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励志成语故事7篇 > 第6页

第6页


        
种子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是科技进步的载体,水稻种子尤其是杂交水稻种子的产业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科技和粮食生产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FAO统计,在水稻总产增长中,播种面积增加贡献27.8%,单产提高贡献72.2%;在单产提高的因素中,良种的贡献占30-50%。繁育和推广良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重要举措。  
        
从1949年到2002年,我国水稻在播种面积增加不多(9.7%)的情况下,总产增加了2.6倍。在诸多科技贡献中,水稻育种成就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水稻生产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选育出矮秆水稻良种。70年代中期,我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建立了种子生产体系。中国水稻育种研究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世人公认。
        
1996年,农业部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开始组织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并组织专家制订了超级稻的产量指标,除了产量指标外,还要求北方粳稻和南方籼稻米质分别达到部颁一、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中国超级稻育种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从1999年全国首个超级稻品种诞生,至2009年,国内超级稻数量已达71个。这些超级稻新品种大面积亩产一般能达到600kg/亩,比普通品种增产50kg/亩。部分超级稻品种除了高产外,在米质和抗性方面也表现良好,深受农民欢迎。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并且明确提出启动超级稻推广项目。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业部组织专家制订《中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规划(2005~2010)》,规划提出中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确保中国超级稻研究水平持续世界领先。围绕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按照“主推一期、深化二期、探索三期”的发展思路,加快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加强栽培技术集成,扩大示范推广,聚合外源有利基因,创新育种方法,不断提高单产,确保超级稻有为有位,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实施超级稻发展战略,即经过6年的努力,培育并形成20个超级稻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达到全国水稻总面积30%(约1.2亿亩),每亩平均增产60kg(简称“6236工程”),带动全国水稻单产水平明显提高,保证我国水稻育种水平在国际上持续领先。
        
因此,实行以超级稻某某203为核心的某某系列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中试与示范,顺应了当前国内外农作物研究、生产与发展的潮流,与培育行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进程,促进发展的2009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总体要求相符合。项目的成功实施必将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2.项目技术成果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成果的比较
        
(1)某某203:
        
某某203是江西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同利用不育系荣丰A与自选恢复系R3配组育成的三系超级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6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9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2007年被江西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2008年被江西省粮食局评为市场畅销优质粮食品种,在长江中下流域稻区作种植全生育期113.0天,比ck金优402长1.2天。
        
①丰产性比较
        
某某203参加江西省早稻迟熟组区试,2005年平均亩产为488.50kg,比ck金优402增产2.64%,不显著,列小组第一位,变异系数为3.85%,好于ck金优402的4.53%;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68.60kg,比ck金优402增产5.86%,显著,第1位。  
        
某某203参加国家南方稻区早籼迟熟组区试,2007年平均亩产513.46kg,比ck金优402增产4.37%,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28.49kg,比ck金优402增产4.94%,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20.97kg,比ck金优402增产4.66%,增产点比例88.3%。  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7.34kg,比ck金优402增产4.37%。其中福建沙县良种场点亩产597.46kg,江西省种子局点亩产532.30kg,浙江诸暨农作物区试站点亩产482.93kg,分别比ck金优402增产9.24%、8.06%、5.88%。
        
2008年申报参加广东韶关市区试,2009年进入复试。2008年参加广西桂中北早稻早熟引种试验,平均产量485.05kg,比金优463增产8.49%。
        
  2005年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雩田镇连片示范,11.2亩实割平均亩产522.5kg,比ck金优402增产6.5%,在赣州市信丰县连片种植5.1亩,平均亩产达566kg。2006年参加国家水稻(江西上高展示点)新品种展示,实割亩产564.7kg,比ck浙733增产25.5%,列21个展示组合第1位。
        
2007年由江西省农业厅组织在全省实施“百千万”连片示范工程建设,经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北省农技推广中心、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赣州市科委、赣州市农业局、上饶市农业局、萍乡市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严格按照《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科(2005)39号文件)现场实割测产验收,宁都县、鄱阳县、芦溪县3个百亩连片示范点的实际产量分别为636.9kg、650.3kg、650.8kg。  2008年在鄱阳县鸦鹊湖乡春前分场进行的163亩连片示范中,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7名专家,严格按照最新的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科〔2008〕38号文件)对示范片随机选取了3块田进行机收实割测产验收,第一块田实割面积884.71㎡,实际亩产645.11kg,第二块田实割1066.72㎡,实际亩产568.31kg,第三块田实割569.36㎡,实际亩产649.9kg,三块田平均亩产为621.11kg  。
        
②稻米品质比较  
        
国家区试取样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48.6%,长宽比2.9,垩白粒率49%,垩白度12.1%,胶稠度51mm,直链淀粉含量20.9%  。  江西省区试取样分析出糙率82.5%,精米率71.0%,整精米率31.9%,垩白粒率79%,垩白度9.5%,直链淀粉20.15%,胶稠度72mm,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2.9。
        
由于“某某203”米质优良,得到了中档消费者的一致好评,2008年被江西省粮食局评为市场畅销优质粮食品种。稻谷收购价格比普通杂交早稻稻高出0.10-0.20元/kg,种植效益较好,农户种植“某某203”能多收40-80元/亩。
        
③抗性比较  
        
2005年江西省区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3级、叶瘟3级、穗瘟5级,均好于ck金优402的苗瘟3级、叶瘟7级、穗瘟9级。2006年续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最高为9级,平均为7级,好于ck金优402的穗颈瘟平均为9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