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法医与侦破 > 第16章

第16章



                                    

            角膜变化:死后数小时角膜出现斑块状混浊,12~24小时呈半透明状,36~48小时高度混浊,难以透视到瞳孔。尸体的眼睛关闭时,角膜变化要慢得多。角膜变化还在较大程度上受温度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冰雪里的尸体,角膜可长时间保持透明状态。

            用水或生理盐水数滴湿润角膜,然后用眼底镜观察眼底变化,亦可推测死亡时间,但此法仅适用于死后一天之内。

            三、根据尸体现象推测死亡时间面部及四肢发凉、尸斑、尸僵开始出现,其死后经过时间为1~2小时。

            尸斑呈片状分布,尸僵大部分出现,其死亡时间经过3~4小时。

            尸斑融合成大片,尸僵全身出现,角膜微浊,嘴唇开始皱缩,用缩瞳剂、散瞳剂滴眼,瞳孔仍有反应,其死后经过时间为5~6小时。

            尸僵高度发展,指压尸斑能完全退色,角膜高度混浊,眼结合膜开始自溶,其死后经过时间约12小时。

            尸斑能全部压退,羊皮纸样斑形成,角膜高度混浊,巩膜黑斑出现,口腔粘膜及眼结合膜自溶,其死后经过时间约24小时。

            上述几种尸体现象出现的时间,是以春秋季节为基础的,夏季则加快,冬季则变慢。

            腐败性腹部膨胀,在春秋季节于死后8~10小时,夏季于死后4~5小时,冬季于死后48~72小时开始出现。

            腐败绿斑,在春秋季节约于死后24小时,夏季约于死后12小时,冬天死后72~120小时开始出现。

            腐败血管网,在春秋季节于死后48~72小时,夏季于死后1~2天,冬季约于死后7天开始出现。

            头发易于脱落和腐败水泡现象,在春秋季节于死后3~5天,夏季于死后1~2天出现,冬季一般不出现腐败水泡。

            腐败巨人观,在春秋季节于死后3~7天,夏季于死后2~3天,冬季于死后15~30天开始出现。

            在盛夏季节,尸体软组织液化消失仅存尸骨,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有蝇破坏的情况下,时间更会缩短。

            如果所检尸体在水中,则还有些尸体现象供推测死亡时手脚皮肤泡软膨胀,呈白色皱缩状的现象,若出现于手掌、脚掌处,则死亡时间在24小时左右;若出现于手背、脚背处,则死亡时间于48小时左右。

            手脚皮肤脱落呈手套状的现象,若是出现于夏天的尸体上,其死亡时间为一周左右;冬天为一月左右;春秋天则为2周左右。

            腐败巨人观,在春秋季节于死后7~10天,夏季于4~5天,冬季于1.5~2月出现。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在判断具体的死者死亡时间时,应当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推测,绝不能对任何一个数据生搬硬套。

            四、根据尸体胃内容物的消化程度推测进食到死亡的时间胃内食物在法医学上有其独特的意义。法医工作者既可以根据胃内食物的种类和成分,推断死者的进食地区、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等情况,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还可以根据胃内食物的消化程度和排空程度情况,推断死者最后一次进食到死亡的大概时间,为推断死亡时间和死者生前的活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表明,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程度,取决于食物的性质。以米饭、蔬菜类食物为例,如果饭粒、蔬菜外形较完整,乳糜减少,只有少量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则一般应当是在饭后1~2小时内死亡的。如果胃内食物全部成乳糜状,只有极少的饭粒、蔬菜残渣,食物已进入大肠,则大约是在饭后4小时死亡的。胃内食物已全部排空,或者仅残存如青菜头粗皮纤维、海带皮等硬质蔬菜皮,则在饭后4~6小时死亡。如果胃内容物是肉类或油腻重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则进食至死亡的时间的推断应当相应延长。

            运用胃内容物消化和排空程度来推断进食到死亡的时间。应当充分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不同的人的消化能力和肠道推进食物的速度是有差异的;二是人死后胃肠蠕动和消化酶的作用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使食物继续推进和消化。这种情况在尸温下降缓慢时更为明显。

            五、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测死亡时间在夜间死亡的人,还可以根据膀胱内尿的充盈程度来推测死亡时间。按照常人的习惯,睡觉前要排尿,如果尸检时见膀胱内尿量甚少,则可能是睡后2~3小时内死亡;如果尿量甚多,则可能是半夜死亡。只是这种情况偶然性较大,所以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仅凭此来判断死亡时间。

            六、根据蝇蛆的生活史推断死亡时间蝇蛆的生活史,是指苍蝇从产卵、孵化成蛆,蛆虫生长成熟之后变成蛹,成蝇后破壳而出在现场遗留蛹壳,完成一代蝇蛆的过程。由于蝇蛆各个生长阶段具有规律性,因此在蝇蛆破坏尸体的情况下,是可以运用蝇蛆的生活史判断死亡时间,特别是晚期尸体死亡时间的。

            蝇蛆生活的各个阶段所需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主要是季节、气温和湿度。西南政法学院部分法医教师和重庆市公安局的法医工作者经过长期研究,总结出一个“尸体上蝇蛆生长发育与死后经过时间关系表”,可以作为参考的(见附表)。

            此外,随着蝇蛹成熟时间的增长,其蛹壳的颜色亦由黄白色、黄色、褐红色、褐色到暗褐色,由浅入深。因此,在推测死亡时间时,还可以参考蝇蛹的颜色和蛹壳破碎残存的情况等。

            推断人死亡时间是法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决定人死后尸体变化的情况是复杂的,因而推断死亡时间,特别是精确推断高度腐败或者仅剩尸骨的尸体的死亡时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所推断的时间幅度都较大。在法医检验实践中,必须根据每个尸体的具体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结合案件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

          

          

              

        第十六章移尸栽赃,聪明反被聪明误——缢死简谈

            山东省某甲和某乙关系向来不好。恰巧甲的妻子因别的原因上吊自尽了。甲认为是难得的机会,便乘黑夜把尸体背到乙的家门口,并吊在乙的门梁上。第二天,乙开门看见,大为惊恐。正在乙惶惶不安之时,甲来伏尸大哭,后向官府控告,说:“我与乙素有往来,昨天因为家里贫穷便叫妻子去他家借米。妻深夜未归。我心中大为疑惑,不知何故,原来是在他家门口上吊死了,请求官府追究。”乙本来胆小怕事,听到甲的控告,更是惊恐不安。

            官员来到乙的门口,检验完毕。又仔细观察现场,然后对甲说:“这不是乙犯罪,是你自己移尸。”甲大叫大嚷地申辩,官员说:“你不用强词夺理,我有一句话,可以叫你心服。昨天晚上下大雨,直到现在路上还泥泞潮湿,而你妻子鞋上粘的土既少且干,这不是你将尸体背来又作何解释呢?”甲大惊失色,只得如实招供。

            宋慈在《洗冤集录》中说,检验尸体“若当泥雨时,须看死者着何样靴鞋,路上处有无印迹。”本案发生在有大雨的夜间,道路泥泞,若甲妻去乙家,鞋上必然会粘有湿泥,官员凭甲妻鞋干燥这一事实,断定死者夜间并未去过乙家。在这样正确的推理面前,甲便无力抵赖了。

            这是一个自缢而栽赃的案件。在法医学上,自缢是缢死的一种,属缢死的范畴。

            缢死就是民间所说的吊死,是指利用自己身体的重力,拉紧套在颈部的绳套,压迫颈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也有的案件不用绳索,而用其他条索状物,如以树藤套住脖颈,挂于树枝上缢死,甚至颈部卡于树权上或梯子的横档上使颈部受压迫而窒息死亡。

            缢死方法简便,绳索也随手可得,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之一。但是,也有少数系他杀,或者犯罪分子采取其他方式杀人后,将尸体悬吊起来伪装上吊自杀等情况。

            因此,法医工作者对有疑问的缢吊尸体也应进行检验,查明死因和性质,揭露犯罪,澄清疑点。

          

          

              

        第十七章打盹儿丧命,疑遇吊死鬼——缢死的机理

            张某一向爱打盹儿。某日,生产队长在其家开专业组长会议安排生产,身为第三组组长的张某,坐在队长的床缘边参加会议。几个哈欠过后,讨厌的瞌睡虫随即钻进了张某的鼻子,于是他靠着床柱梦见周公去了。散会时,别人见他的头拉在蚊帐钩上没有声息,还以为他睡得正欢呢!几经呼唤,不见醒来,人们才着了慌。扳起身子摸,发现已没有了脉搏。近一个小时人工呼吸,仍然没有使张某睁开眼来。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惊奇不已。迷信者则得意胜于惋惜,他们以为,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吊死鬼的存在,不然何以打一觉磕睡便能丧生。

            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张某之死绝不是什么吊死鬼作怪的结果,而是完全符合缢死的科学依据的。

            我们知道,颈部是连头部和躯干的狭窄通道。这里有呼吸道、血管、神经以及食道等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