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死于非命的后妃姬妾 > 第17章

第17章



                                    

            问题是,任何春药都严重地伤害身体。举世闻名的西门庆先生,就是丧生在春药之下的。《金瓶梅》上关于这一段,有详细的描写,摘录几行,请读者老爷跟刘骜先生之死,互相对照。书上曰:(潘金莲)(拿了三粒药丸)拿烧酒都送到西门庆口内。醉了的人,晓的什么,合着眼只顾吃下去。那消一盏热茶时,药性发作起来……勒勾约一顿饭时,(西门庆)那管中之精,猛然一股冒将出来,犹水银之泻筒中相似。忙用口接咽不及,只顾流将起来。初时还是精液,往后尽是血水出来,再无个收救。西门庆已昏迷过去,四肢不收。妇人也慌了,急取红枣与他吃下去(可能红枣能消解他阁下所服的那种春药),精尽,继之以血,血尽,出其冷气而已,良久方止。妇人慌做一团……西门庆苏醒了一回,方言:“我头目森森然,莫知所以。”这是一个开端,接着——比及到晚夕,西门庆又吃了刘橘斋第二帖药,遍身疼痛,叫唤了一夜。到五更时分,那肾囊(睾丸)肿胀破了,流了一摊血。龟头上又生出疳疮来,流黄水不止,不觉昏迷过去。最后——过了两日,吴月娘痴心只指望西门庆还好,谁知道天数造定,到了正月二十一日,如火烧身,变出风来,声若牛吼一般,喘息了半夜。挨到早晨,巳牌时分断气身亡。刘骜先生正是西门庆先生的翻版,他阁下到了后来,连走路都有点迟钝,面对着娇艳欲滴的赵合德女士,束手无策,只有握着赵合德女士的玉足,才能勃起。于是,史书曰:“有方士献大丹,其丹养于火,百日乃成。先以大瓮贮水满,即置丹于水中,水即沸腾(柏老曰:好家伙),乃易去,复以新水,如是十日不沸,方行服用。”一种投到水里水都沸腾的药物,以皇帝之尊的千金之体,竟敢吞下肚子,以博一欢,可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矣。刘骜先生每次和赵合德女士上床,就吃一粒,果然其效如神,刘骜先生的龙心,跟赵合德女士的芳心,同时大悦。而不久就异想天开,认为吃一粒如果是一个大悦,如果吃十粒,岂不是十倍大悦乎哉,恐怕要舒服到九霄云外矣。

            服十粒大丹的日期是公元前7年三月丙戌日(丙戌日是几日,一时查不出,古人最大的毛病之一,是好弄玄虚,索性写出某日,岂不简单明了)。那天晚上,赵合德女士已有点微醉——微醉的美女更勾人魂魄,她要享受臭男人在性上给她的十倍快乐,就一次把十粒大丹塞到刘骜先生的嘴里(这是根据《赵飞燕别传》,而《赵飞燕外传》说是只教他吃了七粒,不管多少吧,反正都要了他的老命)。刘骜先生吃了之后,跟西门庆先生一样威不可当,初夜时分,他跟赵合德女士在锦绣帐里,颠鸾倒凤,花样百出,不断地发出淫亵的笑声。可是到了午夜,他阁下却陷于昏迷,不能再扩大战果。一会坐起来,一会趴下去,大概已开始痛苦。好容易天色稍明(注意,已折腾了一夜),刘骜先生勉强爬下床,穿裤子的时候,忽然精液涌出,不能停止,一个斤斗栽倒。赵合德女士大吃一惊,急忙扶起,精液仍往外猛流,弄得裤子上、被子上全是,一塌糊涂。正恐慌间,他阁下已断了御气。

            西门庆先生死时三十二岁,刘骜先生死时四十六岁。他还算幸运的。第一,他比西门庆先生多活了十五年;第二,他没有像西门庆先生受那么多罪。但他们同是西门庆式之死——死于春药。

        ------------

        打落水狗

        ------------

            刘骜先生暴毙后,赵合德女士还没有来得及流下眼泪,已有宫女分别向皇太后王政君女士、皇后赵飞燕女士,飞奔报告。一老一少,赶到现场,抚尸痛哭。虽然召来了一大群御医,已无力挽救矣。

            刘骜先生之死,等于赵家姐妹势力的瓦解,积十余年的怨毒,开始爆发。最初大家仅只造谣说可能是赵合德女士把皇帝谋杀的,后来则言之确凿,一口咬定非是她谋杀的不可。王政君女士既悲且怒,下令宫廷总管(掖廷令)、宰相(丞相)、最高法院院长(廷尉),组织联合法庭,审问赵合德女士,调查刘骜先生致死的当时情形。赵合德女士现在第一次遇到靠美貌不能克服的困难,她已想象到她出席法庭时所遭遇的可怕场面,泣曰:“我一向把刘骜看成孩子一样,玩弄在股掌之上,宠爱和荣耀,冠于天下。怎能够在公堂之上,跟皇宫总管之类的芝麻小官,争辩床上男女间的事乎哉?”玉手捶自己的酥胸曰:“刘骜哥啊,你去哪里啦”哭了一阵,自杀而死。

            ——赵合德女士到底是用啥方法自杀的,书上没有明白交代,或曰“呕血而死”,或曰“自绝”,都太抽象,看情形可能是服毒。然而,不管是服毒也好,上吊也好,反正是她的结局使我们既称心快意,又感慨系之。称心快意的是,她的残忍和对宫中母子们一连串的谋杀,终于得到报应。感慨系的是,一代美女,成了臭男人纵欲的牺牲品,她是该死的,但她该为谋杀宫女和孩子而死,不应该为谋杀皇帝而死。但她终于死啦,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年龄,我们只好推测,公元前18年她们姐妹在阳阿公主家当歌女的时候,假定是二十岁,现在公元前7年,恰恰三十一岁,正是一位刚刚成熟丰备的美丽少妇。

            富贵荣华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霎时间,天崩地裂,十一年权倾天下,化成一具中毒后丑陋的僵尸。

            ——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女士于公元前31年自杀,二十四年后的公元前7年,赵合德女士自杀。嗟夫。

            赵合德女士死后,只剩下赵飞燕女士矣。她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刘骜先生之死的官司,但宫廷中的权力,已开始变化。刘骜先生的侄儿刘欣先生,继承伯父遗留下来的宝座,成为西汉王朝第十三任皇帝。刘欣先生的娘丁姬女士,成了皇太后,祖母傅老太婆(谋杀冯媛女士的主凶),成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虽然也被尊称为太皇太后,赵飞燕女士也被尊称为皇太后,可是她们没有儿子,已失去了权力魔杖。王政君女士还可倚靠政府中那些拥有实力的她的娘家子弟,而赵飞燕女士只好倚靠刘欣先生祖孙们对她的感恩矣——刘欣先生得以排除叔父刘兴先生,当上皇帝,赵家姐妹尽了全力。事实上,刘欣先生对这份恩情,马上就加以回报。

            赵合德女士虽死,但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彻查刘骜之死和赵合德女士责任的命令,仍然有效。刘骜和赵合德是公元前7年三月死的,到了这年冬天,调查告一段落,首都卫戍总司令(司隶校尉)解光先生,提出正式报告。我们在本文中所引述的关于曹宫女士母子和许美人儿子之死,都取材于这份官文书,不再抄录矣。在报告结尾,解光先生要求:

            “这些事虽然都发生在今年四月大赦令之前(刘欣先生四月登极,依例大赦天下),但我们查考,公元前132年,有个男人曾挖掘本朝开国皇帝刘邦墓旁傅夫人的冢,也是在大赦之后,当时皇帝刘先生曾下令曰:‘这件事情,不应该赦免。’天下人都以为立场严正。而今,赵合德女士倾乱宫廷,灭绝皇嗣,赵氏家属,应依法全族斩首。敬请再予深入彻查,命宰相(丞相)以下,有关单位,共同会商罪刑。”

            呜呼,依当时的法律,“灭绝皇嗣”,是一项滔天大罪,任凭谁都要付出血流成河的代价。可是,也幸亏“皇嗣灭绝”,刘欣小子才爬上龙墩,他不能不在内心私处,深幸他的伯父刘骜先生愚不可及。而且,仍是老话,他之所以能爬上龙墩,也仰仗赵家姐妹大力支持,可以说恩重如山。现在仅只半年,实在不好马上翻脸,把赵飞燕女士从皇太后宝座拉下马来,交给法庭审判。他的祖母傅老太婆和老娘丁姬女士,对赵家姐妹感激之情尤在,虽然救不了妹妹赵合德,但一定要救姐姐赵飞燕。但这个罪名实在太严重,又无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于是,刘欣先生宣称,赵飞燕女士服侍刘骜先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事情都是赵合德女士一个人干的,她已经自杀,等于伏诛,赵飞燕女士并不知情,不必再牵连她。而只下令把赵氏家属,那些靠裙带关系而富贵的一群男男女女、哥儿公子,一股脑发配充军到首都东北一千公里外的濒海荒凉地带辽西郡(河北卢龙)。

        ------------

        结局——自杀北宫

        ------------

            赵合德女士已死,赵家举族被放逐到边陲滨海地区,宫廷之中,只剩下皇太后赵飞燕女士孤单单一个人矣。对赵家的处罚,以当时的法律标准——应属灭族之罪,可以说轻而又轻,史书上虽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赵飞燕女士哭诉求情,已流尽了眼泪。

            然而,太轻的处罚,引起强烈的反感,几乎是全国哗然,事情可能再行扩大,于是,政府高级顾问(议郎)耿育先生,上了一个报告给皇帝刘欣先生。曰:

            “世界上有非常的变化,然后有非常的谋略去因应。刘骜陛下自知早年没有生下继承人,因而想到,如果晚年再有儿子,万一自己死掉,儿子还小,不能当家做主,政府权柄,可能会滑到老娘之手。一旦老娘骄纵乱搞,无所不为,小皇帝又幼又弱,政府官员们恐怕毫无办法,那将是一个危险的局面,将伤害到王朝的安全。所以,他高瞻远瞩,不准妃妾宫女们,再生儿子,目的就在于断绝祸乱的根苗,而把皇位传授给你,以求巩固领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