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二)工作作风方面: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活动中,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红线意识不强,认为八项规定太严了,甚至认为规定的有些过了,还存在看风向、跟大流、避风头的心态,在思想上还没有彻底扭转过去一些错误认识和看法,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提高自我约束力和红线意识,全面做到不踏“红线”、不踩“雷区”。二是执行政策上不严格。在公务接待等方面,有时考虑到接待也是生产力,在执行政策方面还有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个别部门单位和镇还存在消极应付、顶风违纪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规定,明确相关标准,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落实政策不走样,严格按规定执行到位。三是服务群众上有差距。党组成员在带头查摆整改落实上还有不到位、不彻底的地方,尤其是在抓好分管部门干部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一些部门和基层单位工作底数不清,基层情况不明,唱功好、做功差;有的办事拖拉,不敢担当,不愿负责,遇到困难乱推诿,碰到矛盾绕着走,甘当“太平官”、“逍遥官”;有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同程度依然存在,这些使政府形象打了折扣、受到损害,仍需加大力度、下茬整治。四是整治文风会风不够坚决。“文山会海”治理方面,无会周、无会日没有严格落实到位;会议、文件、简报仍存在讲长话开长会、大话套话没有全面消除、制发文件内容冗长的问题,与干部群众精文简会的期望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担当负责方面:一是责任担当意识不足。部分班子成员思想上出现了“缓一缓、歇一歇”的念头,工作的劲头和责任担当意识有所下滑,去年年度目标考核首次从优秀滑到良好,X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深入思考、主动破解不够,如在解决重大战略项目谋划偏少、实体工业发展仍然薄弱、财税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等方面,还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存在创新不足、谋事不实问题。表现在推进工作中,按部就班落实的多、创新创造推进的少,平铺直叙的多、亮点先进的少,安排部署的多、落实落地的少等现象。例如,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工作没有创新,没有超前意识,仅仅注重通村联户路的修建,忽视了整体环境卫生的提升,导致工作落在全市后面;尤其是在项目谋划方面,我们每年谋划的项目数量很多,滚动库存的项目一度排在全省前列,但是好项目、大项目少,落地推进的好项目更少,甚至面临着今后在全市重大项目观摩中,无优质项目可看的被动局面。
        
  (四)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主要问题表现是习惯性认为“政府是抓落实的,管党治党是县委主抓的”,在履行“一岗双责”要求时,安排强调的多,检查问责的少,干部管理上有盲点,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的措施、制度、体系建立不完善,对干部队伍建设存在宽、松、软问题。比如,X全会召开后,政府党组没有组织班子成员对政府组成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导致一些基层单位对从严治党要求,学习不透彻、理解不深刻、落实不严格,思想上没有入脑入心,行动上没有金盆洗手,在县上督导检查和暗访巡查中,被曝光通报、约谈问责,不仅影响了党员干部形象,而且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剖析
        
  县政府党组经过认真反思和深刻剖析,认为以上问题除了工作机制、县情形势等客观方面的因素外,更多的是政府党组及各位班子成员在思想认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问题。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绩观树得不牢,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一是政绩观有偏差。部分党组成员在工作中存在有大干快上、打造亮点、树立形象、装点门面的思想,没有处理好表面的政绩还是实在的政绩、是短期的政绩还是长远的政绩、是给自己贴金的政绩还是给百姓造福的政绩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政府工作有时候片面追求完成目标任务和树立外在形象,做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搞弹性数字、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忽视了群众意愿和长远打算。二是工作方式不恰当。因政绩观、发展观偏离,政府党组及成员有时为了完成上级工作任务,在短时间内取得成绩,没有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不顾实际、不讲方式地推动工作进展,有的工作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有的任务采取行政命令和强迫手段,有的发展损害了群众利益和生态环境,对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三是宗旨意识不牢固。由于政绩观树得不牢,导致政府党组及成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够牢固。工作中存在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行为,只顾“面子”、不管“里子”的外表效应,造成群众对政府工作不信任、不支持,意见较大。联系服务群众不紧密,对基层工作和基层干部关心不够,在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上想的办法不多,投入的精力不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方面还有欠缺。
        
  (二)权力观树得不牢,公仆情怀有所淡漠。一是“官本位”思想显现。有的党组成员随着职务的升迁,手中权力的扩大,慢慢地形成了官僚习气,表现在平时架子大了、官腔足了、官气浓了,不知不觉产生了忽视群众、脱离群众的现象。二是权力观念偏移。有的同志不能把权力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信任、一种重托,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坚持从党和群众的利益出发,如在人事调动、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打招呼、行人情的现象依然存在,严以用权、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坚持的不够好。三是群众意识淡化。平时总以工作忙、事情多为由,与群众的距离逐步拉大。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企业单位,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促膝谈心、嘘寒问暖的时候少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的时候更少了。真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带着调研课题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真心与群众交朋友、认亲人方面做的不够扎实、深入。
        
  (三)人生观树得不牢,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一是思想武装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班子成员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把学习当作政治表态和“软指标”,为了完成任务,平时学习只是满足于看看报纸、读读文件,反思起来,主要还是改造主观世界放松了,理想信念的根扎得不深,没有通过学习解决好理想信念、群众观点、思想方法、精神状态、执政能力等问题,导致对深层次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抵御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侵蚀,根除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和封建残余思想的自觉性不强,导致精神上缺“钙”。二是党性修养不强。有的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缺乏警醒,对共产党人精神追求领悟不够、坚守不力,弱化了高尚的精神追求;有的组织纪律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按照党章党纪规定来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发挥好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三是进取创新不足。部分党组成员还存在缺乏主动性和勇于创新的胆识,慢慢滋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出现工作松劲、标准下降的现象。有的因为年龄偏大,进取精神不足,导致工作满足于现状;有的因在同一个地方或岗位长时间辛苦工作却没有被重用提拔或流动,慢慢有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懈怠思想,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的觉得自己有些工作已经做得很不错了,面对取得的荣誉或多或少存在自我满足,因而只求一知半解,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劲头有所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