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如懿心中一沉,只觉得背心凉透,已然情不自禁地跪下:“太后英明,臣妾也不敢欺瞒太后。”

太后瞟她一眼:“你倒老实。”

如懿俯首低眉:“臣妾敢欺瞒所有人,也不敢欺瞒太后。”

太后蔼然一笑,伸手扶她:“好了,大病初愈的,别动不动就跪。也难为皇帝疑心她们,原是她们做得过了,一而再,再而三不肯放过你,否则也不会逼得皇帝立时把你从冷宫放出来。只是既然出来了,以后,你有什么打算呢?”

殿中漏声淸晰,杯盏中茶烟凉去。如懿立在太后身旁,听着纸窗外冷风吹动松竹婆娑之声,仿佛自己也成了寒风冬夜里摇曳无依的一脉竹叶:“臣妾本无所依靠,唯有凭太后一息怜悯得以苟延宫中。往后一切,还请太后垂怜。”

太后微微颔首:“你既懂事,自然是好的。皇后富察氏出身满族显贵,有老臣张廷玉支持。慧贵妃的父亲高斌在朝中得皇上倚重,是汉臣中的翘楚;慧贵妃一向依附皇后,两人互为援引。哀家不喜欢宫中只有一蓬花开得艳烈,百花盛放才是真正的三春胜景。你若能明白这一点,便也能好好生存了。”

其实如懿也有一瞬的疑惑,太后已经位高权重,为何还要如此在意?念头一转的瞬间,她忽然想起一事,忙屈膝道:“太后所出的端淑长公主已经许嫁蒙古,如今只剩了柔淑长公主养在庄亲王府中,臣妾无能,自居深宫,一定会替两位公主好好孝敬皇太后,侍奉太后颐养天年。”

太后闻得此言,似乎触动心肠,神色也柔和了不少:“你既明白,哀家便收你这一份孝心。”

如懿闻言,亦放心不少,才起身告辞。

回到宫中,如懿也便歇下了。独居翊坤宫的第一夜,她梦到的人居然是自己已经逝去的姑母。她穿戴着皇后衣冠,鬓发花白却风姿不减,只是向她含笑不已。记忆中,那应该是她第一次得到姑母首肯的笑容,哪怕她一直畏惧姑母,可是此刻,亦觉得她的笑如此亲切,带着乌拉那拉氏特有的骄傲,意态清远。”

或许这样骄傲而笃定从容的笑意,也是她此后半生,着意追寻的吧。

053恩宠(一)

如懿回宫的第一夜,皇帝并未留宿在她宫中,只是如常召幸了新卦的舒嫔,倒叫许多人松了一口气。第二日的定省,如懿也不敢疏忽,早早去长春宫中见过了皇后,皇后嘱咐了几句,细问了她饮食起居是否习惯,便也嘱咐众人散了。纯妃见她出来,自然是还高兴的。倒是嘉嫔与慧贵妃一身对她淡淡的,也不亲热。而阿箬,更是对她退避三舍,视而不见。

或许,这样也是好的。

如懿出冷宫后三日,皇帝倒也常常去见她,只是并未召幸,也不留宿,却让旁人也看不懂这恩宠如何了。这一日恰逢立冬,宫中备下了家宴吃饺子,除了太后畏寒不肯出慈宁宫,宫中的嫔妃倒是齐全了。

所谓家宴吃饺子,原本是因为立冬乃秋季与冬季的交子之时,宫中嫔妃长日无聊,便由各宫都自己做了饺子,凑成一宴,讨皇帝欢心而已。皇帝白是里去京郊察看了农桑,回来听皇后说起,倒也高兴,便在长春宫赐宴。嫔妃们自然是别出心裁,除了寻常的菜馅儿肉馅儿,又做了海鲜馅儿的,酸菜馅儿的。独独皇后和舒嫔最有心思,皇后的饺子是用过冬刚摘下的嫩白菜叶子做的皮儿,为的是京中人人都惯于在冬日囤积白菜过冬,也是勤俭而新鲜的吃食。

皇帝对这样的心思自然是赞许不已的。而舒嫔的那一道,中逼着皇帝非咬了那一口,辣得皇帝眼泪都出来了,又好生敬了一杯酒灌足了,方才笑靥频生,道:“这样的饺子吃过了,皇上往后再吃到什么饺子,都不会忘了臣妾的了。”

皇帝笑得不止,击掌道:“皇后,你看也那个矫情样子,比慧贵妃往日如何?”

皇后温婉含笑,只是不语。慧贵妃饱含了醋意道:“皇上不就是喜欢舒嫔这样的矫情样子么?何必拿臣妾来比呢。”

到了如懿时,她却中捧出一壶醋来,含笑道:“臣妾比不得各位姐妹的手艺,做不好饺子,特意用红玫瑰花瓣酿了一壶醋来。吃饺子少不得醋,臣妾就当略作点缀吧。”

皇帝薄薄的笑意却温煦异常:“朕若是吃饺子,必少不得醋,否则也是食不甘味。你的东西虽不是最要紧的,却是最不能少的。”

皇后注目含笑道:“你这点点缀,却是怎么也少不得的。娴妃,难怪皇上对你如此牵挂,连在冷宫里都要一意放你出来呢。”

如懿不卑不亢,只是略略含了淡薄的笑意:“有皇后娘娘日夜挂怀,皇上与皇后夫妻一心,自然也是挂怀臣妾的。”她转过头,看着打扮清贵却神色郁郁的慎贵人道:“阿箬,你也是一样的,是不是?”

此时阿箬已是皇帝的妃嫔,如懿仍以旧时称呼相对,显然未曾把她十分放在眼里。慎贵人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强忍着不敢发作,只是闷头灌了一盅酒。

皇帝望着阿箬,和颜悦色笑道:“慎贵人是该喝酒尽兴。如懿为慎贵人旧主,如懿脱离冤屈,终于让朕知道她不是谋害怡嫔与玫嫔皇嗣之人,沉冤得雪。慎贵人乃是如懿的旧仆,理应同庆。”

皇帝字字句句,呼阿箬为“慎贵人”,对如懿只以名字相唤,亲疏早已十分明显。阿箬最恨旁人提她是如懿的旧婢,早已窘得满面通红,握着酒开盏的手轻轻发颤。皇帝却话锋一转,只笑道:“为表你主仆二人同庆之意,朕便打算封你为慎嫔,你意下如何?”

这样骤然封嫔,比之舒嫔的恩宠万千,出身显赫,更是出人意料。且嫔位是一宫的主位,身份贵重,宫中已有玫嫔,舒嫔与嘉嫔,不是生子,便是家世显要,且获宠多年,仅次于抚养两子的纯妃和在潜邸便为侧福晋的娴妃如懿,地位不可谓不贵重。如此一来,不禁连皇后亦变色,还是嘉嫔忍不住道:“皇上便这般喜欢慎妹妹么?慎妹妹与臣妾住在一起,岂不是启祥宫有了两位主位了?”

皇帝举了酒盏在手,唇边含了一缕俊美笑意“自然。若不喜欢,朕也不会亲自取了‘慎’字为慎嫔的封号。”嘉嫔身躯咬了咬唇,隐忍着怨怒,皇帝眼波一转,却轻笑道:“正如嘉嫔你的封号,嘉为美好之意,朕也十分喜欢。所民哪怕慎贵人封了嫔位,启祥宫的主位也只有你一个。”

如此嘉嫔才稍稍平息醋意,却深深剜了阿箬一眼。阿箬逢了这样的恩赏,本该高兴不已,可那高兴也是损兵折将的,她只好撑着站起来,冷汗涔涔地行礼:“臣妾多谢皇上厚爱。”

皇后一袭天水鹅黄的衣裳,耳边一对珊瑚坠子摇曳生辉,笑得极柔和,道:“方才敬事房的人来了,在外候着呢。看来皇上今夜是要陪慎嫔,不必再翻牌子了。”

皇帝握一握皇后的手道:“果然皇后知朕心意。”

皇后向着阿箬温和道:“那么慎嫔,你先回去准备着去养心殿侍寝吧。”

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解了阿箬的尴尬,她才起身,嘉嫔便道要回去看四阿哥,也起身告辞了。海兰有着身孕不便,如懿便也陪着她先回去,只留了舒嫔与玫嫔二人随侍在侧,皇帝倒也十分惬意。

如懿扶着海兰正转过长街,却见嘉嫔站在慎嫔跟前,冷笑不已:“不要以为封了嫔位就目中无人,在启祥宫中主位只有一个,就是本宫。哪怕是嫔位,也有高低尊卑之分呢。你索绰伦氏不过是小姓出身,你阿玛再有治水的功绩,也不过是在慧贵妃父亲手下当差,小小知府而已。”

阿箬扶了侍女的手,倒也毫不退怯,只是笑吟吟道:“姐姐是嫔位,我也是嫔位,我年纪比你小,自然该尊您为姐姐。至于别的,大家都是皇上的妾侍,平平起平坐罢了,谁又比谁高贵呢。”

嘉嫔气得神色大变,却也自矜身份:“平起平坐?且不说本宫是皇四子的生母,玫嫔虽然出身南府,好歹生过孩子,奖历怎么也比你高些。舒嫔更不用说,叶赫那拉氏女儿,又是太后亲选赐予皇上的。若要论资排辈,本宫自然是嫔位中第一,玫嫔与舒嫔再次,你不过是屈居末流而已。”

嘉嫔的侍女丽心也是个口舌伶俐的,立刻道:“还没恭喜慎嫔娘娘呢,为着您的旧主娴妃娘娘出了冷宫,皇上才赏您这个嫔位,口口声声还提着您与娴妃娘娘的主仆情分。其实想想也不对,当年是你揭发了娴妃娘娘毒害玫嫔与怡嫔的皇嗣,今日皇上却金口玉言说娴妃娘娘蒙冤。依奴婢看,这封赏嫔位竟是在打您的耳刮子呢。”

阿箬扶了侍女新燕的手,禁不住浑身乱颤,伸手朝着丽心的脸颊便是一掌。她手上戴着纯银的玳瑁护甲,那一掌用力极深,便在丽心白嫩的面颊上留下了两道血痕。

丽心到底有些害怕,纵然满眼里泪水乱转,却中能捂着脸不敢出声。如懿冷眼看着,笑道:“这里风大,要不要先回去?”

海兰抚着肚子道:“这样好看的戏,我肚子里的孩子合该多看看。长大了也不至于吃旁人的亏太多。”

如懿替她正一正风帽,二人相视一笑,便在暗处站定了不动。

嘉嫔看着丽心挨打,却换了和颜悦色的笑容,娇声道:“哎呀,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了,何苦自己人打起自己人来了。丽心,好歹人家已经熬成了小主,你便受她这一掌,当受教了,也学学她怎么没日没夜爬了皇上的龙床。”

丽心捂着脸道:“奴婢可不敢背着自己的主子偷偷勾引皇上这么没廉耻,更不敢背弃主子诬陷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