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风云机械 > 第二百四十七节 千头万绪

第二百四十七节 千头万绪



        “老板,欧洲的情报汇报,德**.ǒM\\”何壮报告道,德国人的举动是在希特勒的授意下采取的,欧洲的情报人员也格外关注英美法的反应。

        祝楷感叹道:“英美法对此是不会有反应的,看来世界又会有新的变化了,我们悠闲不了多久。”

        4月的首都南京可是进入了江南的烟花季节,文人骚客们纷纷结伴到郊外出游,或是三五成群在山野散步,或是租艘画舫畅游在秦淮河上。

        陈岱孙却是没有如此悠闲的时间,他现在不得不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律法的制定中。

        本来他以为祝楷已经算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人了,想不到如今的总统对于国家政治完全是个门外汉,他就像教小孩一样在手把手地教导怎么施政。

        如今他明白祝楷回到北平后一步都不肯来南京的原因了,确实是麻烦啊!不过江开戎还是很好相处,他受祝楷的影响很深,对于经济方面还是遵循当年北方区的那一套方法。

        不过法律方面确实是难弄,虽然祝楷也吩咐陈岱孙召集了一帮法律界人士准备了好几年,可是越是准备的长久越是发现他们要准备的东西更多,光光一个宪法就在今年修改了n回了。

        最后还是祝楷得知消息后,说了一句话,不必把20年以后、甚至50以后的东西考虑那么周详,只要经常进行反省就行了。这才确立了宪法法案。

        现在的律法条文陈岱孙也准备用这个方法,只要5年内不会落后就行了,之后还不知道是不是要他来烦恼的事情呢!

        他现在不仅仅是行政院的政务委员,同时也是江开戎的经济顾问。做着在北平类似的活计。

        “陈委员,你说我们在南方为什么就不能再实施当年北方区铁路网的建设计划呢?”江开戎对于现在被行政预算死死卡住的建设计划颇多微词。

        “总统阁下,北方区当年地方小,而且有那么多的难民,再加上祝楷议长个人投入了巨资,这怎么能比呢?”陈岱孙回答道,他清楚事情的发展由来。

        “是啊!小弟当年一个人扛起了北方区的重任,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自己在这个位置上,才发现是多么的不容易。”江开戎感慨万分,他才刚刚入职几个月,已经有些焦头烂额了。

        陈岱孙也是有感于祝楷的远见。当年北方区投入的资金绝大部分都花在了军工生产和军费开支上,这样的分配在当初看来确实是极不合理的。

        然而通过几场战争下来,他们却打下这片大好江山,到如今再也不用担心军队和军备问题了,这就使得新一届政府能够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经济建设上。

        “我们想搞好南方的经济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可以投资到南方的那么多省份去,要不还是像老板说的那样,先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发展吧!”陈岱孙还是提出了这个建议。

        “好吧!”江开戎也是有些无奈,现在随便启动个什么项目就需要海量的资金。这让丁浦这个政府的大管家也是掏不出钱来。

        如今民国政府的困境多少和祝楷当年实施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当时祝楷为了取得农民的支持。宣布了不征收农业税的政策。

        同时还实行了5年的义务教育,虽然中学教育没有再大包大揽。但是普及中学教育还是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你不可能把校舍建设也让学生们在学费中承担吧!

        南方顺利拿下后,农业税的征收与否的事情曾经在政府高层争论了许久,最后还是四人集体决定,遵照北方区当年的政策,对耕种自有土地的农民不征收农业税,但是对出租土地给别人耕种的地主将征收所得税。

        同时中央政府对土地出租的最高租金也有规定,按照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实施,如果有人违反这项规定,中央政府将责成地方政府进行干预。

        虽然这项规定比北方区当年实施的政策要严苛一些,不过这也确实考虑到了北方区当年急匆匆制定这项政策所产生的一些弊端。

        北方区现在已经开始从实施义务教育中受益了,北方区自己教育出来的学生已经有进入各个工厂、部门就业了。

        今年夏天之后,第一批从头到尾自己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人才将加入就业大军,这批人还有一些会接受大学的教育,那么再过3、4年,一批经过完整教育体系出来的高级人才会给中国的未来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可是,这一切都是需要政府的投资,而且是持续不断地投入,这让政府的财政压力很大。如果今年不是中东科威特石油公司的那笔钱回流了一部分到财政部门,丁浦就是想破脑袋也没有钱来维持政府的运转。

        祝楷是军区总后勤的负责人,军备的生产和调度也由他一手安排,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压力。

        现在就是祝楷也感觉到了压力不小,大量军舰开工建设,使得军费开支节节上升,虽然他用中东的石油收入充抵了一部分,但是总体上还是有不小的缺口。

        好在这些船厂都是他从德国、美国拆回来的,只要能够支付工人的工资和钢铁等原材料的价钱,开工建设舰船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想要完工交付使用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难怪德国人在发展军工之后,不得不走上了军事扩张的道路,这倒也是,辛辛苦苦挣10年,还不如别人抢一把。

        祝楷如今也有打劫的想法,可是周边都是一些穷鬼,再过去东南亚一带,就会碰上英美法的势力,现在和他们冲突得不偿失啊!

        其实他也是要求太高了,北方区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已经非常不错,工业体系健全,工人素质逐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和国外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

        南北方统一之后,中国的大市场也有了雏形,只要培育个几年,真正的消费潜力爆发出来,那将是又一个美国市场。

        就是南方的发展还是千头万绪,这也是祝楷不愿意进入政府的原因,不可能让他再像一个保姆那样用投资来苦苦地支撑国内经济的增长。

        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回归经济的自然增长,让市场来调剂生产,让需求来促进经济的大循环发展。

        在新民国政府踌躇满志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国际金融市场的货币战争阴影依旧笼罩着世界,政府的货币贬值压力在不断加大。

        中央银行为了维持中华币的币值稳定,已经在上半年消耗了近三分之一的白银和黄金储备,如果再这样下去,政府将不得不加入货币贬值的浪潮。

        进入7月后,民国政府第一次向英美法3个主要欧美国家发出警告,如果不想办法控制彼此间的货币汇率,中国央行将最迟于9月份将中华币贬值。

        如今中华币的汇率是维持在1英镑兑换93.6中华币的水平,和美元的比价还是回到了1:20的水平,这也是因为美国储备了大量的黄金,它能够用黄金来保持美元的稳定,甚至用黄金来购买散落在欧洲和亚洲的美元,以支持美元在国际上的流通。

        此时美元的霸主地位已经渐渐地形成了,中国方面也不得不跟随它的脚步,而祝楷的币值稳定策略还是慢慢地改变了国际上对中华币的印象,至少英美法3国已经把它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货币来看待。

        至于要想实现中华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这还需要时间,不过这是可以期待的事情了。(。。)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