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励志成语故事14篇 > 第16页

第16页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关于五的成语典故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关于六的成语典故
        
   六出奇计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就在于他能知人善任、采纳忠言。除了有张良、萧何、韩信“汉初三杰”的辅佐外,还得力于总在关键时刻履出奇计,化解危机的开国功臣陈平。
        
    陈平是河南阳武县人,小时候家境十分穷困,和兄嫂住在一起。哥哥陈百在富家当佣工赚钱养家,陈平则醉心于黄老学说、治世之术,还经常到处游学。因他不事生产,嫂嫂对他非常嫌恶,并且还对邻人抱怨说:“有这么个只吃不做的小叔,倒不如没有的好。”陈百听到这些话,非常生气就把妻子赶出了家门。
        
    陈平曾先后跟随过魏王和西楚霸王项羽,但因不受重用与信任而离开。后来陈平辗转来到修武,经由魏无知的引荐才投靠了刘邦。虽然在刘邦阵营里不乏聪明才智之人,但陈平奇计多且善于谋略应变的才能,不仅深得刘邦信任,也成为刘邦不可或缺的左右手。陈平跟随刘邦征战时,在紧要关头出了六次妙计,解除刘邦的困境,化危机为转机,实功不可没。
        
奇计一:捐金离间谋士钟离昧
        
奇计二:无中生有,逼走范增
        
奇计三:瞒天过海,荥阳突围
        
奇计四:韩信封王,借刀杀人
        
奇计五:请君入瓮,云梦擒韩信
        
奇计六:献美女图,白登解围
        
成语三媒六证。古代对男女婚姻十分重视。三有媒,有固定的程序。三媒指男女双方及中间人各有一个媒人,六证指正式的程序的六步: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也有说法是在天地桌上摆放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总称六证。元代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
        
    成语三姑六婆各有所指。三姑是指:尼姑、道姑、卦姑。三姑指的是三种宗教的出家女性。尼姑是佛教、道姑是道教、卦姑是专门占卦的。六婆是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六婆中,牙婆是专门贩卖人口的人口贩子,专为人买卖奴婢、妾侍。媒婆是专为人介绍姻亲的女性。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虔婆是妓院内的鸨母。药婆是专门卖药的女人。稳婆则是专门接生的接生婆,如果发现女尸,亦会由稳婆负责验查是否被人先奸后杀。六婆是各种专业的名称,有时一人可以身兼数职。三姑六婆婆是文学作品中多指反面人物。在社会上形象不好,含有贬义。
        
   成语六神无主。六神是指: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的神灵主宰。总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成语三班六房。三班指: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五脏六腑。成语。五脏已经说过。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则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六亲不认:六亲不认是指哪六亲?有异解。人们常说:“秉公断案,六亲不认。”六亲是指哪些亲呢?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据《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六朝金粉:一般形容说南京市是六朝金粉之地。哪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是也。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六根清静是佛教成语。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静。”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回“寸草不留,六根清静,与汝剃了,免得争竞。
        
    佛教有说法叫六道轮回。轮回是佛教基本理论,六道是六个方面。一生在此,因为善恶果报,一世在彼。修成正果,便宜不入轮回,成为罗汉、菩萨或佛。六道包括: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六家:中国哲学中指导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要学派合称为六家。六家是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史马迁有《论六家要旨》。其理论主要来自其父亲司马谈。
    中国佛教史上有六家七宗的说法。所谓六家七宗。六家指六个流派,七宗指七个代表人物。六家七宗代表人
        
  本无本无道安
        
  本无异竺法琛竺法汰
        
  即色即色支道林(郗超)
        
  识含识含于法开(于法威、何默)
        
  幻化幻化道壹
        
  心无心无支憨度、竺法蕴、道恒(桓玄、刘遗民)
        
  缘会缘会 
    中国道教中则有所谓六丁六甲神,道士可以驱使为用。《云笈七羲》卷十四称:“若辟除恶神者,书六甲、六丁等持行,并呼甲寅,神鬼皆散走。”后来此就演变成六丁六甲神。《重修搜神记》载:元始命玉皇上帝阵诏,喝玄武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丁甲之名来源于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为:甲子、甲戌、甲申、申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为阴,盖为女神,甲神六位支为阳,盖为男神。《续文献通考》:“丁卯等六丁,阴神玉女也。甲子等六甲,阳神玉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