表人物,现在被证明是汉奸,是叛徒,那么党内所有的反对派,持不同政见者,都可能是汉奸,叛徒。

        接着,康再次推出了一篇经过最高层领导修改签字的文章,在延安的报纸和杂志公开发表,中央要求各单位组织学习,题目是《铲除日寇侦探民族公敌托洛茨基帮》。

        这一下,整个乱套了。

        全党全军的工作重心,立刻转移到了肃托上。

        或无中生有,或似是而非,但都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找寻“内奸”,开展内部清理。

        继而各级组织内的社会部被中央社会部授权,使用一切专政工具和手段,逼取“口供”,一时间,“肃托运动迅速扩大,辗转株连,造成大批同志被错捕冤杀。

        一时间,闻托色变,干部人人自危。

        整个运动像瘟疫一样,很快蔓延开来,经了无数血与火考验的独立支队也不例外。

        山东是康的家乡,是他亲自抓的肃托样板地,山东分局对此的重视不言而喻。

        支队马司令从山东分局开会回来后,立即进行了传达。

        既然肃托,就是清除打入内部的不坚定分子,就是扫除汉奸,肃托的工作理所当然由社会部负责,但纵队会议明确,很快会专门派来一个特派员指导工作。

        支队党委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员都认为,独立支队久经考验,官兵素质没问题,既然上级要肃托,就应付一下,如果能抓出几个汉奸叛徒,那是最好,如果没有,那也不能硬性开展。

        后来的事实表明,这只是包括马司令员在内的大家的美好愿望。

        很快到任的肃反特派员,叫高明,看那这名字,以为很高大,其实个子很矮,也就一米六出头一点,戴副眼镜,梳着一个分头,仪表看上去整整齐齐的,据说在苏联求学过,这次还专门去延安的中央社会部参加了肃反培训。

        他与乔向文一见面就十分客气,连声说是自己学习来了,作为纵队有名的战斗英雄,自己一定配合乔部长一起把这项工作做好。

        镜片背后,小眼睛滴溜溜转,显示出了一颗不安分的心。

        乔向文并没有多想,对他还是非常热情,专门安排了部门的小严担任高明的临时勤务员,负责他的人身安全和吃喝拉撒。

        只是没想到,这个特派员绝不简单。

        第一天,他由小严带着,在支队驻地、各团营机关转了一圈,算是看看地形,了解情况。

        没想到第二天,在与社会部全体人员的首次碰头会上,就发生了一场不愉快。

        *翔实的史料,精彩的故事,到位的刻画,真切的情感,这是江湖对这部,也是对自己文字的要求,希望大家能用收藏和票票奖励江湖的这份认真,呵呵,谢了*

        《北上南下》军事连载原创发表于(起点网.)搜索北上南下即可分享,如果您阅读后有更好的建议,请记得及时告诉我,我不胜感激;如果您觉得可读,请不要忘记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因为你的支持与鼓励是我后续创作更大的动力,QQ394915357或Q交流群171584042,更多精彩故事邀您快乐共享,因为有你――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