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古代励志故事11篇 > 第6页

第6页


        
5.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强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动机。人们这样做一般是为了便于应付日常支出或意外支出。下列现象能够用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的是(A)
        
①人们将资金放在随存随取的理财通、余额宝等
        
②家长为刚出生的孩子购买教育保险
        
③李某为防下岗,手中现金不再用于投资买房
        
④股市动荡,股民退出股市,购买国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投资理财的选择。由材料中流动性偏好的含义可知它注重投资的流动性,而轻收益性,人们这样做一般是为了便于应付日常支出或意外支出,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流动性偏好,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6.有许多消费者反映,新手机常常还没用多久,耗电快、存储空间不足、系统升级后难以兼容等问题就接踵而至。欧洲环保机构研究指出,电子设备的寿命正呈下降趋势,用户只能“被迫”更换设备。电子产品“被迫”更换(D)
        
①刺激了居民消费,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推动产品更新换代,满足了消费需求
        
③是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不足的结果
        
④违背绿色消费理念,不利于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电子产品“被迫”更换是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不足的结果,违背绿色消费理念,不利于持续发展,③④符合题意;电子产品“被迫”更换浪费资源,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①②与题意不符。故正确选项为D。
        
7.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由此可知“可转债”(D)
        
①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②避免了居民投资理财的风险
        
③拓宽了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    ④促使企业融资的方式多元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这说明“可转债”拓宽了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促使企业融资的方式多元化,③④符合题意;“可转债”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无关,排除①;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8.如图所示,假如“企业”代表社会总供给,“公众”代表社会总需求,“进水口”代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出水口”代表公众储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公众”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
        
A.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B.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
        
C.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
        
D.从“进水口”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保持管道中流量的稳定
        
【解析】A不符合题意,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B错误,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C正确,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公众储蓄,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D错误,生产决定消费,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的做法不妥,并且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
        
9.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强化工资收入分配中技能激励的导向作用,推动建立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该意见有利于(B)
        
①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的转型升级
        
③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④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建设制造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强化工资收入分配中技能激励的导向作用,推动建立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有利于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而非完善按劳分配;④错误,夸大了落实该意见的作用。
        
10.2018年安徽将调减水稻5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和特色产品。下列对安徽省调减举措原因的推导正确的是(C)
        
①2017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首次全面下调,安徽调减水稻种植规模,规避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增加
        
②种植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安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
        
③丘陵山区等劣势产区的水稻种植效益低,安徽调减水稻来减少无效供给,改种特色优势作物
        
④低产低效水稻耗田间肥水,安徽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的落脚点,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针对丘陵山区等劣势产区的水稻种植效益低的情况,2018年安徽将调减水稻50万亩以上,以减少无效供给,改种特色优势作物,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和特色产品,以解决种植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情况,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规避农业风险问题,①与题意不符;我国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1.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将环境评估纳入流程,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关于绿色金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①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交通项目可享受税收优惠,共享单车迎来发展机遇
        
②发展绿色金融,实施差别信贷,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融资成本将高于节能环保企业
        
③绿色金融要求金融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依据环境评估结果发放贷款
        
④绿色金融可以引导经济资源流向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与货币政策相关,税收优惠属于财政政策;②④符合题意,依据题干中对“绿色金融”的定义,发展绿色金融,实施差别信贷,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融资成本将高于节能环保企业,促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经济资源流向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③说法不正确,按照绿色金融的政策取向,环境评估结果是金融机构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一个重要依据,但并不是唯一依据,金融机构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还要考虑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还要考虑借贷企业信用状况,考虑企业的还贷能力。
        
12.
        
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据上表可以推断出营改增将(A)
        
①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