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方面军司令笔记 > 第35章

第35章



                                    

            坦克第2集团军从第27集团军地带内的鲁巴内莫斯特、雷扎诺夫卡地区投入交战,其任务是与第27集团军共同消灭当面之敌,尔后在左翼向奇若夫卡、里济诺、别廖佐夫卡、莫纳斯特列夫卡总方向发展胜利。

            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从近卫第4集团军地带内的雷扎诺夫卡,奥利霍韦茨地区投入交战,其任务是与近卫第4集团军部队一起,协同坦克第2集团军和第52集团军部队消灭敌之乌曼集团。

            突击集团的部队,突破敌人的防御,克眼敌人的顽强抵抗,于3月5日日终前平均向前推进了13公里,前出到鲁巴内莫斯特、里济诺、科贝利亚基、古萨科沃地区。

            尽管我没有详细叙述主突集团部队突破防御阶段的作战过程,但应该指出,突破进行得非常顺利,敌人所有的反冲击均被我军击退。这样一来,到6日日终前和?日昼间,方面军部队已开始在第27、第52和近卫第4集团军、坦克第2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进攻地带内,按照自己的任务顺利地在自己的分界线范围内发展进攻,并前出到了戈尔内季基奇河。一到河边,先遣支队立即开始从行进间强渡该河。部队战斗队形中的工程兵部队首先利用就便器材架起了强击桥,待先遣支队占领右岸地段之后,工兵又迅速架设了低水木桥。

            应该指出,我们的工程兵部队在困难的条件下(没有运输重型渡河器材的车辆),在冰冷的河水里作业,冒着敌人的炮火搬运建筑材料,于3月6日夜间和了日全天建起了11座桥梁,全面保障了方面军主要方向上部队的渡河。由于冲击的速度快,敌人在戈尔内季基奇河后方地区的防御被彻底突破了。

            3月7日,德寇以加强有强击炮第228、第261旅的坦克第13、第14和第11师部队实施反突击,妄图以此阻止我军的快速进攻,并首先掩护主力从乌曼地域撤退。

            但是敌人步兵和坦克的疯狂反冲击均被我军胜利击退,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准备用于发展第27集团军胜利的第40集团军,将翼侧集团编成内的步兵第50军投入突破口,并攻占了一些居民地和郊区基申齐镇。

            第27集团军向赫里斯季诺夫卡总方向发展进攻,前出到基申齐锁以南地区。

            坦克第2集团军在粉碎敌人在戈尔内季基奇河南岸的抵抗后,于3月7日日终前在热卢季科夫以南和西南铁路附近的波塔沙地域进行战斗。

            应该指出的是,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员С·И·波格丹诺夫中将考虑到地形和天气条件复杂,整个时间一直处在战斗队形中,亲自对集团军战斗行动实施直接指挥。他果断地、胸有成竹地领导着自己所届的部队,而他的司令部则组织指挥,收集情报,检查司令员命令的执行情况。应该指出,在当时的情况下,集团军司令员亲自处在战斗驮形中有着重要作用,这促进了坦克第2集团军进攻的高速度。

            编有近卫坦克第5军和机械化第5军的坦克第6集团军于3月6日受领任务,从西北方向实施迂回机动,占领重要的铁路枢纽和支撑点——赫里斯季诺夫卡,尔后向西南方向瓦普尼亚尔卡镇和瓦普尼亚尔卡车站进攻,不使敌人向南和西南方向退却。

            到3月7日,坦克第6集团军与第27集团军的部队一起占领了基申齐镇,并开始攻打涅斯捷罗夫卡。

            第52集团军也在顺利地向前推进,于3月7日前出到波普任齐西郊和韦肖雷库特地区。

            近卫第4集团军粉碎敌人的抵抗,3月6日和7日向纵深推进了大约17公里。

            以坦克第18、第20、第29军和近卫坦克第59团编成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与敌人的反冲击集团进行了激烈的,然而又是胜利的战斗。该集团军击退了敌人坦克第13和第14师的冲击,前出到戈尔内季基奇河北岸的卡尔达绍夫卡、达利尼亚地段,并进行渡河战斗。

            第53集团军乘近卫第4集团军的胜利,将翼侧突击群编成内的师投入战斗,向翼侧展开进攻,卷击正面前面的敌人防御,到达了居民地斯捷布诺耶地区。

            战役头三天的战果不坏,方面军所属集团军在主攻方向上将突破口扩展到近80公里,向敌防御纵深推进了近50公里。

            敌人防御纵深沿戈尔内季基奇河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被克服,方面军快速兵团前出到了河边,从而为对赫里斯季诺夫卡和乌曼实施突击创造了条件。

            建立翼侧集团向两翼方向发展突击的预定措施取得了极为良好的效果。

            第40和第53集团军的步兵师从突击集团的两翼之后投入战斗对扩大突破地带起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使部队主突集团可以坚决地直线行动,冲击和摧毁敌人的防御与抵抗,不致分兵去向两翼方向发展突破和保障翼侧安全。正因为采取了这些措施,第27、第52和近卫第4集团军才能够于3月了日日终前保留住自己的突击集团和第二梯队,用于发展进攻。

            第二梯队在此次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使得我们可以不断地增加第一梯队的力量,使我们实施机动不致有特别的困难,因为在泥泞中前进,克服每一公里都要求耗费许多的时间和努力。

            在这三天时间里,天气仍然不适于飞行。方面军航空兵实际上无事可做,我们也无权给他们提出任何要求。

            3月8日,方面军左翼部队开始向新乌克兰卡总方向发起进攻。近卫第5和第7集团军在56分钟的炮火准备之后,于7时50分转入进攻。当天,他们在12公里宽的地段上突破敌人的防御,并向纵深推进了大约7公里。他们之所以推进得这么少,是由于这两个集团军的火炮密度太小和几乎全然没有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

            同一天,在主要方向——乌曼方向上,我们的坦克和机械化兵团胜利地向西南推进。突击的强大威力,毁灭性力量和突然性,保证了对敌人防御的迅速突破和进攻的发展。敌人将预备队投入了战斗,试图封闭乌曼方向上的突破口。

            交战在波塔什车站地域展开,我坦克部队在此与敌坦克第11,第13和第14师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数以百计的坦克和数以千计的火炮从各个方向参加了这一交战,交战以彻底粉碎敌人而结束。在波塔什车站地域的交战中,我军缴获敌坦克500余辆,而且其中200辆是完好的,补充到了我们在科尔孙一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中遭受损失的坦克师。

            战斗结果,我军缴获汽车近万辆,火炮350余门,武器装备、食品、弹药仓库近50座,以及数百吨的油料和大量的各种军用物资。

            在这些激烈战斗的日子里,《真理报》曾写道:“……不管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不论白天和黑夜,为了每天都能不停顿地在泥泞中战斗前进,当敌人逃跑时就追击敌人,当敌人抵抗时就摧毁敌人的防御,驱逐敌人,把敌人赶到布格河,赶过布格河,赶过德涅斯特河,把他们从我们的土地上彻底地驱逐出去,我们应该有最饱满的进攻精神。然而,要确立这种精神,仅凭灵感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有勇士般的力量。”(1944年3月9日《真理报》。)

            红军具有粉碎敌人和把敌人从我们祖国的领土上驱逐出去的一切必要条件。我们的红军既有永不懈怠的热情,又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也有勇士般的力量,这一切是共产党和忘我工作的后方劳动者给予他们的。截至1944年3月1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编成内共有共产党员159,441人,(苏联国防部中央档案馆档案)凭借这么多的党员、政治机关就可以把党的影响遍及于所有的班、炮兵班和乘员组。

            3月8日到9日,乌曼方向上进攻的部队向纵深推进了25—30公里,并将进攻正面扩大到170公里。这已经是很大的战役胜利。

            3月9日日终前,Ф·Ф·日马琴科的第40集团军摧毁敌人的抵抗,前出到了萨尔内地区。

            在此之前,第27集团军已抵达舒凯沃达、赫里斯季诺夫卡、上尼亚奇卡、韦利科夫卡西郊、罗索什卡东郊地区。

            坦克第6集团军在精力充沛的司令员А·Г·克拉夫琴科的领导下,以迂回机动向前突进,于3月9日日终前进行了攻克赫里斯季诺夫卡的战斗。

            第52集团军所属部队,3月9日日终前进行争夺乌曼的战斗。坦克第2集团军在乌曼市内展开了巷战。3月10日晨,坦克第2集团军协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第52集团军全部占领了乌曼市。

            П·Ф·巴季茨基将军(后来晋升为苏联元帅)指挥的步兵第73军所属部队,是第一批冲到乌曼市的部队。他指挥的军以行动迅速、组织性强和作战英勇而著称。П·Ф·巴季茨基本人在战斗中表现了大胆、果敢和首创精神。

            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坦克第29军从马舒罗夫地域出发,猛冲40公里进入敌人后方,以急远突击攻占塔利扬基、列佳济内、多布罗沃德、格列热诺夫卡,并于日终前抵达乌曼东南郊。П·Ф·基里琴科将军指挥的坦克第29军一贯以行动坚决,组织性强著称,这次,该军的表现同样是当之无愧的。在道路泥泞的条件下实施40公里的猛冲,这真是够出色的!

            敌人在乌曼敷设了大量地雷,并炸毁了一系列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