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梦空留香溯女缘 > 第45章

第45章



                                    

            敏没有直接去天牢,而是去了趟礼乐司,借了把琵琶。显然上官婉儿已经知会过守兵,侍卫见她,便一身不吭的放她进去。她的心里却在打鼓,莫不会是上官婉儿为救武三思设的局吧?转念一想,无论如何她都要见灼华一面,即使是陷阱,她也要闯一闯了。

            天牢并不像她想像的阴冷、潮湿,除了光线灰暗以外,铁栏杆和石床是天牢的基本配备。天牢里除了胡肆里人之外,再无其他人。

            敏被引进最靠里的牢房,那里的光线很暗,灼华一身白衣在黑暗中极为显眼,白衣上的星点血渍更衬着白色的刺眼。灼华木然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木偶。

            她走进牢房,示意狱卒退下。缓缓走到灼华身边,抱着琵琶坐了下来。灼华的脸色异常苍白,脸上和着血渍与泥污,却难掩她的天香国色。

            敏见她毫无反应,便将琵琶放在膝头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嘴里哼唱着:“说我悠悠的路,风声水影千百种。昨日喧嚣的繁花,低了头也是传说。同行的人先走,后来的人揣测,惟一确定的说法,我来过。

            “不说悲,不说愁,一生故事独自守,而细微心事处,在岁月里淹没。不辨情,不辨忧,往事累累沉不动,而柔情曲折处,有心的人会懂。”

            这首歌叫作《传说》,那时看《戏说慈禧》时年纪很小,只因为戏好看,便爱屋及乌的记下这首歌来。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对这首歌的感触颇深,一直记在心里。与其说是唱慈禧太后,倒不如更适合一代女皇武则天。

            她一遍又一遍的唱着,声音很轻,只有坐在她身边才能听得清。

            不知唱了多少遍,敏的手指因拨弄琴弦,已经破皮流血,但她依旧弹着、唱着,任凭鲜血一滴一滴的坠落在琴面上,留下一道道血痕。

            突然,灼华按住她的手,扭头看她,凤目中燃起熊熊大火,讥道:“你不用这样,无非就是要套我的话,直说便是,不用拐弯抹角的。”

            敏不明白她眼中的嫉妒、愤恨所为何来,轻声道:“应该是我问你,你想怎么样!一年前的上元佳节,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天!血流成河、尸骨成山,而我差点死在那儿,这一切都是因你而起!”

            灼华毫不在乎的瞪着敏,眼中的怨恨更甚,瞥了眼敏手中的琵琶,幽怨才稍稍淡去。

            敏突然觉得自己根本不认识眼前的女子,一个会为了一首曲子黯然落泪的人,怎么会放任那么多人在自己面前死去!盯着她逐渐黯淡的眼睛,问道:“你在筹划时,从没想过别人吗?因为你一个人,而连累这么多人陪葬,你与心何忍!我自认识你的那天起,就认为你是个重感情的人,因为懂音的人,不会是没有感情的,音乐古今不变,是不需要用言语来形容的。所以,我知道你懂情,你心中压抑着热烈的感情。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你现在要这样,你要让整个胡肆的人都死吗?你还想看到当日朱雀门前的惨绝人寰的惨象吗?”

            灼华的袖子蹭过琴弦,琴弦上的血渍沾染在她的雪袖上,她冷冷一笑:“假惺惺!不就是逼我认罪吗,不用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你说,你想让我指认谁,要是我高兴了,可能会按照你的意思去做,说吧,谁!”

            敏知道她是故意这样说,心中恼恨她自暴自弃。“谁?你想指认谁,你自己心里清楚。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的如意算盘打不响。有女皇陛下一天,他就不会垮。我还可以告诉你,他还有四年的高官厚禄,你挡也挡不住,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他依然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我劝你死了这条心吧,这条路走不通,只会把你自己逼进死胡同。既然是死路,为什么不回头另寻他法?”

            灼华难以置信的看着她,猛然抓住敏的胳膊,怒喊:“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敏无意间说出历史,心中着实忐忑。可明知灼华做的是傻事,她不能不理。“我说,即使你这次行刺的是他,他也不会死,不论是谁救他,他都不会在现在死去。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灼华用看怪物的眼神盯着敏,猛烈的摇着头,低喃:“不可能,不可能的,怎么会跟他说的一样?武三思该死,他该死!”

            敏听不清她的话,见她几近崩溃,一把抓住她的肩膀,用力摇着,压低声音道:“你冷静点,冷静点!”见灼华茫然地看着她,才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我只想问你,你究竟想怎样,想死,还是想活?”

            灼华凄然一笑,绝望的道:“我现在还指望活吗?从我决定行刺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死。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见不到他,对我来说跟死又有什么两样!”她拨弄着琴弦,眼眸一亮,攥住敏的手,将她揪至眼前,疯狂的说:“你能救我吗?我知道你来是想救我的,对不对?”

            敏看着她几近癫狂的眼神,瑟缩了一下,点了点头。“我有一个法子,但不确定能不能成功。如果你相信我,我们就跟命运赌一把。”

            灼华将信将疑的瞪着她,又看了看怀中紧抱的琵琶,似是下定了决心,狠狠点了点头。“我已是将死之人,还有什么好怕的?说吧,赌什么?”

            敏轻轻拍拍琵琶,嘴唇一张一合,无言的说:“赌心!”

            敏从天牢出来,径自去了女皇在太液池畔的寝宫凌波宫。

            寝殿内,上官婉儿正在向女皇汇报奏折的情况。武则天斜躺在贵妃榻上,随意的翻着已由上官婉儿分类并批注的奏折,随口交待着,见敏进来,笑道:“敏儿,快过来,让朕看看,你的伤怎样了?”

            敏快步过去,在榻前跪地行礼。

            武则天心情很好,一身随意的纱衣披在身上,白发绾成髻,只插了根玉簪,此时慵懒的样子,更添高贵。她笑了起来,眼角的几丝皱纹清晰可见。“伤还没好,就别行礼了。让朕看看你的伤口痊愈的怎样了,张太医只说恢复的很好,这人中规中矩的惯了,多说一句话就像要他的命似的。来,让朕看看。”女皇说着,微抬手伸向敏。

            敏看着那只布满皱纹的手,心中感慨万千,即使是女皇,也敌不过岁月的沧桑,但她依旧保持着高贵的不容侵犯的气势。敏慢慢走过去,跪在榻前的蹬脚上,轻轻掀开包扎的棉布,让女皇查看她的伤口。

            女皇轻抚着敏的脸,仔细地看着逐渐愈合的伤口,伤口上神色的痂预示着情况良好。她满意地笑笑:“不错,伤口愈合得很好,应该不会留下疤痕。朕命人送去的生肌药膏每天要抹,对你的伤口有好处。女人嘛,样貌还是很重要的,留下疤痕就不好了。”

            敏敏感的觉得女皇的眼光越过她,投在上官婉儿左额上的梅花妆上,而上官婉儿则淡然的面对女皇的注视。敏微低了下头,轻声道:“谢陛下关心,奴婢的伤已经不碍事了。不用再休息了,可以伺候皇上了。”

            女皇收回视线,轻轻将棉布盖好她的伤口,奇道:“怎么不歇歇呢?这几个月来,你一直随侍朕左右,不曾有丝毫懈怠。正好趁现在好好休息,把伤养好。你若担心朕的安危,大可不必,有你师兄在,朕还不放心吗?”

            女皇亲自为她包扎伤口,在别人眼中是莫大的恩宠。她的心中却喜忧参半,不敢违逆她的命令,只好轻声道:“是。二师兄是皇上钦点的武举人,不论武功,还是谋略都是极出众的,有他在,奴婢怎能不放心!”

            武则天眼中精光大作,盯着她的眼睛,故作柔声道:“但朕听说你的几个师兄之间,论武功、谋略最好的是你的三师兄吴名,是吗?”

            敏浑身一震,不敢抬头。猛然听到这个名字,她的心不由自主的狂跳,脸烧了起来,怕女皇看出端倪,急道:“二师兄跟在师父身边远比三师兄长,且二师兄心无杂念,专心一志,非常人可比,是保护陛下的最佳人选。师父会推荐二师兄,必是为陛下考虑周全的。”

            女皇若有所思的扶她起来,让她站在榻边,自下而上的看她已烧红的脸,嘴边的笑意更深,随意道:“朕听说,你师父就要隐退了,将馆主的位子传于你三师兄,还将侄女许给了他,看来真是器重的很呢!你师父还真会藏宝,把最好的留下了。”

            敏只觉得晴空霹雳,打的她一阵头晕眼花,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忙伸手扶着榻角,一脸的震惊和不信。

            女皇似早就料到她的反应,故作安慰道:“朕可不是说你和魏沣不好啊,你们师兄妹当差当得不错,朕很满意。你进宫半年,还未回武馆省亲,正好趁你师兄大喜,朕恩准你衣锦还乡,顺便贺贺喜,也去拜见你的师父,不能让他说朕扣着你不放啊。”武则天就如闲话家常一般,笑盈盈地看着敏。

            敏的一颗心却紧紧揪着,吴名要成亲了?新娘是杨芝兰?!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的?她答应杨逸只要救女皇三次,她便可以重获自由,回到吴名身边。如今她已经救过一次,还有两次,她就可以离开,为什么不等她?他耐不住寂寞,还是他早已将她忘记了?

            “敏儿,你在想什么?敏儿——”女皇打量着她,轻声呼唤。

            上官婉儿见敏没有反应,上前一步,拉拉她的衣袖,轻声叫道:“敏儿,皇上问你话,为何不答?敏儿。”

            敏被上官婉儿摇醒,猛地抬头看向女皇,有些手足无措,颤声道:“请皇上赎罪,奴婢有些头晕,御前失仪,请陛下降罪。”

            女皇并不生气,神色古怪的盯着她失魂落魄的样子,伸手握住她的手,触手冰凉,手心满手是汗水,不由自主的颤抖,眼中有些微的心疼,柔声道:“你的伤还未痊愈,朕就唠唠叨叨的问你这么多话,难怪你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