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夜半枪声 > 第1页

第1页



                                    声明:本书由手机电子书网(4020.cn)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夜半枪声---一个真实而离奇的故事》

        (一)夜半枪声

        公元1960年七月中旬,故乡迎来了一个燥热的仲夏。

        此时,乡亲们体内正大闹能源危机。可体外,老天爷却毫不吝惜它的能量。不管不顾地把光和热撒向人间。

        自端午节后,就从不曾下过一场透雨。百姓们赖以生存的饮用、耕耘的水源—大大小小的江河池塘都几近干凅。

        白天没有水,乡亲们无法下地作业。晚间没有风,屋内热得像个蒸笼,人们无法睡眠;只好把家里所有能移动的竹床,门板,桌椅板凳统统搬出来。一家大小横七竖八地或躺或卧,在屋前屋后纳凉。

        某夜,在我家所在的街区。像往常一样,大人们正忍受着饥饿和酷热的煎熬,无力地摇着蒲扇,为孩子们驱风赶蚊;小孩们则不时用脚捶打着竹床,发出烦躁的哭喊。

        “这是收‘瓜精’(家乡方言,意指:造孽后遭天谴)的天,怕是要出事吧?”人们窃窃私语着,一种不祥的疑云,笼罩在居民中间。“可不是,你看这几晚,我们附近的街头巷尾里,老有一些人象鬼魂一样出没。据说,昨天和前天,百货公司还出了事。当局在严格保密。千万别对别人说。……”大人们用扇子遮住嘴,互相咬着耳朵,轻声传播着一个秘密。

        “砰,砰,砰!”突然,一连几声森人的枪声,在附近响起。一时间,大人叫,小孩哭。社区顿时如炸了营的马蜂窝一样,乱作一团。

        “不好了,不好了!坏人端了我们的老窝!”街区四周,潜伏着的便衣警察、机关干部纷纷从暗处跑了出来;吆喝着朝下关县政府方向跑去。…

        二)不速之客

        那几晚,的确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事件。

        前两天晚上,在县百货公司,值勤的老鲍和老王同往常一样;分别驻守在一楼和二楼。一楼是门市部。二楼是仓库。

        库房窗户很小,通风不良。加上从瓦缝里辐射进来的热气,让人不住地冒汗。考虑到老鲍的岁数大,又是书生出身;老王让他驻守在一楼。

        其实,在他们看来,守店完全是例行公务。那年月,家乡民风淳朴,极少偷盗事件发生。自58年百货公司开张以来,一直平安无事。

        这晚,老鲍实在热得无法入眠,只好打开一扇店门。用自己的竹床堵住门道。

        及到半夜,好不容易有些许凉风徐徐吹来。他也慢慢地进入了梦乡。睡梦中,他依稀觉得自己的竹床被推得“吱吱”作响。一骨碌坐起来,摸索着戴上了自己的厚眼镜。在朦胧的月光中,只见一个人光着上身,背着一个大布包袱;从自己的床边硬挤过去。起先,他只当是老王起来上厕所。后来一想不对头。忙关起门,跑去查看老王在不在。这倒不是老鲍太迂,在那个年代,要把一件事往坏里想,还真得要有些创新精神。

        上得二楼,只见老王正躺在楼板上,“呼呼”地发鼾如雷。“不好了!失贼了!”老鲍这才恍然大悟,慌忙摇醒同伴。气急败坏地把刚才的事,同他讲了一遍。两人连忙操起一支红缨枪,追到街上;哪见盗贼的踪影?

        两人合计了一下,为了不打草惊蛇;连夜跑去县公安局,悄悄地报了个案。

        (三)三顾商场

        次日一早,公安局派人到现场勘探侦查。发现一楼柜台内的衣、被、鞋、袜被盗去不少。

        更让他们困惑的是:小偷还在二楼的窗玻璃挂钩上留下了一只随身带来的绣花袋。

        据事后分析,那是老家西北部,山村村民们用来采茶的茶叶袋。

        为什么要把他留下来并赫然挂在窗外?这事,让公安干警们好生纳闷。

        为慎重计,当晚,他们把警察打扮成平民百姓,集中布置在百货公司的正面街道和左右巷子里。

        又是一个闷热无比的夜晚。

        天刚断黑,侦员们按计划陆续就位。

        附近电厂的发电机也“突突”地冒出了黑烟。

        大多数居民们刚刚洗浴完毕。正端着澡盆将洗澡水朝屋前屋后扬撒。以图降低地面的温度。

        灯光下的街区里,充满了静谧但神秘的气氛。

        突然,在百货公司的北面,吃吃地传来一声声凄厉的呼救声“救……救……命呀!有…….有……贼!”如同响起了冲锋的号角,隐藏在暗处的警员们立马拔起了枪,不约而同地朝呼救的方向跑去。……

        原来,百货公司的北面是一堵丈余高的院墙。墙外毗连着一家居民的院落。沿墙根,他们种有一长溜的南瓜。那花繁叶茂的瓜蔓正是沿着瓜棚爬上百货公司的院墙的。

        这天,店中的女主人刚刚洗完澡,图省事,未穿上衣服;就光着身子把洗澡水端到瓜棚下来浇南瓜。

        她猛见地上一双大脚。抬头一看,一个壮实的小伙子正光着上身,目光森森地站在瓜藤里。四目对视,让她吓得魂飞魄散。她本能地夹起双腿,用双手捂住胸前;大声呼救。

        事先,公安人员做梦也不曾料到:这窃贼会打这几米高的院墙的主意。所以未在这里设防。他们的大意,让小偷又一次失之交臂。

        (四)县太被擒

        窃贼一连两天的肆意挑衅,惊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他们认为这决不是一起简单的经济案件,有可能包藏着可怕的政治祸心。从前两次的教训中,他们认识到;光靠十几名公安干警那捉襟见肘的布防,势必会给窃贼以可乘之机。于是,号召政法三家,县委、县府两院的所有干部,一起上阵;来回应偷儿的挑战。

        次日下午,刚过四点。百货公司方圆100米内的街区,就多出了数百名神秘的市民。他们汗水津津,三五一群地在附近瞎转悠。

        一小时过去了,……

        两小时过去了,……

        四小时过去了,……

        七小时过去了,……

        除了神色不安的纳凉住民外,百货公司周围似乎没有其他异样。

        当班守夜的干部们私下议论:“除非小偷吃了豹子胆了,要不,哪个敢顶风来投这天罗地网?”话音未落,就响起了本文开头所提起过的那阵午夜枪声。

        “不好了!我们中了‘李向阳’的调虎离山计了!”人们惊叫着,像潮水般地朝县府大院方向跑去。

        让人吃惊不止的是:在县府门卫的指引下,人们从枪击现场逮住的是县长夫人和县机关食堂的一个年轻伙夫!

        五)再脱罗网

        (这一晚,张皇失措的干警们又帮了窃贼的忙。他又美美地背了一个大包袱,从从容容地上路了。

        次日,街区的老百姓又用蒲扇遮脸,彼此咬着耳;悄声地传播着一个接一个的花边新闻:

        “听说:原来,县长夫人趁丈夫坐镇指挥捉贼时,偷偷地与她的情人幽会。她们的神秘行踪引发了门卫的枪声。因为他是喏大的县府大院里唯一的留守人员。一连几天的突发事件,让他高度紧张,以致神经过敏而开了枪,…”

        还有人说:“那伙夫本来会的是县长夫人的小保姆。他照老规矩,偷偷溜去小保姆房去‘过星期六’。没想到,那晚县长夫人不舒服,把小保姆支去代她去百货公司值班。为了不受小孩的干扰而美美的睡上一觉,县长夫人特地跑去前房,在小保姆的床上就寝。不意碰上了来赶趟的伙夫。黑暗中,她被周身摸了个够。……”

        还有人添油加醋,有滋有味地说:“岂但是被摸了,她睡得梦巴梦欠的;把来人当成是县大人。还由着人,让把衣衫脱了,成就了好事。只是在交欢过程中,她从从未有过的酣畅中,发现异样;这才拉开灯,大叫起来。由此引发了那三响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