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励志 故事14篇 > 第16页

第16页


        
3.D [广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超过800  mm,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且雨热同期。]
        
4.A [11月份为北半球深秋季节,此时广州受亚洲高压影响,秋高气爽。]
        
5.B 6.C [甲图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图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丙图各月降水均匀,且各月气温都在0~2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丁为热带草原气候。图2反映的是地中海气候,结合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7.C [由图可知,该地有3个月左右的均温低于0℃,故应位于温带;又知该地有2个月左右的降水量均大于100毫米,故该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8.D 9.B [本组题提供了“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知能力、地理原理的探究能力。照片上树叶大(据水滴与叶片比例估测),有水滴滴落,反映了树木生长环境潮湿,应为热带雨林气候环境。在我国,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海南岛南部、云南南部河口、西双版纳和西藏东南部。]
        
10.B [甲地各月气温都在20°C以上,并且6月份气温最低,故甲位于南半球的热带地区。从降水的季节分配看,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甲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选项中只有巴西高原符合。]
        
11.B [根据气候资料可知该地1月均温最低但大于0℃,雨热同期,应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气候的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种植橡胶的需要。]
        
12.D 13.C [由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北大西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M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N处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影响。N地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14.(1)
        
(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15.(1)地中海 不能。因为横坐标上没有标注出月份,不能比较1月和7月气温的高低。
        
(2)亚热带季风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朝鲜半岛的南部,以及日本群岛的一部分 东部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高,西部受大陆影响冬季气温低。
        
(3)热带雨林 马来半岛的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 东 巴西东南沿海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 东北部沿海
        
励志  故事(8)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言语理解习题(9.26)
        
1.河北省河流众多,长度在18公里以上1000公里以下者就达300多条。境内河流大都发源或流经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区,其下游有的合流入海,有的单独入海,还有因地形流入湖泊不外流者。主要河流从南到北依次有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滦河等,分属海河、滦河、内陆河、辽河4个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最大,滦河水系次之。
        
这段材料重点介绍了:
        
A.河流的数量  B.河流的流向  C.河流的发源  D.河流的水系
        
2.有一位数学家说:“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这段文字表达的是:
        
A.即使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也能把数学内涵表达出来
        
B.学好语文是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
        
C.数学家用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D.赞扬了“数学诗人”苏步青的惊人才华
        
3.经济复苏的根本就是产业复苏,特别是全球分工体系框架下,各国经济已不再致力于构建大而全的生产体系,而是侧重于强化世界范围内的比较优势。并且在危机沿着产业链条进行全球传递的过程中,各国各产业受到的伤害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适时、适度、具体的产业政策对于各国走出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介绍促进经济复苏的方法和途径
        
B.强调经济复苏需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
        
C.说明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的特点
        
D.阐述差别化的产业调控应该如何实现
        
4.我国海域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目前多数开发者集中在近海海域勘探开发。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飞速发展,有的钻井船和采油平台人为将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海洋污染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幸存下来的成年鱼类和贝类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体内也蓄积了某些有害物质,进入市场被人们食用后会危害人类健康。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我国海域石油开发的现状  B.海洋石油开发造成的污染
        
C.造成海洋污染的人为原因  D.我国近海海域的污染状况
        
5.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历史的集体记忆,就难有现实的广泛认同,就难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悲哀。一个国家,自身的历史越是深入人心,未来的发展就越有凝聚力。所以,有识之士总是强调国可以亡而历史不可灭这样一种观念。可见,历史素养应该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那么,历史靠谁去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走出书斋,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是史学家必须担当的责任和使命,而非单纯的个人意愿与喜好。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研究历史和传播历史是史学的重要功能
        
B.史学者不仅要研究历史,还要传播研究成果
        
C.史学家对国民历史素养的提高负有重大责任
        
D.历史的集体记忆具有提高国民凝聚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围绕河北的河流展开,第一句主要说的是河流的数量多,第二句主要说的是河流的发源和流向,第三、四句主要介绍了河流分属的四大水系。其中对河流数量、发源和流向的介绍都比较笼统,故不是文段重点。本题选D。
        
2.【答案】C。解析:文段引用两位数学家的话,说明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A项与文意相反,可首先排除。D项脱离了“语文”这一论述重点,排除。B项把学好语文作为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从文中无法得出,且与常识不符,故排除。本题选C。
        
3.【答案】B。解析:材料为因果结构,先指出在全球分工体系构架下,各国产业具有不同特点,其后指明在危机在全球传递的过程中,各国各产业受伤害程度存在差异,最后以“因此”总结——适时、适度、具体的产业政策对各国走出危机有重要意义。故B项为正确答案,当选。
        
4.【答案】B。解析:文段的关键有两点,一为石油开发;二为海洋污染。选项中只有B项全面地概括了这两点,当选。
        
5.【答案】B。解析:文段先是论述了历史的重要性,然后引出“历史靠谁去传播”的问题,旨在引出史学家的使命,即“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走出书斋,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由此可知,文段的重点为,史学家不仅要研究历史,还要传播历史。B项说法正确。A项,传播历史是史学家的责任,不是史学的功能,排除。C、D两项不是文段所强调的重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励志  故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