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钢铁洪流 > 第82章

第82章



                                    “前边就是通向‘走私湾’的路,看样子作战参谋把司令部地址选在海岸边了。”德·甘冈说道。就在这时,前边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一名先遣部队军士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使劲挥着双手让车停下来。“出了什么事?”德·甘冈问。“前面有德军的后卫部队,与我们发生了遭遇战,他们企图在撤离马特鲁港时阻拦我军。请你们暂且避一避。”军士说道。车队徐徐后撤了。“要不是这场该死的暴雨,我们本来可以围捕这支敌军的。”蒙哥马利气愤他说。

            中午时分,蒙哥马利一行抵达马特鲁新司令部,立刻获悉梅因沃林和卡弗不幸遭到伏击,落人敌手。马特鲁城镇及主要公路的德军已被肃清,但他们没想到还有一小队德军盘踞在海岸附近的地方。他们在前往“走私湾”的路上被俘。

            德·甘冈倒吸一口冷气,好险啊,我们的总司令差点重蹈覆辙。

            蒙哥马利始终一言未发,但可以看出,他为继子的不幸遭遇感到悲痛伤心。自从他的爱妻去逝以后,他一直像亲生父亲一样关照着她的两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他们之间建立了根深的感情。德·甘冈开始恼恨自己下该让卡弗去执行这项任务。

            “司令,梅因沃林机警过人,他很可能会带卡弗一同越狱逃脱的。在意大利战俘营很容易做到这点。”德·甘冈试图劝慰蒙哥马利。蒙哥马利似乎没听见德·甘冈的话,他镇定地走到桌旁:“马上把各部队的追击情况报告拿来。”

            隆美尔心绪不宁地再度坐上西撤的指挥车。此刻,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德国已经输掉了非洲的这场战争,但他的对手蒙哥马利似乎并未意识到英军打赢了这场战争。英军的追击行动显然是在一个缺乏决断果敢精神的人的指挥下,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他们有强大的兵力兵器,充足的补给,而且掌握制空权,他们到底担心什么呢?难道是怕我这跛足军队杀个回马枪吗?隆美尔露出得意的笑容,照这样下去,我们逃出蒙哥马利的迫击不是没有希望。尤其是这场暴雨,下得太及时了。

            “你好吗?司令阁下。”

            一声放肆的呼唤打断了隆美尔的逻想。他扭头一看,大吃一惊:“是你?兰克将军?”

            “对,是我!”兰克倚靠在隆美尔的指挥车旁,粗鲁地行了个军礼。

            赫尔曼·兰克是3个月前刚派归隆美尔指挥的空军精锐部队第1伞兵旅旅长。他手下的伞兵装备精良,身体强壮,他本人则参加过克里特战役。兰克部队到达时没有自己的运输工具,是骑着自行车来的,由于他们是空军部队,隆美尔很少关心他们。

            在阿拉曼撤退时,兰克的伞兵旅担任后卫,隆美尔一辆车也没给他们留下,这让兰克大为光火。此时,他尖酸刻薄地宣布:“我和我的那些在11月4日被弃之下顾的800名弟兄,伏击了一支英军运输队,缴获到汽车和汽油,从而得以闯过敌阵与司令阁下会合。”兰克讥嘲的笑脸上流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大雨滂沱,沙漠变成一片泽乡,从而阻止了英军的追击,为隆美尔赢得了主贵的24小时。他率领着这支长达60英里,由坦克、大炮以及各种载人车辆拼凑的队伍,冒着呼啸的炸弹,沿着泥泞堵塞的道路,穿过雷区继续不停地撤退。

            隆美尔的情绪坏到极点,究竟还要撤多远,他也说不上..这场战争还不知怎样收场。答案很快有了。在向利比亚边境撤退的途中,威斯特法尔告诉他,“今天,11月8日,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的同盟国军队己在呵尔及尔和摩洛哥登陆,突尼斯是他们的目标。”腹背受敌,两面夹攻,这正是隆美尔长期来担心会发生的局面。不过他预料的是英国在的黎波里或班加西大规模登陆。现在问题更糟:美国军队直接参加了对德作战。隆美尔颓丧地在日记中写道:“这表示非洲军团的未臼已到”。

            不久,他们再次回到利比亚境内,身后是埃及沿海平原,4  个月前,他们乘坐缴获来的英军坦克,携带英军的补给品,快速穿过这片平原向东面的尼罗河三角洲驶去。后来,他们便一块一块地丧失在沙漠中赢得的地盘..他们还将继续丧失巴尔迪亚、托卜鲁克、班加西,等等。德国非洲军团将最后一次穿过两年内4次易手的昔兰尼加,直奔突尼斯——决定他们最终惨败的命运的地方。

            蒙哥马利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伸懒腰,站起身推开窗户。天空万里无云,太阳高悬在当顶,四周一片寂静。真是一个绝妙的沙漠气候,已是初冬季节,竟然感觉不到什么凉意。

            蒙哥马利回到桌旁,欣赏着刚完成的杰作——告第8  集团军全体将士书:

            10月23日我们发动埃及战役时,我说过我们要打败德国与意大利军队,把他们赶出北非去。我们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天,11月12日,在埃及土地上,除了俘虏外,再也没有德国和意大利士兵了。在这3个星期里,我们击溃了德国和意大利军队,追击了约300英里,到达并越过了边界,把残敌逐出埃及。

            ..

            我们共击毙击伤敌人2万余人,俘敌3万名,包括9名将军。

            ..

            我们的任务尚未完成。德国军队被逐出埃及,但北非还有残敌。至于再往西,在利比亚,我们还大有可为,而我们的先头部队现已准备在利比亚动手。我们此次到班加西及其更远的地方,将不再回来了。

            再接再厉,祝你们成功。..

            蒙哥马利满意地看了一遍,最后签上自己的大名:第8集团军司令、陆军上将伯·劳·蒙哥马利。

            是的,在阿拉曼战役之后,蒙哥马利因战功显赫而被提升为上将,同时被授予巴思骑士勋章。

            “弗雷迪。”司令唤道。

            参谋长应声而入。

            “你可以给亚历山大发电报了。告诉他,阿拉曼战役大获全胜,并将此讯转告首相。鸣钟吧!”蒙哥马利喜气洋洋地吩咐道。

            1940年6月底,在那最黑暗的时刻,丘吉尔曾下令将教堂钟声作为德军入侵在即的报警钟。自此,教堂钟声久已卡响。两年半以后,欢庆阿拉曼大捷的钟声在英国响彻云霄,人们激动万分,奔走相告:“我们打败了隆美尔!”“我们赢得了北非的胜利!”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钟声率先敲响,别的教堂在四周遥柑呼应,钟声有的清脆,有的浑浊,有的响亮,有的沉闷。

            丘吉尔站在首相府,听着这阵阵久违而又熟悉的钟声。不禁泪流满面。在这欢庆胜利的时刻,他想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沙漠将军,韦维尔、奥金莱克、奥康纳、坎宁安、里奇..,他们都是英国杰出的将领,他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这场胜利的基础正是由前几位将军不懈的努力所奠定的。特别是奥金莱克,若不是他手下那些奋战已久的第8集团军的英雄们在当年7月将隆美尔阻截于阿拉曼一带,隆美尔的非洲军心然早已取得胜利,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蒙哥马利的阿拉曼大捷。

            阿拉曼战役将永远成为英国战史上光辉的一页,首相默念着,它是我们转折的标志。我们可以说,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将战无不胜!

            第四部雾海激浪——西西里登陆战

            于江欣著

            主要人物表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

            乔治·马歇尔美国陆军参谋长五星上将

            阿兰·布鲁克英帝国总参谋长陆军元帅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

            哈罗德·亚历山大盟军第15  集团军群司令英国陆军上将

            伯纳德·蒙哥马利英国第8  集团军司令上将

            乔治·巴顿美国第7  集团军司令中将

            奥马尔·布莱德雷美国第7  集团军第2  军军长中将

            特里·艾伦美国第7  集团军第2  军第1  师师长少将

            卢西恩·特拉斯科特美国第7  集团军第2  军第3  师师长少将

            霍伯特·盖伊美国第7  集团军参谋长准将

            弗雷迪·德·甘冈英国第8  集团军参谋长准将

            盖伊·西蒙兹英国第8  集团军加拿大第1  师师长少将

            莱尔·伯纳德美国第7  集团军第2  军两栖登陆特遗队指挥官中校

            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德国元首

            本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首相法西斯党魁

            阿尔伯特·凯塞林德军南线总司令陆军元帅

            阿尔弗雷多·古佐尼意大利第6  集团军司令上将

            汉斯·胡伯德国第14  装甲军军长上将

            埃伯哈德·罗特德国第15  装甲师师长少将

            引子

            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地中海上空风卷云集,海上波涛怒吼,满载英美盟军部队的庞大特遣舰队,顶着狂风恶浪,驶向意大利半岛南端的西西里岛,拉开了代号“爱斯基摩人”的西西里岛登陆战的序幕。

            围绕此次作战,盟军最高决策机构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美国虽然一直渴望尽快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但由于条件尚不成熟,只好同意英国的计划——1943  年继续发展北非战役的战果,跨越地中海,直捣南部欧洲的意大利。西西里岛将首当其冲。

            “爱斯基摩人”作战是盟军自第二次吐界大战爆发以来,首次在敌人的领土上实施打击,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