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国的封印(出书版) > 第53章

第53章





丁教授去了通惠河!

孙林看完最后一幅画面,看向了我。我俩对视了一眼,瞬间达成了共识——林吉贤失踪那日所见之人正是丁教授。

“好,辛苦你了。”孙林对那人表示了感谢,然后把刚才写了很多东西的纸递给了那人,“让第三组盯一下这些人最近的动静。”

那人看了一眼纸,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开。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在投影幕前停了下来,仔细地盯着林吉贤的遗像。

我和孙林对他的举动都有些惊讶。就在我因为不解想询问的时候,孙林示意我安静。

“这是我们的图像分析员。”孙林轻声地说道,然后示意我等待。

“头儿,这照片有问题。”几分钟之后,图像分析员望向了孙林。

“说来听听。”孙林马上走向了投影幕,表情异常严肃。

“你注意看他眼角、鼻翼下方、脸颊两侧和嘴角的皱纹。正常老人的这些皱纹应该是由内向外、由深变浅呈扇状扩散,可这张脸上的皱纹分布不符合这些特点。”

根据图像分析员的提示,我朝这些部分看了过去。经过仔细辨认,我渐渐发现了他所说的这些异常之处——照片中林吉贤的皱纹的确不符合正常规律,看上去像是人为处理过一样。

“这照片被人动过手脚!”图像分析员说完这话后快速来到一台仪器前,将那台仪器和投影仪连接到了一起,然后迅速关掉了屋内所有的灯。

屋内瞬间暗了下来,此时林吉贤的遗像上由内到外显现出不同层次的光纹,那些光纹按照光的七种色彩有规律地向外扩散着,看上去像是一幅波普艺术照。

“正常照片的光谱不可能这么有规律!”图像分析员嘀咕了一声,开始在仪器前操作起来。随着他一步步的操作,照片上的光纹依次减少,林吉贤的五官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当这些光纹全部消失之后,一张完全不同的新面孔出现在了投影幕上!

“这是楼兰女尸的复原图!”我失声叫了出来。

第三十三章

楼兰古国位于现在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处于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地处早已干涸的孔雀河流域,是一个已经消亡了的古代小国。楼兰国虽小,但曾在西域历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为它曾是丝绸之路的一个枢纽,是中西方贸易的重要中心。楼兰国年代久远,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中原文献中对它最早的记述是在西汉《史记》中。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据随后的其他史料记载,西汉中期,楼兰人口有一万四千多人,不但有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而且商旅云集,热闹非凡。按理说这么一个一万多人的小国本不足以引起中原王朝的重视,但它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因此成为了西汉和匈奴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冲。楼兰在两国数十年的争夺战中多次易手,一直到了汉昭帝时期,中原王朝才正式将其纳入自己的引文图,将楼兰国改名为鄯善国,设置了官吏、驻扎了军队。

随着中原王朝政权多次更迭,中原纷扰不堪,再也无心顾及这一荒蛮小国,因而楼兰与中原渐渐失去了联系。在公元四五世纪左右,这个古老的国度终于消失在了茫茫大漠之中。

楼兰国在荒漠中静静地沉睡了一千多年,直到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到来,才使得这个千年古国重见天日。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在穿越罗布泊荒漠时不慎遗失了他们的铁铲,为了找回这个探险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赫定让他的助手原路返回进行寻找。让人意外的是,助手不但很快找回铁铲还拣回了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后异常激动,决定发掘那片废墟。一年后,也就是1901年3月,做好充分准备的斯文·赫定开始了发掘工作——于是,消失千年的楼兰古国就此重现人间!

楼兰古国被发现的消息随后传遍整个世界,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纷纷派出探险队来到此处,更多的遗迹随之被发现。这些探险队中最著名的有1905年美国的亨廷顿探险队、1906年英国的斯坦因探险队和1908—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探险队。

虽然其他国家的探险队纷至沓来,但斯文·赫定作为最早的发现者并没有放弃继续探险。1927年,他组织中瑞西北考察团再次踏上楼兰之行,随后在孔雀河的一个支流找到一大批楼兰古物,并发掘出一具女性木乃伊。因这具女性木乃伊衣着华贵,因而被称为“楼兰女王”——这是楼兰女尸第一次在世间出现!

建国后,中国政府也开始了对楼兰以及罗布泊地区的考察。随着这些考察的深入,一具又一具的楼兰木乃伊相继出土——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木乃伊不但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且竟全部为女性!

国内许多科学家利用现代科技对这些木乃伊进行了图像复原,绘制了多幅复原图,这个隐藏在林吉贤遗像中的楼兰女尸的复原图,正是其中最著名同时被公认最接近原貌的一张。

丁教授在课堂上曾跟我们讲过楼兰国的发现史,也曾用PPT展示过这张复原图,不过由于史料太少,他并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内容,只是说,楼兰国的消失是人类史一个巨大的谜团,虽然很多人提出过很多楼兰消失的说法,但都是一家之言,无法最终确定。在那节课上他还开玩笑般地说,如果他的学生有朝一日能解开楼兰消失的最终原因,一定要在他的坟头告诉他。

林吉贤将楼兰女尸隐藏在他的遗像中——这难道是他留给我的线索吗?

我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楼兰国和楼兰女尸的事情告诉了孙林,孙林显然吃惊不小,他死死地盯着这张复原图,一言不发。

“多谢了!你先去忙吧。”过了许久,孙林让图像分析员离开了地下室。

“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叫我。”图像分析员转身离开。

“这张照片是怎么发现的?”看到分析员走出了屋子,我转向了孙林,“我的意思是,林吉贤既然故意制造了死亡的假象,那这张遗像是从哪来的?”

“我昨天问过街道办主任,他说林吉贤死后,他们来他家料理后事,在卧室的桌子上发现了这张遗像,显然是林吉贤事先准备好的。”孙林依旧眉头紧锁,虽然在回答着我的问题,但很明显,他脑子里仍在琢磨着别的什么事情。


“林吉贤提前准备好了自己的遗像?”对于孙林的回答,我颇感意外。

“嗯。”孙林仍然陷在自己的思考之中。

我没有继续打扰孙林的思考,而是自顾自地分析起来——林吉贤提前准备好自己的遗像虽然很可疑也很刻意,但在外人看来也许并无不妥之处。我姥爷在八十四岁那年专门让我回家给他拍了一张正规照,说是以后作为遗像。当时我对他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觉得非常不吉利,但父母却默认支持此事。其实后来想想,很多即将发生的事情虽然外人觉得不吉利,但老人提前做好准备不但了却了自己心愿,也避免给晚辈带来麻烦。如此看来,林吉贤为自己提前准备遗像的确合情合理。

不过这件外人看来合情合理的事情,对我和孙林而言显然有别的含义——既然林吉贤的死是他自己伪造的,那么这张事先准备好的、隐藏着楼兰女尸的遗像一定意有所指——难道这是林吉贤留给我的其他线索吗?

想到此处,我不得不打断孙林的沉默。

“从你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是林吉贤留给我的线索吗?”

“毫无疑问。”孙林长出了一口气,笃定地说出了这四个字,而他接下来说出的一番话,让我惊骇不已,“你还记得咱们在西山别墅见面时,我跟你提过的一个人吗?”

孙林冷不丁地蹦出这么一句,我实在有些没有头绪。

“我跟你说过,自打符号一事出现之后,我不但在协助你进行调查,同时还在协助另一个人进行着同样的调查。”孙林此话一出,我顿时回忆起了在西山别墅时孙林提过的那个人——那晚,孙林发现大谷基金会在墨西哥、芬兰、肯尼亚和中国设立基金会后,曾跟我说过他安排了专门的高人对此事进行调查,还说合适的时机会让我们一起工作——他此时突然提到这个人,莫非是这个“合适的时机”已经出现?

“你说的是那个高人?”我瞪大了眼睛。

“对,”孙林叹了口气,“你俩进行的调查虽然目的相同,但方向并不一样,我一直希望等你们的调查有了交集之后再让你们一同工作,目前看来,这个交集出现了。”

“什么交集?”我有些兴奋了。

“林吉贤在遗像中隐藏着楼兰女尸,这显然是在对你进行引导,想将你的调查方向引向楼兰古国;而那个高人,前几天去了新疆罗布泊!”

第三十四章

“他去了罗布泊?为什么?”对于这个信息,我大惑不解。

“他没有告诉我原因,”孙林停顿了一下,“对于他的调查,我没有干涉和过问,因为他有自己的能力和思路,我完全尊重他,而且我们事先已经说好,为了保证他工作的隐秘性,只要他不主动联系我,我绝不会主动跟他联系。”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我的调查,孙林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过问和帮助,而孙林对这样一个人竟然不进行任何的过问,这自然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他叫汤宇星,七十多岁,曾经是一个物理学家,后来转向了考古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