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以下就是来自随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端午为话题的随笔,欢迎阅读和借鉴。
          以端午为话题的随笔【第一篇】:端午随笔
          端午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端午这天是为纪念屈子的爱国,伍子胥的忠君以及曹娥的仁孝。这些故事都值得后世的纪念和传诵,但其实古人的忠君和仁孝,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过深,因此在端午这天,更多的是为了纪念屈夫子的爱国情怀。
          很多朋友在端午这天会比较注重节日氛围,诸如喝雄黄酒,吃粽子,以及赛龙舟等等,这本无可厚非。但我却认为,端午更应注重屈原的爱国情怀。
          当今世界,虽表面太平,实则风云变幻,弱肉强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依然挥舞着民主的大棒,无端的践踏别国的主权。我们都知道,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这些国家曾经都有过辉煌的历史。可是那些所谓的民主国家,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地,肆无忌惮的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欺骗民众,肆意颠覆别国政权。想想这些国家,曾经是安定祥和,一片繁荣的景象,转眼却已满目疮痍,硝烟四起。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忍受着生命和财产安全毫无保障的煎熬。
          近日,听了一段《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颇有感触。演讲中,华人留学生通过在国外求学的经历,以及游历他国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强大,所带给人民的安全感是何其重要。这位学子在学校安排,对各国实地调研时,选择了前往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虽是世界强国,却多灾多难。在机场托运行李的过程中,在国内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她却经历了长达半个小时的各种盘问,甚至问到了她的家人、爱好以及她所爱之人等隐私问题。这位同学颇为反感,如同受到了冒犯,她身边的一位以色列同学解释说,这在他们国家是多年来的常态,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忍受着各种恐怖袭击的煎熬,这种让人很不舒服的安检方式是不得已而为之。在飞机安全降落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为之鼓掌,这位同学又感到不解了,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飞行,为何还要鼓掌庆祝呢?她的以色列同学再次告诉她,每一次飞机安全着陆,她们一定会鼓掌,因为他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期间,犹太人经历了种族屠杀,他们的父辈们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时起,犹太人便成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想想,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国家和民族,会是一件多么的可怕的事情。
          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些饱受战乱的国家,他们的人民,只能四处逃难,躲避战火,这便成了我们口中的难民。也许我们还无法理解“难民”这个词的艰辛,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国民。我们可以安然的散步,自由的旅行,甚至可以随心所欲的在国外旅游或者是购物,我们无需害怕恐怖袭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无需担心会流离失所,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
          我们的国家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经历了几十年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在享受祖国强大和安全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同时,有些人却出现了损坏国家利益的言论和行为。在端午这个弘扬爱国情怀的日子里,我们更要将屈原的爱国情怀铭记于心。爱国是时代永恒的主题,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一个国民的责任和义务。愿我们用自己的言行和忠国爱国的豪情,弘扬古人的爱国情怀,甚至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正如屈夫子在郢城被攻破之际,万念俱灰,在无比悲痛时,吟道:爱国情,就是武士荆轲为国赴死,刺杀秦王赢政时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雄黄樽,汨江涛,
          菖蒲艾叶系“离骚”。
          艾蒿悬,龙舟闹。
          “天问”激起千层浪。
          山幽幽,水潺潺,
          “九歌”一曲沸汨江。
          一粒粽,祭忠魂,
          爱国情怀荡古今!
          以端午为话题的随笔【第二篇】:端午节
          等车间,闲于无事。徘徊在车站不远处,呆望来来往往人群。
          真得像朱自清说的那样匆匆。
          见到粽子飘香的小摊,才记起已近端午了,屈原的忠贞、忧伤、愤恨又在心中起了动荡。
          在那江水的深处,诗人一身布衣,怀抱诗篇,长发和水草缠络,一束忧伤的火焰在明亮的眼睛里愤怒地燃烧。屈原啊!秦军的铁骑,早已踏碎你心中的祖国,你满腔的愁绪,将如何流去?你,只有纵身一跃,让滚滚的波涛载着你的魂魄,你的热血和冰冷的江水永不停止地翻腾。
          可小小的汨罗江又怎能容得下你的愤怒?
          江水平静了,也许你累了,我却仍然听见你的喘息。你低声的喃语,是水草勒着你的脖子,还是鱼儿调皮了?你为何又不愿回来?大规模的打捞却也不能捞起你的  骨颜,只能让你葬于汨罗江内。
          是你不想,不敢知道这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吗?
          以端午为话题的随笔【第三篇】: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说到端午节,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旧罗江中。这是习以为常的说法!
          晚上妈妈和爸爸带我一起去外婆家过节,这时,外婆正在包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外婆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听说在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在位子上,说:“外婆,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只小馋猫,好!外婆给你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真让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说:“现在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早就已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仅了解了不少的知识,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是高兴呀!
          以端午为话题的随笔【第四篇】:端午随笔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年一度的端午又到了。
          关于端午众所周知的不过吃粽、赛龙舟。可是端午的来历以及其传统知道的人?有多少呢?
          古人对端午的认识也不同。唐玄宗李隆基曾借端午来歌颂太平盛世: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代诗人元稹的《表夏十首》中曾提到: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歌颂它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
          端午的来历也分很多种。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只是其中的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