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关于我的师德故事小学 > 第1页

第1页



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2013年5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将建立师德考核档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我的师德故事小学【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我的师德故事小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那些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的教师,可如今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优秀老师,光靠埋头苦干是不行的,必须是位勤于叩响学生心灵大门,巧于走进学生内心,善于引导学生想法的“能工巧匠”。
        
  让孩子拥有甜甜的批评。
        
  曾经在《意林》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贪玩的小女孩把自己的小狗带入了一家严禁带狗的商场。当她看到二楼的提示牌示,保安已经向她走来,她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暴风骤雨”的来临。而这位保安叔叔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对着她的小狗说:“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是不允许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不过既然来了,我也就不为难你,等你离开时千万记住把小女孩带走!”小女孩不好意思的笑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为这位保安叔叔的高明所折服。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同样是批评,为何不能换一种方式,温和的表达呢?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课堂上经常说小话、做小动作等,狠狠的批评一顿,安静还不到五分钟,老毛病就又犯了,真是头疼。在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改变了教育策略,逐渐用善意的批评代替了粗暴的批评,让同学们感受到批评也可以是甜甜的。比如:孩子们课堂上爱说小话,我就微笑着说:“嘘,大家安静下来,竖起耳朵听,你们的小嘴巴在诉苦呢:‘我好累呀,我的小主人一刻也不让我休息,真后悔长在他的脸上。我都不想做他的朋友了。’“同学们,你们爱你的朋友吗?”“爱。”“那就让他该休息时就休息,这样才是爱朋友。”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同样是批评,收到的效果却截然相反。
        
  是呀,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段话语,足可以传递出或善意或严厉的批评,但都可以是甜甜的,甜甜的批评其实是出于对孩子的尊重,是对孩子深深的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愿我们每个老师都能让你的孩子感觉到你的批评是甜的。
        
  让每个孩子都充满信心的成长。
        
  自信是通往成功的最佳通道。因而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给予学生自信的力量,从潜意识方面引导学生向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比如;我班张俊平同学,由于父母基础
        
  知识差,没人辅导孩子的功课,学习成绩很差,在同学中间抬不起头,非常自卑,从来不和大家玩,性格很孤僻。看到这种情况,每天课余时间,我就主动给她补课,渐渐地我们成了朋友,期末考试他数学考了92分,她开心的笑了。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他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变得自信了。看到他的进步,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教师,就要去爱孩子们,因为爱是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如果教育缺乏了爱,就像池塘中没有了水。在平凡的工作中,我把爱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把爱渗透到每个细节,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既然做了教师,就不要吝啬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让爱,在这里延伸
        
  实验小学王丽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我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极其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平凡而又深奥的道理。这十多年,是让我刻骨铭心、倍感充实岁月,也是阳光与风雨同在、泪水与欢笑共存的岁月。这十多年,我一直在小学低段循环,每天处于孩子们的喧闹声中,不觉然间,已是十几年。
        
  真诚,与学生共处的法宝
        
  对许多教师来说,低年级难带,特别是一年级,刚从幼儿园过来,更难带。面对这样的难题,总得有人来解决吧,否则,基础教育该从哪里开始呢?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我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重担,从此开始了我的低段语文生涯。
        
  刚面对学生,认为应该摆出一些架子,要不,这些看上去不服管教的小屁孩,是难以支付的。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知道自己错了。这些天真的孩子怎么顾你这一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理会别人的干预。于是,决定改变策略,使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
        
  刚开始,学生对我还是有顾忌的,胆子大的不理不睬,胆子小的干脆躲到一边。嗨,小孩子就是这么的纯真,一点都不遮遮掩掩。我没有气馁,在课堂上尽力地做到和蔼,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地做到可亲。久而久之,孩子们的那一颗颗无邪的童心被我融化,渐渐地愿意和我在一起了,一到我上课,都很带劲,都想积极地表现自己;下课了,都争着抢着靠近我,要和我玩。真诚,使我与学生的距离一步步缩短,真诚,让我和学生融入一起。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学工作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真心,与学生交心的先决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育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我觉得,既使学习再不好的学生,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只有老师以爱心、诚心去感化他们,那怕是一块铁,也会被捂热的。心怀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关心、耐心,多一份责任,做一个点亮心灵明灯的有心人,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任何感情的付出与回报都是相互的,在师生间也是一样。当我把爱奉献给孩子们的同时,我也真正得到了学生们的爱。
        
  记得有一天下午放学了,我正准备收拾书本回办公室。忽然班长走到我面前说:“张老师,今天听到您放学时跟我们说再见,您知道我心里有多高兴吗?”我一下子怔住了。真没想到,这么一句毫不起眼的问候,竟然在学生中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想想以前,学生每天例行公事般的跟我说“老师再见”,而我根本不在意,有时还懒得去回答时,我知道自己忽视了学生所付出的这份珍贵的情感。于是,我在对班长表示谢意的同时,也向他承诺以后要天天给同学们一份真诚的问候。
        
  第二天放学时,在同学们有气无力地说一声:“老师再见”之后,我立即饱含深情地对同学们道了一声“同学们再见!”许多同学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而后又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老师再见!”我发现,那一刻同学们的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涟漪,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回到家里,我还久久地沉浸在甜蜜之中。我对自己说,这就是爱的回报。这时,我又想起以前刻意营造的那种师生上下级关系,想起在老师面前畏畏缩缩的学生,想起老师不在时学生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神情,一个念头在我心中产生了。
        
  从那以后,我每天总会用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课上从不吝啬赞美之词,及时给学生以鼓励;放学后,即便是自己工作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活儿与学生道别。我觉得我在学生面前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
        
  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平等和谐。更让我惊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那样的礼貌、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对老师更是充满融融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