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清·旧梦 > 第147章

第147章



                                    

            

            泪滴在香灰上,溅起一点轻尘,濡湿一点净土,借着并不明亮的烛光看上去,正像那个没成形的小生命。

            

            “如果可以,真想一切重来,不让煜儿离开我,不会大意到忽略你的存在……”喃喃念着,双目红肿了,泪干了,香快燃尽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娘娘呢?”屋外胤禛的声音响起,我犹沉浸在悲哀里无法自拔,直到屋门被他推开。

            

            “宫女们说你在祭月。”他走上前,声音洪亮,似乎兴致颇高,却突地住了脚步,“吉雅,怎么了?”

            

            我笑,闭上眼,眼角湿润。

            

            “发生什么事?”胤禛握住我的肩头,“怎么好好的又伤心?”

            

            抽泣着倒在他怀中,睁开眼,香燃尽了,月亮挂于窗前,清晖万里。

            

            “吉雅……”

            

            “今儿是宝宝离开百天。”  我打断他,胤禛混身一窒,正欲说什么,我继续道:“百天前煜儿遇险,虽最终我母子二人皆保平安,奈何终归失了另一个宝宝,他还那么小,小到人形未成。”说到后面,我哽咽着,泣不成声,“胤禛,你说我为什么这么傻?怀孕了也不知道。你说我为什么这么笨?连个刚刚月余的胎儿都保不住。”

            

            “是谁说的?”他沉声喝道:“是谁抗旨?”

            

            揽住他的腰,哭到极致,我反而笑了,“傻瓜,生生从我身上掉下一块肉,你如何瞒得住我?连日来冻伤皆好了,为何下身仍隐隐作痛?每日里太医院奉上的汤药,分明一股子紫河车的味道,这又从何说起?”

            

            我越说,他的脸越白,满面惶恐,紧紧抱住我,“吉雅,不关你的事,我定会找出原凶,保你们母子永世平安。”

            

            “没用了”我摇头,无禁苦笑,“再做什么也救不回我们的孩子,难为你瞒着我,只怪我太过清醒。”

            

            “吉雅~”

            

            “胤禛”断断续续哭着,没了泪,只剩下凄然,“有时候我在想,是否自己太幸福,上天降罪,惩罚我占尽人世情爱。”

            

            “胡说”他低喝,“不是人人都可以占尽人世情爱,付出多少收获多少,这道理连煜儿都懂。”

            

            “我不懂,我只知道我们第二个孩子就这样没了,以后也不会来。”

            

            “可我们还有煜儿。”  胤禛打断我,将我扶至榻边,斜靠在他怀里,我哭得累了,却睁大了眼看着那轮明月,好象想看清那个没出生的孩子的样子,好象想对他说很多没有机会说出的话,好象他就在那月亮里,看着我们笑,似乎是快乐的,但却是虚无的,永远都无法触及。

            

            “吉雅,一切不能回头,幸而你和煜儿都没事,哪怕没有第二个孩子,有煜儿也足够了,又何必独自悲伤?你既是知道了,就该说出来、哭出来,怎么倒埋在心底独自承受?你怕我不能与你分担?”

            

            “那你也瞒着我。”  我淡淡笑道:“越是在乎越是愚蠢,难怪人都说为君者不可用情,你用情了,所以诸多肘制;我用情了,所以不能清醒。生死相依的誓言,只怕到头来只是闹剧,哄了你、哄了我,却哄不过世事规矩,哄不过众多道理人伦。”

            

            “朕就是人伦规矩。”胤禛制住我,“谁爱说什么让他们说去,朕只和老天要你们母子一个平安,多了吗?用朕对大清近十年的付出来换,多了吗?”

            

            “不多”我抬手拂上他苍桑的眼角,突然觉得胤禛老了,不是我记忆中那个年轻坚定的四阿哥,他是一个被朝事拖垮的皇帝,那一桌桌批不完的奏折榨干了他的青春,压得他喘不过气,“可也不少,别和老天谈条件,我懂你,你懂我,这就够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轻问,我点头。月光印在他眼眸中,我变成一个小小的影像,缩在他的双眸里,淡笑着,有苦,亦有乐。

        “胤禛,我唱首曲子给你听。”

            

            “好啊,多久没听见你唱了。”他坐直身,靠在软枕上,嘴角轻扬,带些期待。

            

            从榻上站起,走至案前,那柱香只剩下三根细木,余烬早灭,不自觉的,一首歌自然而然轻扬而出:

            

            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    

            相思算什么,早无人在意。

            

            醉卧不夜城,处处霓虹。

            

            酒杯中好一片滥滥风情。

            

            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

            

            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

            

            烟花拥着风流真情不在。

            

            ……

            

            重复数遍,他呆了过去,我也呆愣当场,曲音已尽,口中犹喃喃低语——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

            

            悲歌一曲是否预料结局?我不敢想像,相思由来已久,如今变成相守,相守若是天长地久,又是否终有一日终将相思?一切都成了谜团,我甚至不敢肯定胤禛的将来,好象一切都改变了,我们被卷入巨大的旋窝中,不知被命运抛向何方。

            
            那天过后,一切说清,却并不能轻松,还没等我缓过神来,这日胤禛与我在园中品茶,他皱着眉,言语不多。

            

            “怎么了?朝中又有烦心事?”壶中的茉莉香片泡好了,小小的亭中飘着淡淡的茉莉清香,顺手倒了一盏递予他,“这几日怎么都不见胤祥?”

            

            胤禛摇头,“十三弟的身子骨儿……”话没说完,我懂这背后的意思,努力控制着微笑,看着那泛着淡黄色的茶汤,轻轻一漾,似藏有说不清的玄机在其间。的

            

            “十三弟不病到起不来,断不会告假不来早朝,今日太医来回……”

            

            “他腿疾又犯了?”  我打断胤禛,好象害怕听见那些断语。

            

            他苦笑,“如今腿疾倒是其次,奈何常常咳喘不停,竟是难以下床。”

            

            一阵风过,带来一阵阵林间馨香,我站起身,裙摆随风而扬,看着外面层层的飞檐,良久,悠悠开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胤禛,若是胤祥先走一步,于他这身子骨儿,倒是一种解脱。”

            

            “吉雅?”胤禛提高音调,我继续道:“就好象宝儿,拖一日是一日,眼睁睁看着自己离开,有时是一种幸福,好过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

            

            “此话何意?你知道什么?”胤禛急问,我倒笑了,“自从我变成皇贵妃、胤祀归隐岫云寺、煜儿出生,我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知道胤祥的脾性,就算他想洒脱人间、四处游离,别断不会离开你,不会离开大清;何况胤祥真正的愿望不过是想让大清昌盛繁荣。这样看来,他又如何会离开朝堂?”

            

            胤禛没说话,负手立于亭中,顺着他的目光远望而去,万里河山不在眼中,只在他心中。有些东西是能用生命来衡量的,就象他们兄弟两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一个国家及民族兴旺的将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且要看值不值得。若想这瑰丽的江山更加瑰丽,多少人命似乎都不重要,历史的洪流中,我们只是苍海一粟,不值一提。包括那些伤悲、纠结、痛苦,都不值一提。反而那些淡淡的欢愉似乎经久不息,总在时间长河里静静流淌。

            

            ……

            

            计划着去看他,还没成行,他的信倒先来了,淡黄的洒金纸上只有聊聊数句,请我同煜儿过府一叙。

            

            “怡亲王今儿精神好些了?”  我问那送信来的小太监,他站在门口恭敬道:“回娘娘的话,我们王爷昨日突然就不喘了,还进了两碗薄粥,今儿能在屋里走动走动,病倒去了七、八分,合着也该好了。”

            

            “那敢情好,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儿过去吧。”说着吩咐春晓将煜儿带过来,换了一身出门穿的寻常衣裳,长发挽起,淡妆粉裙,牵着煜儿乘轿前往。

            

            “额娘,十三叔好了是不是可以教煜儿练布库了?”煜儿很兴奋,一路坐不住,不停问着,小嘴没个消停。

            

            “等煜儿大些,会有专门的布库师傅。”  我握着他稚嫩的小手,他还需要母亲的扶持,我在等,等他长大,等雍正十三年的来临。

            

            “可煜儿想要十三叔教。”小家伙歪着脑袋想了想又道:“若是十三叔累了,那就让四哥哥教煜儿。”

        “四阿哥?”我喃喃道,低头看煜儿,“宝宝,告诉额娘,为什么更喜欢四哥哥,五哥哥不好吗?”

            

            煜儿掘着嘴,这个问题好象颇费番思量,“五哥哥也好,还常陪煜儿玩闹,可四哥哥对煜儿更认真,不像五哥哥总把煜儿当小孩儿看。”

            

            “小孩儿?”我忍不住噗哧笑了出来,“宝宝不是小孩儿吗?”

            

            “不是”他挺了挺胸,“煜儿是大清的小巴图鲁。”说着又想起什么,腻在我身上道:“何况四哥哥对额娘也好,上次还是四哥哥跳下水把额娘教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