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切配合。它在引导、推动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德育小故事集锦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小学德育小故事集锦篇1
          潜能:
        
  传说苏格兰北部的古城堡和蓦地经常闹鬼。有一个人因为公务繁忙半夜时分才回家,而他又必须经过蓦地。蓦地里有偶尔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号叫,蝙蝠幽灵一样无声地飞来飞去,枯枝像鬼怪的手爪伸向暗黑的天空。走着走着,他一不小心掉进一个新挖的墓坑里。这个坑太深太大了,人高马大的他几经努力还是爬不出去。他索性坐在那里,等天亮再说吧。
        
  这时,又有一个人经过这里,也不小心掉了下去,这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爬不出去。先掉下来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开口说:别费力气了,你是爬不出去的。那人忽然听到说话声以为是遇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手脚并用,没想到三两下竟然爬了上去,然后惨叫着逃得无影无踪。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给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谁知道一个人的潜能在什么时候爆发出来?值得思考的是,平常的生活里,平庸的人很少爆发自己潜能因而显得平庸,聪明的人则会让自己的潜能像山泉一样长流常新地表现出来,因而不同凡响。其实,我们全部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因为我们的潜能就像埋藏起来的石油,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作这种潜能的挖掘者、激发者,使每一名学生身体里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整个教育的成功。
        
小学德育小故事集锦篇2
          小学生正能量的德育小故事1、人生三题
        
  有一个人由于嫉妒,常谩骂释迦牟尼。对此,释迦牟尼心平气和,从不计较。一次,当这个人骂累了之后,释迦牟尼微笑着问:“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那么,这东西是属于谁的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当然是送东西的人自己的。”释迦牟尼说:“那就是了。到今天为止,你一直在骂我。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谩骂又属于谁呢?”生活中,对待恶意的诽谤和指责,有时不理睬就是最有效的还击。
        
  有一个盲人在夜里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们好奇地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何要提个灯笼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见我,不会撞我。”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博爱,一种境界。
        
  有一次,苏轼与佛印和尚在一起。苏轼问佛印和尚:“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像一尊佛。”佛印和尚问苏轼:“你看我坐姿如何?”“像一堆粪。”苏轼回到家,高兴地告诉苏小妹:“我今天赢了佛印和尚禅师。”苏小妹听完始末,说:“哥哥,其实是你输了。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看见如来;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如粪。”生活中,你心中有美,还是心中有恶,一言一行均可以显露。我们每个人的美好心灵都是由自己造就的。
        
  小学生正能量的德育小故事2、坚强不屈,抗击厄运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著名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这位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天,终于制服了一条比他的小船大几倍的马林鱼。但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来,吞食老人的捕获物。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拼命抗击了三天三夜。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虽未战胜厄运,却是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他留下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3、爱在远方
        
  一只雏燕,在灌木丛中安了一个家,它觉得十分舒适温暖,就对灌木丛说:“我爱你,让我们永远不分离。”
        
  过了两年,雏燕长大了,它觉得灌木丛已太矮,便将巢迁到一株白杨树上。它满意地对白杨树说:“我爱你,让我们永远不分离。”
        
  再过两年,燕子成熟矫健了,它渴望到大海上搏击风浪,把巢筑在了高高的海边悬崖。那个巢筑得舒适温暖,是前两个不可比拟的。这时,燕子却不想对悬崖说任何话了。
        
  小学生正能量的德育小故事4、生命的得失
        
  一个婴儿刚生下来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了,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呢却等于没有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过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寿命的恩赐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了,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上帝听到了,说:“众生啊,那已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被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周国平)
        
  小学生正能量的德育小故事5、孔子的大众道德
        
  鲁国宣布,如有人在别国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先赎回奴隶,然后再到政府报帐。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从别国赎回来一个奴隶,但他没有去报帐。别人都夸这个学生道德高尚,而孔子却批评他:你这样做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获得自由。因为有人在别国也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那么,如果不报帐,他就损失了一笔钱。这样,他就只好装着没看见,而不去赎这个奴隶。
        
  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冒死救起一个落水的人。落水的人很富有,酬谢给他一头牛。孔子的学生很高兴地收下了。很多人指责他道德不高尚,这么重的礼也收,而孔子却表扬了他:你这么做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去冒险救人,使更多的人获救,做得对。
        
  小学生正能量的德育小故事6、母亲的帐单
        
  有一天,彼得给母亲留了一份帐单:母亲欠独生儿彼得款如下:生活用品20,把信送到邮局10,星期天跟大人干活20,一直是个好孩子10,共60元。
        
  彼得的母亲晚上在餐桌上看到了这张帐单,母亲会怎么办?
        
  彼得的母亲见了帐单,无声无语地在儿子的帐单上放了60元。
        
  第二天,彼得见了母亲留的一份帐单:彼得幸福地生活到10岁,0元;为彼得的吃喝花费10年,0元;两次生病住院护理,0元;彼得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元;共0元。
        
  彼得见了帐单,一句话不说,小心翼翼地把60元钱放回到母亲的口袋里。
        
  小学生正能量的德育小故事7、耐力试验
        
  一位测试者对一批岁的孩子说:大哥哥现在要出去一下,先发给你们两块糖。如果你们能等到大哥哥回来后再吃这两块糖,那么回来后就再发给你们两块;如果你们忍不住先吃了,回来后我就不再给了。
        
  过了一会,测试者回来,发现有的小孩忍不住吃了,有的垂涎欲滴,最后还是忍住了。
        
  对这群孩子追踪研究,17年以后,先吃糖的孩子平平,不吃糖的孩子则多半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