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清·旧梦 > 第179章

第179章



                                    往日还要劳王爷照顾吉雅母子,别的不说,爷可是定要去看看那侄儿,听见人说,骑射文章都好,待爷在京里替他留意着,选门好亲事……”

            “胤祯”吉雅打断他,“是没话找话是吧?煜儿的亲事不用着急,且饮酒回屋睡吧。”

            恂郡王哈哈大笑,指着吉雅冲道:“还惦记着当年的过节,经许多年许多事,自个儿也两世为人,怎么还是那个小家子气的脾性,也难为忍得。”

            “十四弟”镇国公轻喝,“果然是喝多。”

            ……

            月色朗朗,此生将尽,们几人,在院中把酒对谈,不觉际发白,吉雅早已回屋休息,留下几个大人满腹感慨。

            “王爷,吉雅两世被情所伤,还望王爷……”

            “别些客套话,知道换作国公,也会尽力护周全。如所,几世为人,皆获情衷,哪怕受伤,到底圆满。若非国公释怀,又如何能像今日般坦然相见?”

            “正是,别再费话,今日不醉不休,醉就回屋躺着,爷也不上早朝,看爷那侄儿皇帝能将爷如何?”恂郡王着起身,拉起二人,“莫如样,咱们也耗半辈子,会儿再聚,情同手足,咱们三人拜作义兄弟如何?”

            下意识和镇国公交换个眼神,他抢先道:“那敢情好,如此既放心,又开怀,既结兄弟,此生此世,总有机会再见。”

            “好”笑着与他二人击掌,听见恂郡王轻轻叹,“若是八哥还在,该多痛快……”

            “事无完美,总还圆满”举起杯,率先饮尽琼浆,多久没样的感觉?觉得自己也醉,往事件件从心头遛过,快得什么都抓不住,只看见未来——惬意的、释然的、幸福的、淡淡的……

            离京前夕,吉雅独自去京郊处寺庙,似乎是与人告别,不想追问,有的过往,有的苦衷。也趁机入宫面圣。

            乾隆帝年少得志,端坐上首,身龙袍,衬得周身贵气,他没看,埋头批着奏折,在转身离开时,听见他轻声道:“朕的小九弟,劳烦王爷悉心照看。”

            “皇上”

            “若是九弟成年后愿意回京铺佐朕,朕自会留席之地予他,若是他不愿意……”着,乾隆微微顿,继尔道:“朕自会保他世代富贵平安。”

            “谢皇上”行礼退出,幸而皇帝对母子没有恶意,否则满蒙之战,只怕是在所难免。

            几乎是小跑着出紫禁城,带着吉雅,告别众人,才出京城,换做骑马,将扶上红拂,自己也跟着跨上,从身后轻轻将环绕,的发丝带着淡淡的清香,轻拂过的脸面,是种奇异的悸动。

            “快下去”吉雅如往常般轻喝.

            但已催马,“由不得选择。”

            “那什么由得选择?”嗔,“昨日进宫面圣些什么?”

            “没有?”摇头,心情大好。

            “肯定,听胤誐,还备礼物。”

            “来趟朝上国,不备礼物怕是不行吧?”

            “是什么?给皇帝的?”

            “皇帝比我矮一辈,送他做什么?”

            “那是给谁的?”

            “太后”

            “太后?”有些惊异,显然不明白的意图,“送做什么?”

            笑,挑眉问道:“怎么?是谁劝要放开心胸,忘掉那些不快的?会儿又反悔?果然小家子气。”

            “~”吉雅转头瞪,因为生气,的脸红润些,看上去多几丝人间气息。

            “,备礼,着人送给太后,爱用不用,那可是好东西。”将搂紧,马蹄阵阵,引着们离开京城。

            “什么东西?”

            “上等的珍珠粉,敷面用的。”

            “上等的?”起疑,显然不信。

            “可不是?上等的,掺人参,只不过那参难得,加的又多,太后若用,保不齐脸上有多滋润呢……”

            吉雅微垂着头细细思量,半晌,方反应过来,回身指着道:“,用好参兑珍珠粉,那玩意量多,敷在面上可得起红疹的!”

            哈哈~笑,除笑,还是笑,们行得远,却离自己越来越近。朝阳正美,幸福已来……

            弘煜番外-不舍[VIP]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阿玛薨。

            不在他身边,甚至他在的记忆里有些模糊,每次,当我就快忘记阿玛的样子时,总是额娘在身边不断的、不断的回忆,然后,阿玛的样子又开始清晰明朗,到后来,阿玛的形象终于在脑海中定格,永生难忘。那时候,额娘才放心离开……

          我的记忆里有很多往事,最不寻常的一件,是额娘不老的容颜。但阿玛走后,额娘开始衰老,对着镜子笑,有种若释重负的感觉。那时还小,有些慌乱,拽紧阿拉坦叔叔的衣襟,他弯腰对:“真好,额娘回到人间。”

            人间?直不明白,难道额娘真的不是凡人?可不想老,想永远年轻着,对着温柔的笑。

            “有时候,不是每件事都能如愿的。”额娘么,虽然的眼角终于有细纹,可她的笑还是那么温暖,如同一潭春水,又好象桃花开时的灿烂,让人不经意间就被其融化。

            想想,阿拉坦叔叔也是样,他沉醉在潭春水中,小心呵护着额娘,不肯让她再流滴眼泪。额娘也的确没再哭过,我想,阿玛薨的时候,定把毕生的眼泪都流光,所以自那以后,从没见过额娘哭,只看见微扬着嘴角、眼神柔和,是种释然又幸福的表情。

            每年阿玛的忌日,额娘总会笑得特别灿烂,带着我,站在高处,面向京城的方向,把一年来写给阿玛的书信全都扬洒在地间。她的目光印着沙湖上的波光,纵然没笑,笑意也从滴间流露。

            阿拉坦叔叔站在远处,想他也在笑,可他的眼中定蕴着泪,定纠结着复杂,定还有些感动是们都无法解释的。

            对额娘的一生很好奇,不算很美,但阿玛那么宠爱,至死不渝;也不算很聪明,用自己的话,反来复去,总是作茧自缚,可最终阿拉坦叔叔甘愿陪在身边,远离家乡、远离儿孙,也远离他的妻妾,只有额娘一人,让他心动,让他心疼。

            额娘的眼中似乎装着很多往事,阿玛留下的每样物件,都精心保留着,有时翻出来回味,每件仔细收拾之后,又小心放回箱底。做些事时,额娘是最美的,低垂着眼睑、微乱的发丝、轻扬的嘴角,还有纤长的手指,就好象阿玛从没离开,他就活在的记忆里,无时无刻,时时鲜明。

            可并不无视叔叔,对他笑、对他好、对他也如水般温柔。他们泛舟湖上、促膝长谈,他们柔刚,似乎都心满意足。有些看不透,心里装着个人,也能和另个人幸福的生活吗?

            憋很久,才鼓足勇气问额娘,笑,抚抚的长辫,“煜儿今年几岁?”

            愣,没料到突然问个,却也顺口答道:“十五,额娘,儿子下个月就满十五。”

            “十五?”额娘喃喃道:“却也不小。”

            以为要什么,可起身离开,留给个满腹心事欲未的背影。

            从十五岁起,阿拉坦叔叔开始提及的亲事,可额娘总是回绝。在旁坐立难安,很难想像家里又多个少的身影,会是怎样的情景。也许在的印象里,沙湖别苑从来就只有额娘、叔叔和,如果再多个人呢?娇羞的笑、温软的手、淡淡的体香……不敢再往下想,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否希望成亲——与个陌生的姑娘。

            本以为额娘只是不放心,可,“煜儿还小,过几年再提不迟。”

            “还小?”叔叔瞪大眼,“牧仁像他么大的时候都有两个侍妾,也快大婚。”

            “叭”的声,额娘将碗筷放在桌上,沉着脸道:“是啊,自个儿是个孩子,再娶个孩子回来,两人关门玩过家家呢……”着不待叔叔反应,兀自起身走。

            留下两个大人面面相觑,可怔愣功夫,叔叔开始哈哈大笑,俯在桌上,笑个不停,亲自斟满杯酒递予,“来,煜儿,陪叔喝杯,咱们今儿不喝醉,谁都不许回屋。”

            “叔~”唤他,“额娘,不让多喝酒。”

            “管呢。”阿拉坦叔叔拍拍他身旁的椅子,“额娘是刀子嘴豆腐心,平日是怕喝多伤身,可今儿是好日子。”

            “好日子?”

            “对,好日子”他喃喃道,声音低下去,眼中竟有泪意,轻诉道:“不仅仅只是个影子。”

            “影子?”有些奇怪,却也不便多问,直到很久以后,直到额娘也走,直到阿拉坦叔叔老,直到也儿孙满堂,突然明白句话的深意——原来,他是在高兴,还会生气,并不只是味的笑;他是在高兴,时候长,偶尔也会吃醋,他在心里的份量,比从前重很多。

            突然有些伤怀,想,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企盼生命里的良人,也如额娘样会调皮的玩笑、会温柔的回眸、会不经意的吃醋,把嬉笑怒骂全都放在脸上,是因为身边的人真的宠爱;从不隐藏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因为事过境迁之后的坦然。

            突然间有些懂得,懂额娘的内心,懂对阿玛刻骨怀念,也懂对阿拉坦叔叔的复杂感情。就像小时候额娘对的样——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就好象不会丢下,也永远不会忘记。

            科尔沁时不时会有人来探望阿拉坦叔叔,带来草原的问候和消息,知道莫日根也大婚,娶的是蒙古某部落首领的儿,额娘直摇头,不担心莫日根年龄小,是在感慨岁月太快,因为过的故事,告诉,当和牧仁、塞罕初遇时,塞罕只有五岁,牧仁也不过是十来岁的少年,转眼间,塞罕也早做父辈……

            “煜儿,可有,可有……”那日陪着额娘在小院中赏花,突然吞吞吐吐欲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