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风云机械 > 第一百五十一节 1928年的第一场雪

第一百五十一节 1928年的第一场雪



        王峰没有停下来继续接受大家的欢呼,任建江和杜品元带着年轻的设计师们已经快步走上前,簇拥着他往办公室走去。

        这架运输机有太多的问题要说,王峰都等不及了,他的这次试飞在事后看来是如此的鲁莽,以至于像他这样从来没有害怕过飞行的人,都这么担心这架飞机是不是会出事。

        他在海上试飞时不禁想起了老板和博士曾经说过的话,一架成功的飞机设计,风洞试验是最重要的,没有经过上千个小时的风洞试验就让一款飞机出厂,就博士这么专业的飞机设计师都不敢担保能够成功,何况是他们这些半道出家的设计师们。

        整整两个月时间,任建江和杜品元率领着设计师们反复地对照王峰所述说的各种故障状况进行验证,进行修改,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画了有多少的图纸,也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从这时起他们第一次对研究所的风洞试验室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

        在工作之余,他们就参与研究所的风洞试验室的建设,在他们倾心倾力地关注、打造下,两年后,这个实验室成为了国内对飞机某些部件风洞试验最接近的一个实验室,后来托奥飞机制造厂几次重大的军机风洞试验都有放在了这里进行,为飞机的设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山东和东北在战时经济的刺激下,出现了机械工业井喷式的发展。本来祝楷的机械厂都要有上海的小机械厂零件加工的配合,才能完成装配,现在的情形是上海到山东的海路不太通畅,只能在青岛、烟台和威海寻找厂家配合,这造就了一批配件厂家的出现。

        烟台的工程机械厂一直在挖掘机的生产上毛病多多,一旦出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挪到上海生产,现在也是不行了,只能是靠自己解决,最终还是逐步逐步地实现了质量的提高。

        威海的无线电设备厂更是这次危机中的受益者,在军方迫切的要求下,厂方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尤其是在祝楷的点拨下,竟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短距离通讯设备的设计加工技术,在11月底就开始向军方提供试用产品,整个设计在1月完成了规模化生产线。

        而且在某些超远距离通讯技术方面,它隐隐出现了突破的迹象,也使得祝楷对它有了更多的期待。

        约翰的青岛军工厂则是在通用机枪方面有了一款不错的产品,它还设计了一款重机枪,在改装了高射支架时还可以用作高射机枪,用以射击低空飞行目标。而且在祝楷的要求下,军工厂的英国人研究室成员研发了一款反坦克步枪,已经在12月通过了军方的试验。准备来年装备。

        洛斯基和阿尔德伊是被祝楷最苛责的两个人,烟台军方订购了明显可以在目前条件下一锤定音的战车,却无法在短期内拿到产品,而要白白地牺牲战士的生命来实现阻击敌人的目的,这让祝楷很是苦恼。

        两人则是烦恼各有不同,洛斯基是因为发动机在短时间内需要重新测试,耽误了时间,它的零部件生产也只能德国国内进行,无法授权烟台方面,主要还是怕质量出现问题;

        阿尔德伊的问题还是材料上,由于德国国内材料的迟迟不到,他无法进行生产,只能让时间白白地流逝。

        在12月初,祝楷在两人这里还是没有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时,他威胁两家厂家如果不执行合同或者不授权烟台进行零部件加工,他就取消订单,不再向他们采购,同时将向他们索赔,如果索赔都不行,那么他将考虑回购他们的股份,如果经过调查发现他们是故意延迟合同的执行,祝楷将考虑采取断然行动,这才有了两家厂破冰似的全面授权行动。

        原来,西方国家对烟台方面在东北全面驱逐日本人,又不按照协约时间提前收回了租赁的旅顺军港感到不安,甚至是东北和山东的海关关税制定和征收权力被烟台方面强行收回也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他们向德国政府施加了影响,要求延缓一切和烟台方面军事装备合同的执行,这才有了之前的战车迟迟不能交货的情况。

        即使是授权生产,烟台方面还是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战车,不过确实是拿到了两种战车的生产技术,在短时间内让烟台方面掌握了基本的战车生产工艺,为以后自己的战车生产奠定了基础。

        斐格船厂倒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两艘战舰的制造,中国造船工人们在这里和德国工人们学习最新式的造船技术,虽然江南造船所出来的师傅们自以为是中国最牛的技术工人,可是在严谨的德国工人目前,总体的差距一下子就显现了出来。

        他们又像一年前那样,彻底把自己放在了学徒的位置,开始认真地学习,这才慢慢地转变过来,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对新一批造船工人进行传帮教,争取早日能够实现在自己的船厂生产舰船的理想。

        在山东和东北,最明显的变化是道路更通畅了,祝楷的难民救济计划虽然消耗了他无数的金钱,可是也打造了他大交通的梦想。

        青岛到烟台的陆路交通一天比一天更宽更平坦,一条从莱州到龙口的路在千万人的双手下一点一点往前延伸。每个县都在修建道路,垦利县到淄川的道路是按照铁路的路基在施工的,这是与其它的道路最不同的地方,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人问为什么了,大家心中只是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个建设好家园的梦想而努力的劳动着。

        奉天到草原的道路是最先开工的,今年天寒后不能再施工,到明年雪化时又会继续进行施工,这也是按照铁路在建设,只是祝楷什么都没有解释,他也不想解释,只要他们明白这是命令就够了。

        祝楷对战事还是没有太多的担忧,只要他能在山东半岛保持飞机的航油,对来自海上的日本舰船的威胁控制得住,他就不怕地面上日本军队的进攻,况且冬天就要来了。

        他对粮食也是不担心,在5月份开始的储粮行动中,他像个土拨鼠一样,在青岛和奉天储存了海量的粮食,足以维持到明年,除非短期内再出现一波像现在一样大小的难民潮,否则,他是高枕无忧的。

        周仁海在10月中旬日本开始采取拦截油轮的行动之后,发电报给祝楷,建议开采垦利县的石油。祝楷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短期内不考虑,他怕啊!像是英国人,它的舰船就在威海,它要占了垦利县,你有什么好办法和它作战。

        这是一个炸弹,自己把石油挖出来,那么它就是颗自己怎么也舍不得扔掉的定时炸弹,注定要被它炸得粉身碎骨,那么又何必呢!

        两人在互通了几封电报后,此事彻底偃旗息鼓。不过随后米勒在沙特和科威特共管区取得石油开采权后,彻底点燃了祝楷心中熊熊的石油之火。

        在随后的日子里,楷隶石油开始了在共管区勘探石油之旅,祝楷也在12月后把王进才派到了中东,随行的还有一队士兵,而席勒尔也从纽约招聘了勘探专家加入了寻宝的旅程。

        11月6日,1928年本溪的第一场雪在比往年迟了一个十几天后,终于落在了辽东大地上,随之而来的是两个集团军精心布置的反击战。

        强大的炮火在轰炸了日本兵的阵地两个小时后,烟台第一集团军首先发起了进攻,何升的部队第一个突破了日本人的防线,随后宇文的部队也随之突破了防线,再接着连运松的30师经过整编,再次出击,也一鼓作气打通了日本人的防线。

        在日本兵发起几次反冲锋夺回了阵地后,炮火再次肆虐了这个阵地,一个小时后,日本人终于是大踏步地往山区撤退。

        何升的部队追击进山区时,被日军打了一个伏击,先遣部队两个团被击溃,而后续部队冲进了伏击圈,双方在山林里混战,直至连运松的部队从侧边包抄过来,日军才再次撤退。

        至此,日方损失八千多人,撤走2万多人,第一集团军损失1万2千人,日军一直到凤凰城才站住脚跟,随后在这里建立防线。

        而第一集团军因为补给线的拉长,攻势也随之一降,他们也在凤凰城前面停歇下来,重新在这里构建防线,双方又进入了阵地战状态。

        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在同一天携手攻击庄河的日军,不过庄河并没有下雪,突然性就差了一些,不过效果比本溪那边还要好,日军一路退到了大洋河边才收住脚。

        两个集团军夹击的效果太好,俘虏了日军将近8千人,日军损失了1万3千人左右,而两个集团军只有3千人伤亡,没有被俘。

        好在河流救了日军的命,双方在黄土岗进行了激烈地交战,伤亡惨重,到7日,日本国内赶到朝鲜的5万日军从丹东增援上来,日军的两条防线才重新又建立起来。

        虽然现在还是在对峙,可是日军的士气明显下降,而且下雪之后,气温骤降,许多士兵出现了冻伤的病患。

        三个集团军的士兵在保暖上面比日军要好一些,不过室外的寒冷是一天比一天难捱,双方的战事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渐渐地双方都似乎进入了冬眠,动静是越来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