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励志寓言故事7篇 > 第4页

第4页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
        
励志寓言故事(3)
        
  寓言故事题目大全
        
篇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知识竞赛题
        
  《奕秋诲奕》中的奕秋是一个什么人?——名棋手
        
  《不龟手药》中“手药”是指什么药?——冻疮药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什么人?——厨师
        
  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什么?——东施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谁?——井底之蛙
        
  “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喝酒的人就越少。”是哪个寓言故事中讲的?——曲高和寡寓言《二人相马》的主人公是谁?——伯乐
        
  南郭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盒子
        
  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卫国人
        
  “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哪个寓言故事?——郑人买鞋
        
  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著名故事是什么?——曾子杀猪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谁偷了?——邻居的儿子
        
  寓言《投婴于江》中那个人要把小孩字投到江里去的原因是什么?——这孩子的父亲是善于游泳的
        
  “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人家的衣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强取人衣“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耳朵”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出自哪个寓言故事?——画蛇添足
        
  “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
        
  《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谁的头?——千里马
        
  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渔人
        
  “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猴子
        
  《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太行  王屋
        
  《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谁?——飞卫
        
  《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表现怎样?——掉头就跑,吓得魂飞魄散《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公明仪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杯弓蛇影寓言《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老虎
        
励志寓言故事(4)
        
编写寓言故事
        
【教学内容】
        
学习编写寓言故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2.培养学生编写寓言故事的能力。训练学生基本的叙事能力和思考能力。
        
3.培养想象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学会把道理或哲理寄托在故事中。
        
【教学重点】
        
1.合理安排故事情节。
        
2.故事生动,篇幅短小,情节简单。
        
【教学难点】    
        
如何把道理寄托在故事中。
        
【设计理念】
        
(一)寓言故事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由于它充满着机趣、智慧、思想和教益,因而也备受成年人的青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因此,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不仅能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的生命体验得到拓展,审美情趣得到提高。本课将通过学生对寓言故事的了解,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结合寓言文学知识,发挥想象力,编写出具有一定意义的寓言故事。
        
(二)本次教学设计,旨在提起学生的“趣”,由“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开故事会”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中,渐渐地爱说话,爱思考,继而爱上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真情融汇
        
1.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我们课本上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想起来哪些?  
        
①生可能发言:如拔苗助长、龟兔赛跑、刻舟求剑、叶公好龙  等。
        
②《揠苗助长》、《陶罐和铁罐》、《乌鸦和狐狸》  ……
        
2.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故事。那么寓言都有一个明显的寓意,你知道吗?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3.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寓言故事,你们愿意听听吗?听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听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弄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老师讲故事——《狮子和老鼠》
        
午饭后,一只小老鼠从洞穴里溜达出来,想到大自然中享受一下阳光的抚慰。外面安静极了,它懒散地踱着步子,哼着小曲。
        
突然,它一头撞到了一个大家伙的身上。它揉了揉被太阳照花了的眼睛,啊!原来是一头狮子。它吓得浑身颤抖起来,一步步向后退去,眼睛死死地盯住那头狮子。
        
然而,狮子还是一动不动地在阳光下酣睡。        
        
老鼠壮了壮胆。以前从不敢这么近距离地看狮子,今天何不趁狮子睡熟之际,好好看看这个强悍的家伙。想到这儿,它的脚步停了下来,并向狮子靠去。
        
灾难就在一瞬间降临了,狮子突然醒过来,一把抓住了老鼠。依狮子的性格,只要眼前出现了猎物,就要把它逮住。而且不管猎物多大多小,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去猎取,这就是狮子之所以成为狮子的佐证。这头狮子只要动一下前脚,不假思索,就可以把小老鼠解决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只要你饶了我的命,将来我一定会报答你的。”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它放走了。
        
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了一命。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猎人用绳索把它捆在一棵树上。老鼠听到了狮子的吼叫声,便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曾经不屑一顾地认为我不能帮助你,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知道了,老鼠也能报恩。”
        
(要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情  ;要学会知恩图报;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意思对就可以)
        
小结与过渡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你们喜欢寓言吗?为什么?的确,寓言故事不仅为我们所喜爱,就连名人、大家也对寓言给予很高的评价,别林斯基说“寓言是哲理的诗”;陀罗雪维支说“寓言是穿者外套的真理”寓言故事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吗?还是再欣赏几则寓言后再说吧。
        
设计意图:亲情谈话,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寓言故事的情景。
        
二、寓言佳作    感受魅力
        
学生欣赏寓言故事——《井蛙之志》
        
速读故事,思考课后问题。通过几个思考题,更深地理解故事的寓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中感受寓言的趣味性,为下文总结寓言的特点,编写寓言故事做准备。
        
三、  成语点睛,拓宽视野
        
1.同学们是否已感受到这些寓言故事都似曾相识?是啊,有些蕴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因为常被人使用,已形成固定意义的成语啦,请你读一读下面的成语,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