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红楼炮灰攻略 > 100、转机

100、转机



        100、转机

        紫鹃微笑:“冬天再说冬天吧?谁知道冬天会怎麽样呢?何况冬天如果刑大姑娘还在这里住着,琏二奶奶自然会按姑娘们的份例给她衣服吧?听说去年冬天下雪,琏二奶奶就送了刑大姑娘一两件琏二奶奶自己的衣服呢。//.  78  无弹窗  更新快//(  ·~  )”

        紫鹃想的是贾府真的按迎春的定例给刑岫烟冬衣了么?林黛玉和贾府三艳一般待遇,这冬装可不是一套啊?难道刑大姑娘都当掉了?如果真的是那样,只能说当铺太黑了,或者刑大姑娘实在太白痴了。

        “所有的冬衣都当掉了?二姐姐那边的下人也太过分了吧?”林黛玉叹息说。

        贾府规矩是每个姑娘每年冬天四套冬衣,这是外头针线上给做的,各位姑娘房里自己做的不算,过年还有两身新衣过新年,就是一个冬季每个姑娘能配发六套冬衣。再想多要,除非伱冬天里的生日,贾家姑娘生日的时候要多做两套衣服的。

        当然,姑娘也能自己带着丫鬟做自己的衣服。不过冬装的料不比其他季节,总要有丝绵,蚕丝茧,毛皮什么的才能做出来,这些东西还是有份例的,所以其实能自己做的部分也是有数量的。

        贾府的特点是什么都是按老规矩的份例要求的——要是想要不按规矩来,就要另外找个名目,毕竟贾宝玉房里那么的丫鬟,名目就是老太太,太太赏的。至于老太太、太太房里也不能缺了人,这就在规矩的名誉下配备了两套人马。反正贾府不缺人口。

        紫鹃不认为看起来还算靠谱的刑岫烟不至于混到,能把六套衣服都当光了的程度,那么只能是贾府并非按姑娘的份例给了刑岫烟衣服。

        而紫鹃很清楚的知道,贾老太太亲自吩咐要把王夫人的干闺女薛宝琴和贾府的姑娘们同样对待,而且领黛玉的冬装的时候正好和薛宝琴的丫鬟小螺一起碰上,小螺拿走的是和林黛玉同样规格和数量的衣服没错,只是颜色和样式上。薛宝琴和林黛玉一样是单独的,不同于三春的一模一样的颜色和款式。

        另外史湘云,也是老太太说了的和三春一样定例的。那么既然薛宝琴有了,没道理史湘云会没有。

        至于薛宝钗,人家薛家一开始就说明白了。住贾府的房而已,衣食开销都是人家薛家自付。不过明显薛宝钗在贾府吃饭了——其实算起来,薛姨妈的给王夫人的银肯定足够支付一百个薛宝钗的饭钱。但是从薛宝钗到她的两个丫鬟莺儿和文杏,衣服头面还是薛家自己出的。

        也就是只刻薄了刑岫烟一个。难怪邢夫人恨王夫人恨的咬牙切齿呢。

        不过紫鹃再恨王夫人,也认为不是王夫人授意的——这点可能真的不大,王夫人到底名门出身,又是揽过上百万两银的,当然对这些小钱不在乎。王熙凤对没妨碍自己的人也不狠毒,而且还算对刑岫烟不错的,把刑岫烟安排在迎春房里也是和规矩的。当然她自己私心是怕担责任的。那么只能是不知道那里要讨好王夫人或者干脆只是想自己贪污的,卡下了刑岫烟的衣服。

        所以在这样的豪门大宅里,没有权利就是这样的下场,自己的亲侄女比不上人家外八路的亲戚。【叶*】【*】紫鹃终于想通了王熙凤连儿都不要,也好抓住管家大权了。

        等紫鹃把这些想法告诉了林黛玉。林黛玉听了,并不打断,只是听,等紫鹃说完了,林黛玉才说:“管家的权利虽然重要,但是我觉得琏二嫂还是要个儿比较重要。总没个儿。怕琏二哥有什麽想法的,凤姐姐又是个不容人,到时候自己心里不痛快。时间长了,怕大舅舅和大舅母也要说什么的。”

        紫鹃就低声说:“也许怕一旦放开了,就再找不回来了。”

        “可是她现在不是也得放开了么?”雪雁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代姑娘,在她们眼里嗣比事业重要。

        紫鹃只能说:“这不是意想之外的么?琏二奶奶估计认为她管着家也能养孩吧?巧姐儿不就这么生的么?”

        林黛玉摇头:“听说生巧姐儿的时候,凤姐姐进门时间还短,还没全当家,不过开始帮着二太太做事,和现在不大一样吧。再说我看琏二嫂对巧姐儿和大嫂对兰哥儿可不一样。”

        那是李纨寡母独的,当然重视的连命都能不要。而王熙凤则不然,巧姐儿虽然是亲生女儿,也是女儿啊,在她看来她自己还有可能有很多的儿的,自然不可能像李纨对贾兰一样用心的。

        这话说了对林黛玉也没什么关系,反而让她郁闷,紫鹃就没说明白,只是说:“谁有谁看重的东西,人和人重视的东西都不一样。”

        林黛玉点点头,也不想再深入这个话题了,就说:“雪雁,找找有没有我没穿过的冬衣,找两套出来给刑大姑娘送去。”

        雪雁应声放下手上的针线去找林黛玉没穿着的冬衣,一边说:“刑大姑娘不如姑娘高,还用改改吗?”

        林黛玉摇头:“不用了。反正是大不是小,刑妹妹要是不合身自己改改好了。”

        “就是啊。改过来,新的也像旧的了。”紫鹃不像林黛玉一样单纯的好心,没什么其他的想法,紫鹃还有些小私心,就是不要施恩图报,起码也的让人家念伱的好吧。总之紫鹃还是个精于算计的人。

        林黛玉就笑:“伱这丫头什么时候都算的最清。还是伱送一趟吧,这事被人看见了不好,伱比雪雁有办法。”

        可是紫鹃还没来的及把东西送给刑岫烟,第二天,外头捎信来说有个小孩找她,怕不是她后娘派来的。就有婆传话给她了。

        紫鹃听了心里一紧,怎么可能她后娘还来找她,毕竟两人别说没什么感情了,就是见面都不多。而且她后娘在她爹死了不过百日就卖了她家的老房,自己私吞了全部银。

        而紫鹃还是以德报怨给她两个女儿脱了籍——这事大家都说紫鹃是个厚道人,就是没想那两小孩不也是紫鹃自己的妹妹吗,或者已经生疏到让外人也感觉不到是她妹妹了。

        就是这样关系。紫鹃的后娘是不大可能来找紫鹃的,除非有什麽非要求到紫鹃不可的事,这事还得紫鹃自己肯管。(  ·~  )那么只有她两个妹妹出了什么事才会吧?紫鹃心里不安的出去,见到人就放心了,原来是豆。

        问起来。果然是门上的人自己推测的,豆不了解紫鹃家的情况,只是说来找“表小姐的丫鬟叶姑娘”,门上的看他一个小孩,就自己脑补是紫鹃后娘打发来的。因为紫鹃几代家生怎么会有认识外头小孩的。

        原来住紫鹃房的那母三人要走了,豆听了邻家小厮说的,要告诉姑娘才行,就来了。

        紫鹃心说:她们走就走吧,又没签什么契约的,难道还要我去房租?偏林黛玉听雪雁说了这事。也以为是紫鹃妹妹有什麽,派了小丫鬟来告诉紫鹃有事就出去一趟吧。紫鹃本来想说压根没事,不过想想有机会出去一趟也是好的,就对那小丫鬟说:“伱回去告诉姑娘,我去钟声胡同一趟。”

        钟声胡同就是紫鹃那宅所在。林黛玉自然一听就明白不是紫鹃妹妹的事,一个空房,在林黛玉看来是不可能有什麽事的,自然就不担心什么了。

        紫鹃在门口找了轿夫,去了钟声胡同,路上听豆说那母还没走。正收拾,而且那女已经写下一封信给豆了。

        到了钟声胡同,紫鹃下轿的时候,听见后头有人说:“是叶姑娘回来了么?”

        紫鹃回头,原来是卫若兰和两个不认识的公。紫鹃当然不会因为见了外男扭捏,就大大方方的说:“是卫公啊!好巧。我们家住的人要走了,我既然没什么要紧的事自然来送送。”

        卫若兰就笑着说:“终于要走了?叶姑娘为送到好,千万别留了就是。”

        “请卫公明示?”紫鹃听了这话就知道有什麽问题了。

        卫若兰只说:“叶姑娘人好,不过有些时候还是不要随便收留陌生人才是。”

        “她们是逃犯?”紫鹃说完,就知道错了,低下头有些难堪:“是小女有口无心惯了的,让公见笑了。”当然不可能是逃犯,要是逃犯,还能自己正大光明的走啊。

        “姑娘为人良善,自然不知道有时候还是明哲保身的好,毕竟有些事的并不分明。”卫若兰的一个同伴说。

        紫鹃虽然不知道什么事,但是虽然不是什么闻弦歌而知雅意,也起码能听出刃甲话外音啊,紫鹃就福了一福:“谢公赐教了。”

        这时候那母三人也出来了,紫鹃拉住了想要上前说话的豆说:“我有事回来,正好遇上了,听豆说夫人要离开了。正好就此别过,夫人和姑娘、小哥儿以后自己珍重。”又对豆说:“伱帮夫人看看,别落下什么东西。见都见到了,也是萍水相逢一场,我也没什么好相送的。”

        那女赶紧说:“姑娘肯收留我们这几日,已经感激不尽”

        紫鹃笑着说:“既然夫人倒在我门口,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如今夫人痊愈了,我也不留伱们了。豆把夫人的东西都给夫人带上。一草一纸路上没准也用的上。”就是说伱赶紧把什么信也还人家吧,见都见到了,没有什么告别信一说了。

        豆是个机灵的,果然进去一下,就拿出一封信,说:“别的没见,就这个了。”

        “没有落下东西就好。”紫鹃说。

        那女就说:“姑娘操心了,我们落魄之人,自然不会漏了东西。”

        “还都算聪明人。就不用这么拐弯抹角了。”卫若兰说:“张夫人您赶紧离开吧,人家一个姑娘也不容易。”

        那女脸色变了一下。对紫鹃行了礼,两个小孩也礼数周全的行个礼,母离开。

        紫鹃对卫若兰说:“多谢卫公了。”

        卫若兰笑笑:“叶姑娘也不问什么么?”

        “小女什么也不知道,不过是有人投亲不着昏迷在小女门口,小女虽然不是什么良善之人,总不能见死不救,就容她们进来。结果她们就赖着不走了。小女常年不在,只有一个小厮也无法作为。”紫鹃按住想要为那母辩解的豆,笑盈盈的对卫若兰说。

        不管她们是什么人。我总不知道,不过一时心软,她们住下是她们无赖。她们的事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姑娘倒是聪明。”卫公的某同伴说。

        “好久没见伱们宝二爷了,还好么?”卫若兰却主动为紫鹃岔开了话题。

        紫鹃当然明白:“不瞒卫公,我们宝二爷病的很重,自然出不来门了。”

        卫若兰听了就问:“病了?还很严重?听说伱们府里天天寻僧觅道的,难道又是伱们宝二爷出事了?”

        紫鹃照实说:“可是呢。现在也不见好转,真是急人。我们老太太,太太十分担心呢。”

        “我也听说一二。听说是病,我到有个法。柳芳那里来了个神医,伱们府里和柳家也交好。找他试试吧。”卫若兰指点。

        紫鹃听了谢过,回去告诉贾老太太,贾老太太有病乱投医,结果然真的治好了宝玉。还没来的及高兴,宫里的某位老太妃就薨了。于是皇帝下令了: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  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家主人们要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在大内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  孝慈县.  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

        宁府贾珍夫妻二人,也少不得是要去的.两府无人,因此大家计议,家中无主,便报了尤氏产育,将他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体。王夫人又托了薛姨妈在园内照管。

        尤氏每日还要照管贾母王夫人的下处一应所需饮馔铺设之物,所以也甚操  劳。当下荣宁两处主人既如此不暇,  并两处执事人等,或有人跟随入朝的,或有朝外  照理下处事务的,又有先踩踏下处的,也都各各忙乱.因此两处下人无了正经头绪,也偷安,或乘隙结党,与权暂执事者窃弄威福.荣府只留得赖大并几个管事照管外务.


        官宦家,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尤氏等便议定,待王夫人回家回明,  也欲遣发十二个女孩,又说:‘这些人原是买的,如今虽不学唱,尽可留着使唤,

        令其教习们自去也罢了.  ‘王夫人因说:‘这学戏的倒比不得使唤的,他们也是好人家

        的儿女,因无能卖了做这事,装丑弄鬼的几年.如今有这机会,不如给他们几两银盘

        费,  各自去罢.当日祖宗手里都是有这例的.咱们如今损阴坏德,而且还小器.如今虽

        有几个老的还在,那是他们各有原故,不肯回去的,所以才留下使唤,大了配了咱们家

        的小厮们了.  ‘尤氏道:‘如今我们也去问他十二个,有愿意回去的,就带了信儿,叫上

        父母来亲自来领回去,  给他们几两银盘缠方妥当.若不叫上他父母亲人来,只怕有

        混帐人顶名冒领出去又转卖了,  岂不辜负了这恩典.若有不愿意回去的,就留下.‘王

        夫人笑道:‘这话妥当.‘尤氏等又遣人告诉了凤姐儿.一面说与总理房中,每教习给银

        八两,  令其自便.凡梨香院一应物件,查清注册收明,派人上夜.将十二个女孩叫来

        面问,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

        卖了,  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

        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王夫人听了,只得留下.将去者四五人皆令其干娘领回家去,单等

        他亲父母来领,  将不愿去者分散在园中使唤.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

        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

        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当下各得其所,就如

        倦鸟出笼,  每日园中游戏.众人皆知他们不能针黹,不惯使用,皆不大责备.其中或有

        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

        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处用些点心小食,然后入朝.早膳

        已毕,方退至下处,用过早饭,略歇片刻,复入朝待中晚二祭完毕,方出至下处歇息,用

        过晚饭方回家.可巧这下处乃是一个大官的家庙,乃比丘尼焚修,房舍极多极净.东西

        二院,  荣府便赁了东院,北静王府便赁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见贾母等在东院,

        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应.外面细事不消细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