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粮食危机 > 第4章

第4章



                                    由于我国土地所有制与政策的原因,国际资本很难进入粮食生产领域,国家对粮食流通又有严格的控制,因此,国际资本很难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与流通领域施展手脚。于是,他们转而进入我国的粮食加工领域。目前我国最大的93家大豆压榨炼油厂中,60%都已经被外资控制。2007年以来,国内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而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就是食品油。相反在小麦和大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上,由于我们制定了系列政策和措施,维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和流通的顺畅。在国际粮价高企,特别是今年世界市场粮食价格暴涨,很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基本稳定,人民群众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供求矛盾还会逐步加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上一定要未雨绸缪,早作安排。一定要坚守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一定要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定要加强国家粮食储备系统建设,完善粮食流通制度,增加国家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调控能力,构筑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防线,不给敌对势力任何可乘之机。

            为此,我们决定把本书翻译出版,告诫善良的中国读者,在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一定要始终关注粮食安全,坚持基本立足国内实现粮食供给的方针不动摇。切忌头脑发热,判断失误,把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拱手他人。我们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能为读者分析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原因、认识我国的粮食政策走向提供帮助。

            参加本书翻译的有赵刚、胡钰、旷野、刘淳等,刘忠先生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欧阳武先生对全书进行了校译。此外,《财富》杂志社的梁光严先生对本书的翻译提出了修改意见,知识产权出版社五编室编辑王俊先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因水平所限,如有译错或理解不准确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译者

            2008年8月18日

            第7节:导言(1)

            导言

            “我们拥有世界50%的财富,但人口只占世界的6.3%。亚洲各国与我们之间的差距尤其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成为忌妒和仇恨的目标。下一时期我们的真正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我们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我们保持这种差距的关系模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摆脱所有的多愁善感和白日做梦,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国家最直接的每一个目标上面。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在世界各地干那些毫不利己、乐善好施的事情,这对我们来说太奢侈了。”

            乔治·肯南

            美国国务院高级计划官员,于1948年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在二战后由少数社会政治精英发起并实施的计划,其发生的地点不是在伦敦,而是在华盛顿。这是一个关于这些身居高位的精英们如何启动该计划来“保持这种差距”(用肯南的话来说)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二战后极少数人如何主宰大量资源并玩弄权术的故事。

            首先这是一段有关权利在极少数人的控制下不断演进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成为这一小部分人的奴仆。正如肯南在1948年的内部备忘录中提出的建议一样,他们肆无忌惮地推行他们的政策,完全不干“毫不利己、乐善好施的事情”,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

            然而,与英帝国领导层中的那些前辈们不同的是,新兴的这些美国精英们在骄傲地向世界宣布二战后“美国世纪”来临的同时,也很善于利用利他主义和乐善好施等华丽的辞藻来装点他们的行为,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所标榜的“美国世纪”是一个温柔和、“更仁慈、更高雅”的帝国。然而,他们往往打着殖民地解放、自由、民主和经济发展的旗号来建立自己的权力网络。自从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全球性帝国以来,世界第一次被置于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的控制之下,只要它一时心血来潮,就可以决定世界各国的命运。

            本书是《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的续篇。本书追溯的是第二条权力的主线,这条主线贯穿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粮食——的控制。在20世纪70年代为战后美国精英的利益服务的典型代表是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他代表了“现实政治”的雏形。基辛格一生践行“均势”地缘政治,参与了数不胜数的阴谋策划。据说,他在70年代中期宣布了其称霸世界的蓝图:“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控制全球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即20世纪30年代末二战即将爆发的时候。这个战略目标的制定是由少数精心挑选的私人基金会资助的,这些基金会都以维护美国大家族的财富和权力为宗旨,这一点往往鲜为人知。

            这几个家族最初在纽约和美国东海岸建立自己的财富和权力中心,他们的势力范围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和华盛顿特区。因此,美国大众媒体有时略带嘲笑,但往往更多的是带着赞美的口吻把他们称为东海岸权势集团。

            美国权力的重心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变化。东海岸权势集团由新的权力中心所取代,这些权力中心包括西雅图至太平洋沿岸的南加州地区,以及休斯敦、拉斯维加斯、亚特兰大和迈阿密等地,这些地区正是美国将权利伸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触角。

            二战前后的几十年中,有一个家族逐步成为傲慢自大的新兴“美国世纪”的典型代表。然而,这个家族所拥有的巨大财富是建立在诸多战争带来的流血牺牲之上的,是建立在对“黑金”——石油——的控制之上的。

            这个家族的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在其财富积累的早期阶段,他们为保护自己的财富而培养出来的元老和顾问们决定在众多不同的领域扩展其影响。他们不仅寻求在石油——这种推动世界经济向前的新兴能源方面的控制力,还在教育、医学、心理学、美国对外政策方面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生物学方面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生物学是关于生命本身的科学,在本书中占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本书讲述了生物学及其在植物和农业方面的应用。

            第8节:导言(2)

            这些人干的勾当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不为广大公众所觉察,尤其是在美国。绝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知道,他们的生活是如何受到由这个家族的巨额财富时而隐蔽、时而公开地资助的项目的影响的。

            在为撰写本书所做的研究过程中,名义上的主题是对转基因生物(GMO)的研究,后来我很快发现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这个具有相当大权势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的政治历史密不可分。洛克菲勒家族的四兄弟——戴维、纳尔逊、劳伦斯和约翰三世——在二战胜利后的30年中,在“美国世纪”的黎明中影响了1948年乔治?肯南所提到的那种权力演进路线。

            事实上,转基因生物的故事就是权力如何在这些精英的手中演进的故事,他们目标坚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让整个世界任由他们手中权杖的摆布。

            30年前,这种权力主要围绕在洛克菲勒家族周围。今天,四兄弟中的三个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其中有的人的离去相当蹊跷。然而,他们的遗志被继承了下来,他们称霸世界的计划后来被五角大楼称之为“全方位优势”(FSD),这个计划往往在“民主”的美丽外衣下广泛传播,也时不时地得到“粗暴的”军事力量的必要支持。在21世纪初,这个计划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总部名义上位于华盛顿的权势集团,这个小小的权势集团已下定决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人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

            只有了解了二战后美国势力在全球扩张的历史,才能理解针对植物和其他生物的基因工程与专利获取的故事。乔治?肯南、亨利?卢斯、埃夫里尔?哈里曼,尤其是洛克菲勒四兄弟创造了跨国“商业化农业”(agribusiness既可指行业,也可指行业中的企业。本书在其代指行业时将其译为“商业化农业”;在其代指具体企业时将其译为“农业综合企业”。——译注)的新理念。为了给石油化肥和石油产品开辟市场,以及提高对能源产品的依赖性,他们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大力资助“绿色革命”。这些行为与现在要讲述的转基因农作物的故事密不可分。

            到21世纪初,在全球市场角逐的仅剩下四大跨国化学公司,它们相互竞争,试图控制包括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甚至蔬菜、水果和棉花在内的专利,这些专利向全世界人民提供每日营养所需的基本食物,还包括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据说能够抗H5N1型禽流感的一系列抗病性家禽新品种的专利,甚至转基因猪和牛的专利。四大私营公司中的三家,几十年来一直参与五角大楼的化学战研究,而第四家名义上是瑞士的公司,但实际上被英国所控制。由此看来,转基因生物和石油一样,也是英美的一项全球计划。

            2003年5月,就在美国野蛮轰炸摧毁巴格达的尘埃落定之前,美国总统将转基因生物战略问题作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的一项优先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