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不能让下属知道的 > 第20章

第20章



                                    在大部分的公司里,部门可以说是相当独立的组织,以部门为单位的任务与行动也很多,部门经理是实际执行部队的指挥官。所以,成为部门经理之后,就变成指示与命令部门内员工的领导,地位职责与原来便完全相反了。

        如果无法顺利更换职责的话,在自己的心理就会无法适当应对下属,部门内的运作会变得不顺,而加深自己的忧郁。之前第一重要的事是做好上司所交代的工作,但今后最重要的职责是自己布置工作和指示、命令部下,让部下工作。因此,升职之后,首先头脑必须做一百八十度的旋转。那么,成为领导者之后,要做出怎样的行动才好呢?

        在心理学上,领导者的行动有如下几项。不管是部长、部门经理或是团队的负责人等,成为领导者时,要将以下的行动放入自己的脑海,才能推进工作、应付下属。

        1.率先的行动:率先带头做。

        2.亲密化行动:与部下亲近。

        3.承担成败的行动:拥有责任感。

        4.掌握人心的行动:整合部下。

        5.组织化行动:明白确定各自的分担工作。

        6.支配的行动:明确的指示。

        7.传达情报的行动:正确的传达。

        8.赏罚的行动:彻底信赏必罚。

        9.奖励业绩的行动:建立目标,给予奖励。

        以上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付诸行动的九大项目。

        领导者的决策如果不清楚不明确,下属便没了行动的动力。如果表现得优柔寡断,会给部下没有领导者气质的印象

        。成为管理阶层,或是成为部门领导者,应该要改变先前的行动模式,积极采取如下所述的九项领导者行动准则,学会领导部属和与部属进行良性互动的技巧。下面,将对于以上提出的九个行动项目一一作出细致的说明,遵循这几个准则,会为决策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帮助。

        1.率先的行动。

        在当部下的时候,遵从上司的指示,付诸实行是最优先的事,但相反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提出新企划、新点子等创造性工作。总之,自己要设法主动成为佼佼者。晋升为领导者,情绪稳定下来之后,首先应该要以领导者的身份,向部下指示新的行动计划。如果你的企划方案获得好评,那部下就会将你视为真正的领导人物。

        2.亲密化行动。

        与部下积极接触,不只是所谓上司与部属的组织上关系,而是要建立与部下心连心的关系。如果没有心理上的沟通,就会显得非常脆弱。即使形式上是发号施令的人,但如果大家都没有打从心中承认的话,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领导者。

        3.承担成败的行动。

        明确自己是部门的代表,亲身面对外来的责难、攻击,为团体的利益积极行动。先不论事情的对与错,即使被上面的人批评、指责,也要支持部下,为自己的部门负全责。因为自己是部门员工的代表,所以身为领导者,必须要有承担成败的行动。

        4.掌握人心的行动。

        为了让部门员工团结一条心,让气氛开朗愉快,要立即仲裁部门员工的对立事件,让整个部门顺利运作。如果部门无法整合,领导者的指示就无法有效的运作,好不容易推出的好计划,也会因为部门员工的对立而在执行上遭致失败。所以,建立部门员工团结一心是必要的。

        5.组织化行动。

        为了让工作流畅进行,部门内组织化是必要的。领导者必须思考工作上的职责分配,指示每一位部属在部门内应该尽到怎样的工作责任,还有明白界定每位部下之间的关系。

        6.支配的行动。

        领导者要毫不犹豫的明确做出指示,命令必要的事项,还要明确表明自己的判断、意见、想法和决定。因为,下属大都在等待领导者的决策,领导者如果不明确的话,部下想动也动不起来。如果表现得优柔寡断,会给部下没有领导者气质的印象。

        r>

        7.传达情报的行动。

        部门领导者比部属占优势的地方是在公司会议时,获知上级信息,其他的员工则透过部门领导者,了解上级的决策、意见。因此,尽可能正确且迅速的向部门员工传达上级的情报,让部门员工可以借此知道公司的整体走向。如果领导者没有向部门员工传达高层的情报,员工就会变成活在情报孤岛上的人,如果领导者传达了错误的情报,那部下就会沉浮于公司之中,不只如何是好。在情报传达上,也有逆向传达的情形。高层的人很难知悉每一位一般员工的想法、意见,也无法直接听到工作现场的意见。这时,将下属信息传达给高层,就是部门领导者传达信息行动的另一个职责。

        8.赏罚的行动。

        领导者是站在评价部门员工的立场,因此必须要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信赏必罚的行动。

        部下获得适当的报酬、受到赞美的话,一定会感到很高兴,更加努力工作,也会肯定、尊敬领导者。另一方面,当部下有违反规则的情形时,就必须要适时适度加以处罚。如果不给予处罚,不只是部下的行为举止会更加离谱,领导者也容易被轻视。而且,不只是行为离谱的部下会如此,就连其他部下也会降低对领导者的评价,逐渐不承认领导者的权威。

        9.奖励业绩的行动。

        领导者为了提升部门的业绩,从平常就要不断督促部下,让部下努力工作,达成目标。

        以上是九个领导者所应该有的行动,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就必须确认这九个项目,对部下做出适当的行动。只要加以留意,就可以以领导者的身份来掌握下属的心,驱使下属行动。

        (六)对待“个别下属”的办法――把他们的个性都发挥出来

        [他们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们却不喜欢按照公司所希望的模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但是对于各家公司来说,为这些‘个别分子’作出一些适当的调整,对他们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是应当的,因为这些人有时能够为公司提供很多有益的想法和建议,为公司作出重大的贡献。]

        大多数部门当中都存在着至少一名“个别”的下属――这样个别的下属总是活泼过头,有时会给你造成很大的麻烦。这就使你对他们的管理工作成了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务。但是,如果管理方法得当的话,将有助于使这些下属身上的天分

        和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好的领导者会花一定的时间去了解自己手下的员工,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找到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方法。但是,正如曾经为数家位于财富五百强之列的公司工作过的、自称为技术“个别分子”的IT咨询顾问Tom  B所说,在遇到他这种类型的“个别分子”时,很多上司所采取的做法都是迅速的解雇他们,而解雇的原因就是出于错误的第一印象。Tom  B说:“我不喜欢‘个别分子’这个词,因为人们一提到‘个别分子’就会想到是异类的分子”。他把这种“个别”行为形容为:不喜欢和不信任所有级别的管理人员,与同僚不能很好的相处,不穿制服、不打领带、也不佩带公司的徽章(尽管公司要求这样做),拥有自己独立的时间。

        其实,用‘个别分子’一词来形容这种类型的员工非常合适。他们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管理人员总是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个别分子”,而这些个别分子又总是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这种现象在那些规章制度起着重要作用的公司里显得尤为突出。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这些“个别分子”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他们却不喜欢按照公司所希望的模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不过,只要这些‘个别分子’还在工作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发挥着某项特殊的才能,对于他们的行为,人们通常还是能够容忍的。有些时候,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他们可能会由于自己的行为而遭到解雇。但是对于各家公司来说,为这些‘个别分子’作出一些适当的调整,对他们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是应当的,因为这些人有时能够为公司提供很多有益的想法和建议,为公司作出重大的贡献。”

        不过,各家公司的管理人员与其千方百计的寻找机会将‘个别分子’扫地出门,不如制定一个包含几个具体步骤的特殊的管理计划,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下面,笔者提供了几条管理方案:

        给“个别分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要给“个别分子”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他们才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对他们进行微观管理的话,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为“个别分子”提供明确的指导与反馈。要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会给自己的结果带来怎样的损害,告诉他们其他人对他们的看法――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是他们必须要克服的障碍――如果他们真的想要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话。

        为“个别分子”提供方向和保护。这样才能够在公司各

        项规章制度的面前为他们提供保护。

        把握适当的尺度。  “员工戴着耳机工作真的是什么大问题吗?”“如果员工喜欢上班晚来晚走,喜欢熬夜工作,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惊人的工作产出,那么他们的这种工作习惯是什么大问题吗?”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在对待“个别分子”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