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何者为卿狂 > 第22章

第22章



                                    !哎呀呀,皇上要是知道了可怎么好??”

            承宁不耐烦地任他披上狐皮双领袄,接过暖手小炉,“行了行了,比老妈子还啰嗦。”愣了一愣,不对啊!“本王脸红不红与你有什么相干!吵死了!”这帮人都在看好戏,真可恶。

            这个冬天好像不太冷了,承宁第一次在心里想道:其实,当“宝宝”也不坏嘛……

            燕燕竹馆笙

            天色渐暗,零星落下几点雪花,缀于肩头。温柔的雪花突停,四人骑马而上愈行弥艰,才上山便已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像是大灾降临一般的征兆。若是真发生了什么,也没个求救的地儿,大家也担心起来。

            “小姐,”梅尚之勒停马,手指前方,“你看树下!”

            前面的小坡上立着一棵苍劲的老树,枝繁叶茂。树下蹲坐着一位看不清面容的蓑衣老人,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这点犀山脚下本无人烟,狂风大作的冬天里哪来的老翁呢?一切看似极不合常理,各中定有玄机,夜融雪想道。遂下马,行至树下,恭恭敬敬地见礼:“老人家好。”

            老翁像是没听见,嘴里不知哼哼些什么。夜融雪见状,更加柔和,随意地做到他身侧笑道:“老人家怎得独自坐在这荒地?”

            老翁瞥了她一眼,语气不温不火:“姑娘矜贵,不便与我这乡野老儿同坐。”

            赶我走?夜融雪不在意地耸耸肩,摘下头上披纱的小笠。“若我就想在这同您说说话呢?”

            “陪我这老头也成,只怕……那三人等不得吧!”

            话音刚落,伴随着沙石滚落的轰响,梅尚之修长的身影就在尘土中越发的模糊,连狮子骢也不见了。

            方才他,对她的真实容貌略微震惊了一下,便收敛了情绪,面似憨厚朴实,嘴角却扯出不相称的诡异,目光深沉难测。拿三人的命来要胁她逼她离开,可见这风暴许是老翁的术法。想来他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她暗自思量,决定放手一搏。

            站起身来,她挽袖露出手上的铃饰,眼波流转笑意如水,“这么说老前辈是狠了心了赶我们?我以为,风雨欲来,临江远眺者亦不能全身而退。”江湖之所谓点犀白老,是或不是,或许只有上天才知道了。

            那人眯眼打量夜融雪,一言不发。她不躲也不避,迎视他的目光。

            “姑娘胆子也太大了。”老翁突然说道,似乎带着笑意,伸手取下斗笠和蓑衣。

            耳边呼呼的风啸渐渐趋于平缓,山间一片清朗,异象都消失了,只留凄清景色。

            那人约莫六、七十的年纪,须发花白,长相平凡,一双眼睛却透着不凡的睿智。身穿朴素的敬元袍,无任何武器在身。“呵呵,不愧是亲兄妹,眼睛里的倔强真是像极了。”

            亲兄妹?那他就是白老了!夜融雪高兴坏了,忙唤:“白老前辈!”后者笑着摆摆手,其他三人从迷阵中走出亦来拜见。

            随后由白老亲自带四人骑马上山,只觉得山里风光妙极,春望冬景聚集,且怪在不似山下严寒,气候极好,途中也见到山中的小动物们在树丛后探出小脑袋好奇地看他们。上至山顶,一片开阔,有一四合院形的小宅院,便是白老的家。屋外有牲畜有菜田,俨然寻常人家。哪像是武林中极负盛名的高手住的?

            白老站在屋内朝他们招手,笑道:“你们几个都楞着做什么,还不快近进来!”

            入了屋内方待坐定,白老倒了茶,道:“我知道你们来找我做什么,是想知道七湖的事吧?”见他们急忙点头,他又不慌不忙地说:“七湖这东西,先不说它哪里好,从来就只会惹起天下纷争。师傅保管它的时候,就同我说必要时宁可毁了它也绝不能让人夺去。那也是我小时候的事了。”一声长叹,无奈摇头,七湖在师傅过世时终是被人偷了走,如今现身襄州。

            “白老,那七湖究竟有什么能耐?岳玄宗拿着它,不知要进行什么计谋?虽让人查了,可还是隐秘的很。”夜融雪不解。

            “它本是一块玉,传说是神器,由来倒是不得而知。相传得七湖者得天下,只要揭开了七湖的谜,称王称帝,实属易事。”他解释道。

            众人沉默了。

            难道岳玄宗宗主要当皇帝,岳柔从旁协助?真的是这样么?

            此时竹青岚、梅尚之面色凝重,兰妃卿低头喝茶不言语,夜融雪也托腮思考,各有各的心事。白老看了看,捋捋胡子低声道:“七湖……还可让人死而复生。”

            

            骑着一匹马,缓缓地任它载她到南面,白老笑说老马识途,骑着它会到一个离这不远的地方去,那儿有人等着。她问是谁,他只说去了自会知晓。

            南面越发的暖了,甚至感觉不出时值严冬。阵阵清风,鸟语花香,幽静怡神。

            下了马,眼前立着一个围着篱笆的小巧的青竹院子,门开着连着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径,篱上攀着紫的粉红的牵牛花,像是早已在等候她的到来。

            到底是谁呢?早已在点犀山顶等候,还建了一个精致的竹院子?

            夜融雪边朝四周看边向院里走去,低头一看,裙边和鞋上都干干净净的,想必是这个有心人怕泥土脏了她的鞋,还悉心打扫了。红唇边绽出一抹笑,加快了步伐走进屋里去。进了门,更觉竹屋的意境清远,从浅绿、草绿、翠绿、碧绿的渐变安排,可谓费尽了心思。

            再往侧屋走去,玉手拨开翠珠帘子,她看见窗口处站着一个男子背对着她。男子负手而立,身形高大颀长,宽肩健腰,穿着立领黑色箭袖衣袍,腰束银灰素锦蟒带,挂着一枚普通的玉佩,脚穿弹墨边缎面马靴。

            这身影,好熟悉。

            夜融雪不能自已地紧紧盯着他的背影,卷翘的睫毛甚至在微微颤抖着,朱唇张张合合,几次欲言却没吐出一个字来……是他么,真的是他么?

            怎么会是他,他应该在十夜门里啊。可若不是,那又能是谁?如此一来,她应该怎么同他打招呼、说话,还有微笑呢?她竟无端的紧张,有点慌了手脚。

            竹的清香弥漫,应是清新的,此时却令她的脑子有点昏沉沉的,迷香一般。

            大哥……

            仿佛听到她心底的呼声似的,那男子渐渐转过身来,面朝夜融雪。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很久没有这样细细地看他的脸了,自从他走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朦胧记得的,是大哥温暖的笑容,宽厚的背,色彩斑斓的纸鸢……那样一个让她怀念并依赖的晴朗少年,那样一个芳菲不尽的4020电子书。

            时光倒流,一切恍如昨日。

            他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浓眉如剑,深邃乌黑的双眸神采奕奕,挺直的鼻子加深了轮廓的魅力,双唇薄厚适中,唇边依然是那么开朗而疼爱的笑意,和暖如春日。他变得越发成熟且深具男性魅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俊美的脸上写满相逢的喜悦和不可置信,嗓音低沉如醉人的醇酒。

            “鸢儿。”

            没错,他还是那个会背着她四处玩耍的大哥。

            这个熟悉的称呼,真是久违了。大哥从不像别人一样叫她,而是一直叫她鸢儿。兴许是因为她喜欢看天空中飞翔的鸟儿,喜欢在草地上奔跑着放纸鸢吧。但是从很早以前,她就为这个独有的爱称而高兴,仿佛独占了大哥的溺爱。听他笑着唤她,心窝里便泛起一丝丝特别的甜意。

            听见大哥在说话,夜融雪忙从回忆里抽身,扬起笑脸看向他,“大哥,好久不见。我真是……想死你啦!!”说着,她飞快地用力扑进夜骥影怀里,像儿时一样挂在他身上晃阿晃得。

            像是早料到她这一招,夜骥影把她搂进怀里,“哎哟,鸢儿怎么像小蝴蝶一样轻,没好好吃饭吧?”伸手轻捏她的俏鼻,打趣道。

            “我就是小蝴蝶,是大哥的小蝴蝶!”她也嬉笑着,抓住他的衣角。

            本以为他会接话说些什么,没想到他却愣了一下,而后细细端详她的脸。好半晌,才低声道:“不只是小蝴蝶,你还是大哥的雪鸢。”

          

            这眉眼,这琼鼻,这樱唇,我有多久没看过了?多少次午夜梦回,瞧见她在梧桐树下朝着我甜甜微笑地招手,千种香姿,万般风情。我总是高兴得大呼,继而跌跌撞撞跑过去想碰她,她却消失不见了。一回头,又见她坐在树下荡秋千,笑如银铃,美好而纯洁。

            我很早就预感到,她终有一天会头也不回地离开我,摆脱我的保护。

            就像小小的雪鸢长成,必定展翅高飞一般。

            我早就知道的,可为什么现在却这么难过呢?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为她做些什么,除了亲手给她做玩具、建屋子,我还想把我的一切都奉上,以求她留在我身侧,让我像以前一样好好疼她。

            夜骥影拉她坐下,道:“可喜欢这竹馆?若喜欢就在这里住下,若不喜欢我拆了它便是。”

            夜融雪似乎想到了什么,没答话,只温柔地拉起他的双手细看,“大哥,你这是……”略哽咽地感慨道,果不其然,他手上有许多细长伤痕,有的已结疤,有的仍然红肿渗血。记得小时候,大哥也是动手给她做纸鸢以致满手伤痕,却从不说,直至有一次她发现了难过地大哭一场……

            “这竹馆耗时多久?”

            他笑道:“不足一月吧,不费功夫的。”

            这么大的馆院,大至门窗,小至桌案,都是截了正好的青竹段子做的,还要打磨修整,怎会不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