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不生病的智慧2 > 第2章

第2章



                                    可是我这一代人小的时候,一年四季都是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鱼和肉只能按国家配给的量来吃……说起来,那时的孩子跟现在的素食者实在没什么差别,可是大多也长得结结实实,很少有什么营养不良、瘦弱不堪的,他们在智力上也丝毫不比现在的孩子差多少。其实仔细想想,几千年来,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恐怕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经济不太富裕的境地,很多时候都是吃素,没有太多的荤菜可吃。但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牛奶、鸡蛋、肉类、鱼类等各种富含营养的食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人们的家常便饭。当然,现在越来越多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已发现大鱼大肉并不能真正给自己带来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过量摄入这些高营养食物,还会导致很多可怕的疾病出现。于是,吃素日渐成为一种时尚。这位老板就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我问他平时主要吃哪些东西,他回答:“大白菜、小青菜……”写到这儿,就该转入本篇文章的正题了。选择素食本身没错,但素食的食谱选择不当,就可能要出问题了。人作为生命体,需要摄入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看看大自然,物种何其丰富,单纯吃大白菜、小青菜等绿叶蔬菜,显然营养是不够的。对那些用素食来延缓衰老进程的人来说,多选择种子类的食物效果会更好,因为,任何一粒种子都蕴含着一个完整的生命。同样体积的种子与蔬菜相比,种子的营养价值要远远高于蔬菜。种子类的食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大米、面粉、玉米、薏米、小米、高粱、豆类;还有埋进地里就能发芽的薯类,如红薯、山药、土豆、白萝卜、胡萝卜等。蔬菜要制作得可口,一般都需用大量的油。现在超市里各种食用油琳琅满目,相对老百姓的收入来说,也算便宜,所以吃油不算什么难事。过去就不同了,家里油少得可怜,蔬菜就是放水煮煮,根本谈不上可口。相反,谷类、薯类这些食物,很少用油,随便煮煮就能香飘满屋,引人食欲。最重要的是,相对于蔬菜来说,它们更容易饱腹。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是以种子类食物作为主要口粮的,蔬菜只是作为辅助。我小的时候,春夏以吃大麦、小麦为主,秋冬则天天吃红薯,配以少量的豆子面或大米。菜主要是萝卜,新鲜的萝卜直接切丝,拌点盐就可以了。其他蔬菜也吃些,但主要是用来下饭,每餐量都很少,吃得更多的是豇豆和扁豆。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再没有其他零食可吃了,只有到了秋季,家里种的水果成熟了,才摘几个吃。吃着这样简单的饮食,我们那一代的孩子体质也大多不错,如今人到中年,都不怎么生病。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人,年轻时的生活比我们小时候还要艰辛,但他们至少都活到了七十多岁以上。生孩子后,我一直奶水偏少,于是想尽办法催奶,传统的鲫鱼汤、猪蹄通草汤、豆腐汤等民间流传的方法全都试过,没有一样起效,甚至连号称“催奶秘方”的牛鼻子汤也仍然没用。就这样整日忙着用各种方法催奶,有一天,突然想吃玉米红薯粥,于是每日早晚煮来食用。谁能想得到,小时候爱吃的玉米红薯粥恰恰是催奶的佳品,比很多高营养的东西效果都好。我以为就我一人是这种情况,可有一次在火车上与一位妇女闲聊起催奶这个话题,惊奇地发现她竟然也是这种情况,在城里时,她吃遍了各种催奶的高蛋白食品,但没有任何效果,可后来带着孩子回到乡下,每日所吃的也就是小米、玉米、红薯之类,结果不用催奶,奶水自来;后来回到城里,又恢复了原有的饮食习惯,奶水日渐减少,几近于无。看来,素食对人还真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功效。对普通人来说,可供选择的素食很多,其属性也各异,有寒,有热,有的补肝,有的补脾。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没有必要讲究太多,经常换换花样,别经常吃一样东西就可以了;但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来说,选择素食时要留心一下它们的属性和功效,要尽量选择对疾病康复有益的食物。

        4.  对别人有用的  对你就可能有害

        人的先天体质各不相同,就比如小草,有的只能在温暖的季节里生长,有的遇到霜寒即枯萎死亡,还有的却在冰天雪地里生机勃勃。人也一样,适合别人的良药,对你很可能就是毒品。导致疾病的原因如此复杂,很多时候已经远远超出医生的经验范围。因此,生病时如果总是把希望寄托于医生,希望靠医生帮你找到根本原因并彻底治好,那么你很可能要失望而归。如果医生找不到你的病根,治疗也往往差强人意,于是病人一方面要责怪医生的无能,另一方面还要强忍着疾病的痛苦,继续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四处求医。其实,真正的祸根往往就是人身上那么一点点小问题。

            我的妹婿总是瘦瘦的,很单薄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他有胃痛的老毛病,而且没多久就要发作一次。近两年来这种情况更严重了,每月药费花了不少,却根本没见什么疗效。某日我回老家,他上门来求治。照例,我首先问他具体的饮食习惯。他说,饮食没有问题,从小到大就是这么吃的,一家人都是这样,而家中父母均无胃痛。他口口声声说自己饮食没有什么问题,与他同来的妹妹却在边上抱怨:他父母常年用炒米做稀饭,我怎么要求改为大米,他们都置之不理。他的胃脉洪大,原来根源于此!把大米放入铁锅中炒黄,可制得炒米。炒米是中医常用的药物,使用得当,便是一味纠偏的良药,可以治疗相当多的顽疾。但是,它并不是可以长年食用的食品,尤其是对于易理中属于坤卦的这类人。坤为湿土,大米本来具有补脾的功效,大米之气正入坤土,但是把大米炒制后食用,恰恰是去掉了它的湿气而增加了火气。对于人的坤土(脾胃)而言,这绝对是一个伤害,而短期的少量食用,问题不是很大,但要从小吃到大,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他胃痛的病根就在于此——他是坤卦之人,最怕炒米。妹妹反对食用炒米,然而她的婆婆、公公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我们也吃了一辈子炒米,为什么没事,他的症状肯定与炒米没什么关系,于是坚决不改吃炒米的习惯。一个锅里吃饭,别人没事,我肯定也不会生病,现在大多数人的想法恐怕都是这样,殊不知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人的先天体质各不相同,就比如小草,有的只能在温暖的季节里生长,有的遇到霜寒即枯萎死亡,还有的却在冰天雪地里生机勃勃。人也一样,适合别人的良药,对你很可能就是毒品。易理可以揭示人的先天体质。以土壤作比喻,他的先天体质,正如那潮湿的泥土,而炒米是用火烘烤制作的,他食用炒米就仿佛始终不断地用小火在潮湿的泥土地上烘烤,一年、两年、三年甚至八年、十年,由于这火小,暂时看不出伤害,但天长日久,积少成多,这种行为就把潮湿的泥土变成了干土,泥土的性质改变了,人体的疾病随之而来,而且,这种长期积累造成的伤害,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当然,对于我妹婿而言,治好胃痛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停止吃炒米。他的父母为什么同样食用炒米而没有胃痛,是因为他们不属于坤卦之人。还以土壤作比喻,他父母的先天体质就好比那燥土,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西北的黄土高坡上用小火慢慢地烘烤黄土,无论经过多少年,这火对黄土也没什么太大影响,所以,他们长期食用炒米对身体不仅无害,反而有益。如果你看不懂上述比喻也不要紧,对于饮食,只希望你记住下面两点:(1)对别人有益的,对你却可能有害,甚至是导致你生病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寻找病因的时候,要仔细考虑所有可能的因素,不能简单地认为别人这样吃没生病而我也可以照样食用。(2)有些药物的副作用要经过若干年才显现出来,“药食同源”,同理,有些食物对人的伤害也一样。民间流传的很多所谓食疗佳品,如果你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我建议,最好只是偶尔去吃一吃,别真当成所谓的补品而长期食用,尤其要注意,在食用的过程中假若有一点不舒服的症状出现,那么这东西肯定不适合你,要立即停止。

        5.  戒掉某种食物就能把病治好

        如果你身体经常不舒服,但却在某几天内平安无事,那么请仔细想一想这几日内你吃了什么。坚持吃下去,假以时日,相信那些老侵扰着你的不明症状慢慢就会消失。

            人各有所好,我的爱好是逛菜市场。葫芦稀少,一日偶见,只觉青脆碧绿,水灵鲜嫩。我顿时心动,毫不犹豫买下一只,还买了几斤排骨回家去炖葫芦排骨汤。午饭之后,老公觉得胃痛得难受,欲吐不出,欲泻不下。我想,吃的饭菜都一样,为什么我和女儿没事呢?午饭之前他还好好的,但午饭后马上发病,这问题可能出在饭菜上。再仔细一想,这些都以前经常吃的,只有葫芦从来没吃过,我开始怀疑是葫芦惹的祸。家里有《本草纲目》,这时赶紧翻开。那里面说,浙江某地的人经常食用葫芦,总是腹泻,但另一个地方的人也老吃葫芦,却不生病,原因是他们吃葫芦时习惯放香薷(rú)。香薷为中医治疗暑天受寒感冒时的常用药,真没想到,原来它还是古人做菜的调料。既然如此,那么香薷一定能解葫芦之寒。我赶紧去药店买香薷,回来后立即煮水端给老公服用。香薷水服用后,不到10分钟老公就恢复了正常。我吸取教训,此后再没给老公吃过葫芦和葫芦科的其他食物,他的身体也没有再出现过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