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接触 > 第91章

第91章



                                    如果你在冷冻以前,身体出现萎缩——比如说,因为你的亲人并没有意识到你已经死去——那么复活的几率就会减少了。

            哈顿又想,怎么样才能更为合理、更有实际意义,那就是在一个人欲死犹生、将死未死之前实施冷冻。虽然从事这种服务的行业,或许会提出某些严格的要求,终究复活的可能性将会加大。

            可是为什么,非要等到那么紧迫的生死交锋时刻呢?假定说,你已经得知你还能再活一年或两年。哈顿心想,还不如趁着肉体还没有腐烂变质,赶紧把它冷冻起来,岂不是更好?如果当时——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无论这种恶性疾病是什么性质,在你死而复生之后,仍然没有机会加以挽救;即使你的冷冻期可以长达一个地质年代,就算你苏醒过来了,还不是面临立即死亡的命运?因为你得的是恶性肿瘤或者心血管梗塞,这些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病症,外星人可能干脆就没听说过。

            不,这都不是什么正经办法,哈顿得出结论,实现这种设想最为完美的方式,就是:当一个人健康状态十分良好的时候,就把他发送到一趟有去无归的单向星际航程。作为一个附加的收益,在此行程中,省却了你因为疾病和衰老带来的苦恼。远离太阳系的内圈太空,在你周围的恒定温度下降到绝对温度零上几度而己。根本没有必要再做更加深层的冷冻了。为你提供了万古不变的保护,而且是免费的。

            按照这个思路推论下去,他得出了最终的观点。与其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星际之间的寒冷程度,这几年的时间还不如让别人看到自己处于清醒状态,直到即将离开太阳系的时刻,进行快速的冷冻。这样还能减少对于低温技术的过分依赖性。

            哈顿已经采取了所有的预防措施,防止在绕行地球的轨道上出现意外的医疗问题,在哈顿还没有涉足进入太空城堡之前,在官方的报道中已经流传着,连胆结石和肾结石都采用声波击碎的方式预先加以排除。

            随后报道,他进入太空,之后,死于过敏性休克。

            当时,一只蜜蜂愤怒地嗡嗡叫着从一束鲜花中飞出来,蛰了哈顿一下,这是一束仰慕者敬献的兰花,由商业运输航班纳西亚号运送过来的。尽管玛土撒拉庄园的药房储备齐全,可是竟然疏忽大意,没有适用的抗毒血清。在运输过程中,这只昆虫在纳西亚号的货舱里,可能由于低温,已经冻得失去活动能力,并不应当归罪于它。这小小的破碎身体,也被送回地球,由法医昆虫学家进行检查。

            这个亿万富翁被蜜蜂毒倒,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并没有逃过报刊编辑的注意,登载在适当的栏目上,在星期日传道的讲坛上也传播了这个警世的故事。

            实际上,这完全是一个圈套。既没有什么蜜蜂,也没有什么人被蚕伤,哈顿更不会死。他的健康状况依然良好。

            就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也就是大机器发动起来之后九个小时,停靠在玛土撒拉上的火箭引擎点火,准备发送一架规格相当大的附属的太空航船。它迅速达到脱离地球月亮系统的逃逸速度。哈顿把这艘星际航船命名为“吉尔迦美士”。

            哈顿花费了他的一生来聚敛财产和权力,同时不断思考时间的本质。他认为,你拥有的权力越大,你越渴望拥有更大的权力。权力和时间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所有的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帝王总是为自己修建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纪念碑、圣殿、陵墓。可是这些纪念性建筑总要腐蚀、腐朽、腐烂,那些皇家的丰功伟绩总会消逝的,那些帝王的名字总会被遗忘的。而且,更为重要的,他们本人总是要死去的,死了之后,就像一个从来也没有活过的摆设和装饰品一样。不,不能这样,还有更高雅的方式,还有更漂亮的安排,还有更令人满意的出路。他在时间这道无尽的万里长城上,发现了一个低矮的出口,一个小门洞。

            如果他事先向全世界宣布他的计划,必将引起混乱和复杂的局面。那么哈顿在离开地球一百亿千米之外,把自己冷冻到绝对零度之上4度,他是不是属于完全严格的合法状态呢?谁将掌握和控制他的联合集团?这种方式更为干净利索。

            在一份特意写下的遗嘱中,附加了一些条款,他给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新成立的联合集团,擅长于设计和制造火箭发动机以及深度冷冻技术,最终,这个集团将要被命名为“永世长存有限公司”。以后的其它事,再也不需要他考虑了。

            吉尔迦美士并没有配备无线电装置。他再也不想知道那五个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也不想知道地球上任何的消息——没有什么事让他高兴、没有什么事让他烦恼,那些毫无意义狗扯羊皮的棍乱,他一概都不知道。只有孤独、高尚、严肃的信念……无边的寂静。

            如果在随后的几年之内,出现什么有害的意外,只要拨动一下开关,吉尔迦美士的冷冻系统就会立即启动。

            在正常情况下,这里有丰富的储备,他所喜欢的音乐、文学作品,还有录像带。他不会感到寂寞。他以前也没有多少朋友相伴。

            山岸曾考虑与他同行,可是在最后关头,变卦了;山岸说:“不带‘参谋’,他会不知所措。”

            在这趟旅程中,没有足够的有关前景的详细说明,也没有为参谋提供必要的空间。单调的食物,局促的环境,会让某些人望而却步,可是哈顿深知自己是一个具有伟大梦想的人。饮食起居无论什么样,都无所谓。

            在两年时间内,这样一架飞行的棺椁将落入木星的引力圈之内,恰好位于木星辐射带之外,利用弹射技术,绕过该行星,然后飞开,进入星际太空。有一天的时间,他可以看到的更多景象,比起在玛土撒拉他的书房里视野开阔的大舷窗外所看到的,更加惊人更加壮观——能够看到这个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木星周围光彩绚丽的五色云霞激荡着翻滚着。

            如果单纯为了看光景,哈顿宁愿选择土星和它美丽的土星环。他最喜欢那一圈一圈的环。可是离开地球之后,那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从全面考虑,那还要看是不是赶得上机会。这是为了昂首阔步地迈进永世长存之路,一切都应当倍加谨慎。

            按照这样的速度,到达最近的恒星,需要耗费几万年的时间。虽然你已经被冷冻到绝对零度之上4度,可是这么多的时间,也算是够长的了。也许赶上有那么一天是个好日子——哈顿有把握,总能赶上,也许需要一百万年——吉尔迦美士,可巧,进入另外一个别的什么太阳系。或者,在星际之间茫茫黑夜中,他的这艘殡葬的星际航船被截获,别的生灵——非常先进、非常有远见——把这样一套棺椁带到他们那里,他们自然会知道应当怎么处理。此前,还从来没有什么人严肃认真地试探过。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任何人,谁也没有采取这种方式加以了结。

            对于终极目标的信心,就是他的开始,哈顿闭上眼睛,以一种进入实验的态度,双臂在胸前交叉,当引擎再次点燃的时候,这一次就更为简捷了,这艘闪耀着金属光泽的航天器开始了它奔向众多恒星、雅致、新颖、充满信心的长途旅程。

            哈顿想到,上帝很清楚,从现在开始,几千年之间,地球上会发生什么事。那可就与他毫不相干了。

            其实,从来也没有什么事,真正地与他相关。可是他自己,将要长时间地睡下去,处于深层的冷冻状态,毫无瑕疵地保存起来,他的棺椁越过星际之间的漫漫无际、空空荡荡、虚无缥缈、寂寥无声,他超越了埃及法老、胜过亚历山大大帝、让秦始皇显得黯然失色。他筹划了并实现了他自己的复活与再生。

        第二十三章  重新编程

            我们并不是盲从乖巧捏造的虚言……而是亲眼见证。

            “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

                    ——《圣经·新约全书·彼得后书》第1章,第16节。

            望一眼记住它。请凝视这天空:

            目光穿透清澈明净的大气层,

            辽阔无边,祈祷者对它倾诉衷情。

            诉说吧,向空无一物的苍穹诉说。

            你听到了什么?天空回答了什么?

            天堂已经搬家;这里不是你的家。

                    ——卡尔·杰伊·夏皮罗①《流放见闻》。

            【①  卡尔·杰伊·夏皮罗(1913~),美国诗人、评论家。】

            电话线路已经修通,道路清理干净,经过精心挑选的世界各国媒体的代表,得到一个机会,匆忙短暂地观看了一下现场的设施。

            有几个记者和摄影师通过班周上相互匹配的孔洞拍摄了几幅照片,他们通过气压密封闸门,进入正十二面体。在里面拍摄了一段电视新闻,记者坐在五个人曾经坐过的椅子上,向世界发表评论说,第一次勇敢地试图启动大机器的尝试失败了。

            从远处,给爱丽和她的同事们拍了照片,以显示他们还活着,还活得好好的,但是不允许进行个人访谈。

            大机器工程项目暂时封存,进一步考虑将来做出何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