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1想品德恶劣,不可救药!”我没有放弃,用爱去感化他。首先,我与家长、任课老师沟通,体察小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赏识,创造每一个机会让他去参与集体。让同学们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小星缓慢的进步。有一次他主动找我谈话时说:“老师,某某同学在我读不懂题意时,给我讲解了,我很感谢他,现在我们都成好朋友了。”我从心里感到高兴,鼓励他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了。老师真替你高兴,继续加油!”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小星身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一举由原来一个调皮捣乱、打架生事的捣蛋鬼变成了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二、用宽容来鼓励学生上进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言行中体会到了真诚的关爱,他们会以自己的最大努力来珍爱自己、回报老师。尤其是对于差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关心、帮助和宽容。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十分艰苦细致,能成功转化一个后进生是我们做教师最大的幸福。有人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感动。我能感动我的学生吗?他们能因此接受我的教育管理吗?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叫小李,不仅特别懒,而且十分顽皮。譬如,上课趁老师不注意剪前面女生的头发;在同学后背上贴纸条;下课捉虫子吓唬胆小的同学,抓一把灰洒到同学的脖子里……,简直是“罄竹难书”啊!怎么办呢?我反复考虑,决定暂时不对他采取“大动作”,先来个“冷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李一直静静地等着我来“收拾”他,但我却偏偏不表现出任何的愤怒和厌烦,相反,在平时的接触中,我总是用微笑和眼神去亲和他,宽容他。虽然他每天的作业仍是“原地踏步”,但我却格外认真地批改,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在作业上作出书面讲解。一直就这么“冷”着,看得出来,他从一开始的纳闷,到后来的侥幸,再后来便出现一点失落的情绪了,感情上有
        
  2向老师靠拢的迹象。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李是班上的体育健将,他在这次运动上报的三个项目都拿了冠军,为班级争了光。我利用这件事在班会课上好好地表扬了他一番,这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都上来了,而且看得出来,孩子对我很信任,很尊敬。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找孩子谈谈了,经过几次的谈话,小李的坏毛病少了,尤其是语文课上,再不像以前那样心不在焉的样子,而是聚精会神地听讲,每次看到他眼中渴求知识的目光,总是让我感动不已。宽容学生是教育的艺术,爱的体现,也是教育的需要,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用执着来让学生佩服
        
  教师只有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样才可能给学生表率,成为学生的模范;才可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受到感化,让他们尊重教师、欣赏教师,对教师的教育心悦诚服。我在教育管理中一直践行一个字“勤”,坚持打“持久战”班级管理无小事,事事关心,让学生心理感受到老师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形中影响,约束学生,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性,从中受到熏陶,深知为实现远大目标要执着地去追求。
        
  四、用责任来促进学生发展
        
  “教书育人是世间一部很大、很沉的词典,责任和爱心是这本词典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觉责任重大,为了带好班级,教好学生,我总是用心去研究,用心去寻找,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实践。给予学生的更多是唤醒,是赏识,是引导,是激励。为了这些冉冉升起的“太阳”,每天,我日升而至,日落而归,我始终坚持“以慈心见严,以爱心见亲,以耐心见细,以童心见真,以尽心见责”的精神,感动着无数家长;同时也震撼着幼小的心灵。一位小女孩在日记这样写道:“提
        
  3起黄老师,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大家都非常喜欢他;因为他对我们的爱实在太多了、太深了,老师的爱胜过了我们父母的爱,老师对我们太负责了……”童真细语里流露出孩子们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事业是叶的事业,也是爱的事业,就让我们在教育事业中尽最大力量,多献一份爱,多发一份热.化作一滴甘露共同为我们欣欣向荣的祖国添一份明媚的春光!
        
  案例反思:我认为班主任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班主任的宽容和鼓励能使学生获得自信,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班主任的执着工作态度能让学生为之感动;班主任的责任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愿我们携起手来,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才会使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从而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情感与对班级的热爱。
        
班主任育人故事10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
        
  (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