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封魂罐 > 第2章

第2章





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紧了紧衣服,伊山羊若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他朝盒子努努嘴,我顺着他的眼神朝盒子看过去。

盒子里有一个东西,是一个陶罐,周身布满放射状如羊角一般的粗刺。我数了一下,共有十六个角状物。土浸①长满了整个陶罐。罐子口有点破裂,当间儿却用黄胶泥封着,黄胶泥上面刻了几个斑驳的图案,因为光线不是很好,看不大清楚。

『①土浸:同“土沁”,是古陶瓷鉴别的一大要素。它实际是位于老釉上的附着或渗透,既取决于釉质的结构,又取决于土壤的成分。』

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个陶罐冒着丝丝的凉气,竟让我情不自禁地抖了一下。

“这是个谷仓罐?”我看了伊山羊一眼,迟疑道,“你收这个干吗?”

我想伸手去摸一下这个东西,可是手伸到近前却又有些心里发毛。

他说得倒是没错,这类东西一般都很邪行。虽然我见过很多各式各样的这类物件儿,但从来没有一件能给我这样的感觉。我早些年下乡敲小鼓的时候,经常有人拿出这样的东西来卖,我却从来没有碰过。

【2】

虽然大多数的古董都算是冥器,特别是青铜器、陶器,还包括一些瓷器,基本上出土的东西都算,可没有哪些东西比这类谷仓罐更邪门。

这东西有些地方也叫做魂瓶或者谷仓,那是东汉后的说法,东汉以前也有叫五联罐的,实际上在东汉、三国时期最为常见。那个时候,人死之后,这类器皿会随着棺材一起被埋到坟里,罐里面装的是一些五谷杂粮。

它被称为五联罐,也是因造型恰好是中间一大罐,在其肩部又等距离堆附了四只小罐,发展到三国时期,还会在上面增加、堆塑一些亭台楼阁、牲畜粮食之类的东西。

这个东西我若是遇到了,一般都会劝本家把东西再埋回去。因为这类东西基本上做工都较粗糙,也不算漂亮,只是在地里年头久了,会被人以为是奇珍异宝。

眼前这东西从外形上看跟其他的谷仓罐差异很大,或许是因为地域、风俗的改变,让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过,即使仅凭直觉,我也能断定这是一个谷仓罐,因为别的东西不会给人这样强烈的邪异感。除了历史民俗博物馆之类,古玩界没有人作兴收藏这类玩意儿。因为它是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死人物件。总不能把这个东西当花瓶儿摆桌子上吧?

“这件东西,我原本是不愿意收。”伊山羊从皱巴巴的口袋里取出一副淡黄色的手套戴在手上,一伸手将陶罐拿出来放到柜上。从他拿起来的力道看,明显分量不轻,可能不是中空的,里面好像还装了东西。

“可是你知道这东西是打哪儿来的么?”他摆弄着手里的罐子,眼神有些异样,“闵王台。”

“不可能!”我很坚决地否定了他的说法。因为闵王台可不是什么陵墓,而是当年齐国最后一位国君齐闵王修建的一个点将台,在黄海边上一个叫做日照的小城,那地方战国时也叫莒国。齐闵王就是小学课本儿里吓跑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的那位。要说闵王台里能出这类冥器,那真是不可能的。

现在那个地方倒是还在,不过早就改叫做明望台,虽是这么叫着,但是两千多年下来,那里的台子早没了,只有两个叫明望台的村子,南明望台和北明望台。而真正的闵王墓却是在我待的这个城市的东边,在临淄一个叫四王冢的地方。田齐的威、宣、湣(多音字,音同闵)、襄并排成四座小山一样的陵墓。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王冢就已经被发掘了,当地也早就建立了齐国历史博物馆,专用来收藏那些从四王冢里发掘的东西。

再者说,即便闵王台真是陵墓,那也是战国墓,而战国墓里是肯定不会有这类物件的。要认真追溯起来,魂瓶这类的东西从东晋、三国时期才开始使用。而且,王陵里面基本上也不会用眼前这个烧制得这么粗劣的罐子。

“别人不知道,你难道还不知道闵王台是怎么回事儿么?闵王台里根本不可能有这类东西,要说是从闵王台附近出土的,那还有点靠谱。那边以前我倒是去看过,是有几个南北朝的冢子。”我肯定地说道。

“开始我也不信,可是你看到没?你看这上面的字儿。”他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指着那几个鸟兽象形文继续说道,“上面的这几个字,我查过了,奇怪的是,连院里的字典上都查不到这几个字。”

“不会是被造假的胡乱画的吧?”我拿放大镜低头仔细看了一下上面土沁的颜色,忽然发现,这罐子的土沁里面还掺杂了一些暗红色的斑块。

我伸手去摸,被伊山羊一把拉住了。他摘下一只手套让我戴上,骂道:“说了有些邪门儿,你还直接摸。”

我戴上手套摸了摸那些黑红色的斑块,闻了一下,倒是没有什么异味儿。现在有些作假的大多用酸性物质来腐蚀出沁色,所以要是假的,应该会有些特有的刺鼻味儿,懂行的人一闻就知道。

“不是乱画的,我都用院里的设备检测过了,的确是战国的东西无疑。”伊山羊瞥了我一眼,又有些迟疑地继续说道,“所以,这个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谷仓罐!起码不是用来盛死人饭的。”

“那这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我疑惑道,“上面居然还有血沁,难道是粽子用来做血豆腐的?”

我手上突然感觉到罐子里面哧啦一声,像是有东西在里面挠了一下。

我吓了一大跳,赶忙往后退了几步,指着罐子骂道:“我操,这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不知道!”他撇着嘴走到我身边,从我口袋里熟练地掏出烟火,自顾自地点了两根,把其中一根塞到我的嘴巴里。本地产的白将,又冲又辣的味道瞬间让我冷静下来,我盯着那个盒子有些发愣。

“就是因为这个,我才找了你。”他吐了一个烟圈儿,有些寂寥地加了一句,“小太爷快被这个玩意儿搞到精神分裂了。”

“我觉得我他妈早晚得被你害死。”我瞥了他一眼骂道。

“啪啪啪……”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把我后面的话憋了回去,因为外面天色已经黑到底了,房里又亮着灯看不到外面的来人。我没敢说话,这时候不应该有客人会上门。

“小鱼,你在里面吗?”门口卖烟的张大妈推门钻进来半个脑袋,看到伊山羊也在就笑着说:“哟,你有朋友在啊?”

“在在在。”我看到是她才长出了一口气儿,赶忙走过去,“啥事儿啊,大姨?”

“你帮我把烟摊儿抬进来,在你店里放一宿吧。今晚我老伴不知道死哪儿去喝酒了,没来跟我收摊儿。”然后她有点儿祈求似的看着我。

“行,没说的。”我随口答应着,就拉着伊山羊出门帮她收拾烟摊儿。

张大妈又从摊子底下掏出盒白将,扔给我,有点肉疼地说:“小鱼拿去抽!”

我接住,扒拉了一下烟盒里剩下的大半包烟,笑着说:“哎哟,大姨您这是干吗?我还能贪图抽你盒烟啊?”

“拿着抽拿着抽……”她边用围巾把头包得严严实实的,边说:“我还得回家给孩子做饭去。”

她嘟嘟囔囔地说着一些让我天冷加衣,年轻人应该与时俱进赶快学学电脑之类的话,我嘴里应承着将她送出门口,看着她骑着电动车走远,才回到店里,重新关上门。

被她这么一闹,我才有了重回人世的真实感。

我走到柜台后面,打开店里的保险柜,朝伊山羊招招手:“快收起来,这玩意儿要是让别人看到,就又是一祸害!”

伊山羊小心翼翼地把盒子重新用黄帆布包装好,塞到保险柜里,我关上保险柜门,狠狠地拧了几把密码锁。

伊山羊见我这么小心,在一边笑道:“这些年铁家小太爷别的地方没怎么变,倒是胆子越变越小了。看你这个鸟样,它还能钻出来把你吃了不成啊?”

我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没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我俩又大眼瞪小眼地对着抽了好一会儿烟,我才慢慢恢复过来。我从柜台后面取了外套穿上,跟他说:“算了,别的事儿先放一边儿,管它是个什么玩意儿呢。你不点名儿聚美斋么?你倒是会吃,聚美斋菜可比燕喜堂还地道。”我系上外套的扣子,又从柜台后面掏出两个头盔,扔给伊山羊一个,“戴上。”

他龇牙咧嘴地接住我扔过去的头盔,惊讶道:“戴这个干吗?”

我说:“你一会儿就知道了。”

【3】

当他从我的跨斗摩托里面爬出来的时候,已经冻得说不出话来。

“孙子,你行!”半晌,他擤了一把鼻涕,脸色乌青,指着我的N手跨斗骂道,“要是早知道坐这个来,小太爷饿死也不来吃这顿饭了!”

“矫情!”我没熄火,拧着油门儿跟他说,“你跟这儿等着,我去停车。”

我把跨斗停在聚美斋停车场的奥迪奔驰堆里,熄火。停车场的几个保安看到我的跨斗纷纷朝我打招呼:“鱼爷,来吃饭啊?”

“哥几个忙着呢?”我顺手从口袋里掏出张大妈送我的半包白将扔过去,“带个朋友来吃饭!”

带头的保安接住我扔过去的烟,给他们几个散着,嘴里还说着:“鱼爷,您这老不来,我们老板娘这一阵子可老是念叨您呀。”

“念叨我?是念叨我挂的那些账吧?”我把钥匙套在手上晃着跟他们摆摆手,“哥几个帮忙看着点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