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班主任工作漫谈 > 第15章

第15章



                                    

        2、聚合酶连锁反应。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却非常重要的遗传工程发现,只要在一个脱氧核糖核酸中加入聚合酶,用不了几小时,它们便会繁衍数亿一模一样的复本……

        3、廉价太阳能。1991年光电研究进展十分神速……试验成功了一种革命性硅圆球太阳板,将获取太阳能的成本降低了50%……

        4、庞大的并联超级计算机。新一代超级电路允许一千人同时联合操作。麻省一家电子计算机公司开发了一部极为巨大的数字处理机,一秒钟能处理两万亿个数字。

        5、手提式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愈来愈轻巧,不但变得如手提书写板那样薄,而且无需键盘也能操作,只要用笔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比比画画就行了。

        6、4600年前的古尸。一具属于石器时代晚期一名登山者的尸体,

        原封不动地躺在冰封的阿尔卑斯山……这是考古学的一大发现,又是低温科学的最佳宣传品。

        7、禾田上的神秘怪圈。英格兰南部一块禾田上的神奇圆圈和错综复杂的线条,一直引起阵阵疑团。是外星人的杰作?是不明飞行物的降落地点?都不是。它们是两名年老的英国风景画家"闹着玩"的后果而已。小报从此可以停止杜撰故事了,科学家也不必再为此苦思冥想了。

        环保要闻

        1、南极洲条约。原本一片白皑皑的南极洲已被油污垃圾搞得乌烟瘴气。24个国家已签订一项条约,50年内严禁在这片洁白的陆地上采矿。

        2、经过再三试验及分析已证实,一些有毒物质如石棉及放射性氡气的毒性,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样猛烈。

        3、在国际政治及道德舆论压力下,日本终于同意于1992年底放弃漂网捕鱼。漂网乃是在水中漂浮的巨大渔网,能大量增加渔获量,但却能杀害好些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等。

        4、南极圈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逐渐扩大,人造氟氯烃使在北温带及南温带高空的臭氧渐趋稀薄,致使太阳的紫外线对人类的威胁加大,皮肤癌及白内障病例有上升之势。

        5、波斯湾战争。伊拉克把几百万加仑石油倾入波斯湾,对脆弱的海洋生物是一场浩劫。虽然650多口油井的大火在8个月内已被扑灭,并未祸及全球天气,但科威特的空气变得十分难闻,而渗入土壤的油污将在那儿逗留很长一段时间。

        6、皮纳图博火山爆发。火山灰如倾盆大雨,使广大地区出现泥泻,又把近2000万吨二氧化硫喷向大气层,造成硫酸粒,虽然它们能把部分阳光的热折射回太空,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但当火山烟雾消散后,地球温度上升的速度将加快。

        7、美国8名人员打算在面积约3英亩的生物圈中生活两年,以图了解生命是怎么回事,但在科学家尚未能完全理解生态系统的今天,他们岂能准确地掌握整个世界呢?

        学生对这篇文章中的14条新闻都很感兴趣,每一条新闻也确实给学生开辟了一道新的思考问题的门户,打开这门,走出去,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广阔。

        同学之间偶发的对立情绪,对他人的嫉妒,心胸的狭隘,对人类事业的冷漠,这些思想感情的冰川,都容易在鼓舞人心的科技成果的阳光照耀下融化。

        在我们的教学中,少分析一些《卖柑者言》《大铁椎传》这类文章,省下时间来适当给学生介绍国外科技动态,有利于缩短教学与现代社会、学生与现代社会的距离,使学生更明确学知识、读书是为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服务。

        三  了解国外学生怎样学习

        引导学生注目国外学生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教育的实质,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我常给学生读外国学生的作文。

        法国一位中学生写的是自己背井离乡,故意选择艰苦的环境体验生活,磨练自己的经历。他讲自己离别了父母和舒适的家庭生活,到非洲南部,和当地居民居住、生活在一起达一年之久的经历。我读完以后,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人家为什么能那么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美国一位中学生写的是自己如何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学生时代便挑起支撑家庭生活的担子。

        前苏联的中学生写的是他们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己与别人协作的能力,如何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和遵守社会公德。

        我多年以来坚持订阅《外国教育动态》杂志,那上面有了适合

        学生的内容,我便向学生介绍。

        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把爱国主义当做重要的德育内容,他们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给学生读介绍"日本山口县的教育"的文章,他们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特别是有的学校想方设法磨练学生的毅力,如有的赤足小学,让学生光脚参加各项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赤足到鹅卵石地上去跑,这一做法,引起我班学生的兴趣。

        读《加拿大教育一瞥》这篇文章时,学生们感到加拿大有的学校确实是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主人。有的校长介绍说:"我们学校有500名学生,便有500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每天、每节课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科目与教师去听课。"这样灵活的组织方式,同样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读《美国教育掠影》一文,我的学生们对美国有的中学选修课竟达到几十门乃至100多个学科感到不可思议。说:"我们刚刚讲一点课外知识,个别人就认为冲击了考试科目,这样理解学生的学习确实太狭隘了。"

        我介绍美国有的学校设置了实习牢房,把一间屋子搞得昏暗潮湿,让学生进里面去。学生听了说:"这是摧残青少年。"我说:"咱们如果不是从批判家的角度,而是思考它合理的一面呢?"有的同学讲:"我想他们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犯罪之后带来的痛苦后果,从而避免犯罪吧!"

        一次,上海10个县、区的老师到我们班听课,我的语文教材讲完了,便讲了一篇《外国教育动态》上刊登的文章:《哥伦比亚少年教改营》。这个教改营都是犯罪的青少年,所不同的是教改营编成一个行政单位--市。市长及银行行长、会计、管理人员都由犯罪的青少年担任,他们在这种充满自觉性和自豪感的管理过程当中,体验着做人的幸福,恢复着做人的尊严,提高了与别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使自己在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任的过程中战胜不负责任、危害社会的观念行为,从而获得新生。这个教改营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教育效果,也使我们班同学感到震惊。这样一个由犯罪青少年组织的小社会尚且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这些并没走太大人生弯路的学生们,自己仅仅管理一个班级,就更应该井井有条了。

        我也和学生讨论英国一些学校中至今仍没有废除体罚,利和弊各有几分。

        介绍得最多的还是前苏联教育。我给学生讲凯洛夫主张的"三中心",也讲参加过凯洛夫教育学编写的赞可夫关于最近发展区的见解,讲巴班斯基课程最优化理论,也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生同我一样,对苏霍姆林斯基最感兴趣。有的学生建议:老师,我们也像巴甫雷代中学一样,半天半天地搞课外活动,该有多好?我说,咱们介绍这些的目的,是让大家理解,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刚搞了这么点课外活动,许多人就不理解,果真照抄照搬国外先进经验,在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环境中,我们更难生存了。同学们能用了解到的先进教育经验为我们搞的这点课外活动辩护就不错了。

        有一次,吉林省的教师来我校听课,我连讲5天语文课,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内容,学生选择,每节课讲一条。有的老师问:"这是语文课吗?"我说:"学生爱学这些内容,这内容又跟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不比讲《卖柑者言》《芋老人传》等一类文章强多了?学生听了以后能复述,既练了听力,也练了说的能力;听实际是用耳朵读。听了一遍,就划分层次,归纳中心,这又练了读的能力;回去以后,学生将听的材料整理成文,又练了写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都练了,我觉得就是语文课。"

        我甚至同学生们商量,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百条建议大家猜是什么。学生猜了十多次都猜不着。最后我说:"他告诉以上那些建议都要对学生保密,大家说是保密好还是不保密好?"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不保密好。我说:"保密肯定有保密的好处,只是老师还没领会到,而我一贯的教育教学方法,又是提倡公开化,提倡教学民主,提倡师生共同商量。真的有一天,老师领会到保密比公开的利要比弊大的时候,老师再开始保密,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热烈赞成我的坦率。

        日本学生到我校访问,我们班学生也迫不及待地问人家篮球队的同学们怎样处理打篮球和学习的关系,问人家美术书法小组的同学活动都在什么时间,采取什么形式,是自发的时候多,还是学校组织的时候多。

        学生还说:"我们电视台放映的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血疑》《阿信》我们都很喜欢,你们日本电视台是不是也放中国电视?你们喜欢看吗?看电视的时间多吗?"日本学生说:"我们也看中国电视,最喜欢的片子是连续剧《西游记》。"

        一谈起国外的教育,学生们兴趣盎然,一串串的问题提出来。

        我从香港地区考察回来,学生们从人家的办学条件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至教科书,问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