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善于沟通是一项技巧,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通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我们不难发现,习总书记对话题有着全面、深入、细致的把握,站位高、寓意深,尤其是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恰当。培育沟通能力,要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讲故事的方式方法。一是全面分析沟通背景。一项沟通需求的产生必定是有规律的,要全面分析沟通事件的背景,需求产生的原因、处于的阶段、交织的矛盾等等。只有把握了这些要素,才能对沟通事件有深入的了解,也才能注意到方方面面的细节,避免出现纰漏或差错。二是准确把握沟通主题。把握沟通主题,就是要明确需要通过沟通解决的难题或症结,达到思想的统一、认识的一致,更好地凝聚共识、推进工作。把握主题,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主题弄偏了,工作方向也就歪了,就好像火车引擎很有力,但没有朝着终点站发动,所有的努力也都将付诸东流。三是深入了解沟通对象。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入了解沟通对象,解决问题也就事半功倍。谈判专家也是如此,进行谈判前揣摩谈判对象的性格、特点、爱好、忌讳甚至是成长规律,等等。沟通也是如此,坚持立场、明确主题,多换位思考,想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细节会给沟通对象有什么样的影响,引导着沟通朝着事先设计的轨道上进行。四是科学采取沟通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不少是采取引用故事佐证或强调的,也很注重因人制宜,因受众不同而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因此更容易感染人、引起更多共鸣。我们具体进行沟通时,要在分析事件性质、分析沟通对象的基础上,科学采取沟通方式方法,或柔和、或强硬,或以理服人、或以情动人,或摆事实、或讲道理,把沟通需求科学、高效的解决。
        
  高超的沟通能力体现一个人的洞察力、辩证力、执行力。培育善于沟通的能力也绝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实践中锻炼、积累、提高。
        
【篇四】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
          我看文学作品大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后来看得更多的是政治类书籍。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岳飞传》,一套有很多本,里面有一本是《岳母刺字》;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母亲都给我买了。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摘自人民日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2016年10月24日)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其所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篇五】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
          最近几天我读了《责任心故事》这本书很精彩,里面用了很多成语,简直就是成语接龙,还有一串串的经典词语,看的我眼花缭乱,里面的故事很经典,都很值得我学习,这几个故事中我最深刻的故事就是《曹操割发代首》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这篇文章的内容吧!肯定很精彩。
        
  曹操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有一次,曹操带着队伍去军宛城,沿途的麦子都成熟了,可是就看不见百姓收割粮食,曹操感觉很奇怪,于是就派人去打听,那个人告诉曹操,原来是百姓们都害怕军队,所以不敢去收割麦子,还有人听说军队要过境,都带着家人纷纷逃到远处去了,曹操想:这一年才成熟一次的麦子不能就扔在这里呀!
        
  要尽早收割粮食,否则粮食就该枯萎了,到那时候百姓吃什么呀?于是曹操说:“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敢踩踏麦子,都砍头,百姓们可以放心的收割粮食。”百姓们一听,才敢出去收割粮食,就在这时候,田地里突然飞出了一只大鸟,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到处乱跑,曹操费了很大的劲儿才让马静下来,可是这时候,马已经踩倒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低下了头,他说:“我说过,无论是谁敢踩踏麦子纷纷砍头,我的马踩踏了麦子,都是因为我没有管理好,所以,就看我的头吧!”这时候,一个士兵说:“不行啊!丞相,你是我们的丞相,要是没有你,队伍就该乱了。”曹操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于是,他就割下了自己的一缕头发,他说:“那我就用我的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明白了:每个人都要遵守规矩,要是自己违反了规矩,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自己的责任。
        
【篇六】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民间故事100篇》这本故事书,书中故事富有神奇色彩,历来是人们所喜欢的,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此民间传统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王小二卧冰求鲤》讲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很穷,母亲靠帮人缝补衣服,儿子王二小帮人放牛、打鱼、捉虾为生。有一年冬天,一连下了十多天的雪,王小二的母亲生病了,郎中面带难色说:“必须要用一斤重的鲜活鲤鱼做药引才能治好病。”于是,王小二在冰封雪地里,不能凿掉冰块,怕把鱼吓跑,仅有脱掉衣服躺在冰面上要用体温把冰焐化,寒冰刺骨,王小二冻得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感动了神仙,神仙帮他捉到了一条鲤鱼,王小儿感过神仙后,立刻回家治好了母亲的病。
        
  王小二的爱母亲,为母亲所做的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要像王小二一样,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好孩子,好好学习,勤奋努力,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和教师。
        
【篇七】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
          8月13日上午,由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主办的温故凝思,匠心筑梦——《习近平讲故事》读书交流活动暨首期青年日课学习读书活动在京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也是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举办的第118期读书会活动。
        
  该活动以“温故凝思?匠心筑梦”为主题,承“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匠心打造,筑梦未来”之意,邀请书友共同阅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交流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讲故事》一书由人民日报评论部组织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甫一面世,就获得了广泛关注。该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选出体现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百余则故事,加以完整呈现和解读。书中故事贯穿着中国历史文化之“道”、改革发展之“道”和治国理政之“道”,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政、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的思考,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