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中唐侠隐 > 第119章

第119章



                                    

            郑奇笑道:“不就是出了点钱赈灾么,你那甚么灵芝值几个钱,二十两金子已然价高百倍了,依我看十两银子也不值。”

            小虎大骂:“龟儿子臭屁,管啥子闲事,老子来教训你。”取出药镰便来钩郑奇。

            郑奇笑道:“什么剑门二虎,左右不过两只野猫而已。”二虎咆哮而上,郑奇长剑出手,一剑便将二人迫开。

            斗了一阵,两人药镰远不是郑奇对手,论翻山功夫剑门二虎当属一流,这兵刃只能算三流了,好在郑奇只是玩闹,不愿伤了他们。

            大虎吼一声,甩出绳钩来,小虎也甩出绳钩,两人在山间以绳钩攀援,用力极准,此时一钩直钩郑奇脖颈,另一钩却钩他脚踝。

            郑奇也未遇过这等怪异武功,一上一下对付起来有几分吃力,干脆奔入一片竹林,在竹林中绕来绕去。剑门二虎用绳钩钩他不着,又怕钩中了竹竿被郑奇砍断绳索,只在林边打转,用药镰又不是郑奇对手,又急又怒,破口大骂。郑奇又跳又闹,哈哈大笑。

            丁云自郑奇走后,悄悄跟将出来,见郑奇被剑门二虎阻路相斗,听明白那灵芝未必是真的仙草,父亲怕是受了剑门二虎之欺,不由得心中着恼。

            郑奇自在竹林中蹦跳,却似与剑门二虎捉迷藏,二虎无可奈何,只不绝大骂。丁云计上心来,走将出来呼道:“三位住手,我父有请。”

            剑门二虎满脸戒备道:“丁老爷又唤我兄弟啥事。”

            丁云道:“我父想起两河遥远,不知这金银如何送去赈灾,想请贤昆仲代送。”

            剑门二虎大喜,向郑奇骂道:“龟儿子,你等着。”便来跟随丁云回丁家。

            郑奇跳将出来,笑道:“不得了啊,送羊入虎口呀。”二虎回头怒道:“龟儿子胡说。”猛然腰间一麻,被丁云点中穴道。

            丁云功夫所限,虽然点中了二虎穴道,却不知怎样才能将二人带回家去。解了穴道这二人自然跑了,说不上还要打起来,自己却不是对手,绑上么又太过分了。

            郑奇笑道:“小姐可要在下帮忙?”丁云雅不愿让他帮忙,自己却又无善策,正在踌躇,郑奇已伸指在二虎上下身各点几下。二虎下身穴道被解,可以行走,上身却不能活动,向郑奇怒目而视。

            郑奇笑道:“丁小姐请二位过府,又非坏事,两位何必作此苦相。请啊,请啊。”二虎只得迈步。

            丁云见郑奇也相随而来,嗔道:“郑少侠跟来做啥子?”郑奇笑道:“丁老爷要成神仙,在下当然要一观。”丁云俏脸一板:“不敢当,郑少侠请去。”郑奇笑道:“在下若去,这二虎怎么办?”丁云道:“你道我丁家解不开穴么?”郑奇笑道:“自然不是。只是丁小姐一人请二虎回家,旁人看见,难免议论纷纷。”

            丁云哼一声:“议论甚么?”郑奇道:“这个不能让这两只山猫听见。”到了丁云面前准备附耳。丁云一惊,以为他要轻薄,一个巴掌打来,郑奇不避不闪,等着消受美人玉掌。丁云掌将及他脸,却生生收住,板起脸道:“甚么话,不能明白讲。”

            郑奇走开数步,招丁云过来,低声道:“丁小姐天仙美貌,押两只山猫回家,旁人还纷纷以为这两只山猫垂涎小姐美貌,才动了手。”

            丁云羞怒道:“胡言乱语,你心中想什么,别人也想么。”讲出去自己脸却红了,万一郑奇反诘不曾对自己动心,岂不是大丢脸面。

            郑奇嘻嬉笑道:“丁小姐这般美貌,我若不动心,那不是有病么?”丁云骂一声:“好不知羞。”想起唐宁对自己视若无睹,不由得叹口气道:“郑少侠,你怎没个正经。”郑奇笑道:“我又非和尚,装什么正经。”摇头晃脑,念声阿弥陀佛,学他师父模样。丁云忍俊不禁,想想他所言也不无道理,便应允他相随,只是想这家伙讲有人议论也便罢了,偏要加上一个“纷纷”。

            郑奇心花怒放,跳入二虎中间,一手挽着一人道:“走啊,走啊,贤昆仲也尝尝丁家的美酒佳肴,保管滋味与别处不同。”丁云扑哧而笑。

            到了丁家,丁老爷却面色不豫,向丁云斥道:“胡闹。成不成神仙要看自己造化,机缘不到,就是仙药吃了也没得用,现在你无故绑架二虎,作了恶事,更减了我的修行,这仙药也不灵了。”

            郑奇心道:“天下有什么神仙妙药,不过自欺欺人罢了,这丁老爷却执迷不悟。”那丁老爷解开剑门二虎的穴道,拱手道:“小女得罪贤昆仲,还请海涵。”

            小虎忿然,大虎却拉住他道:“算喽。”他知得罪不起丁家,恶狠狠瞪郑奇一眼,告辞而去。

            丁云斜眼郑奇,见他毫无欲去之象,讥道:“郑少侠还有正事么?”郑奇嬉笑道:“那二虎说不得又在外面阻截,在下只有恳请丁老爷再容留几日。”丁云诘道:“你又不是打不过他二人。”

            郑奇道:“大家本无冤仇,为钱财之事打斗不值得,左右不过将来我赔他们八十金便是,何必去结恶缘,减了德行。”他讲此话却正正经经,丁老爷听了点头。丁云嘟囔一句:“纨绔。”

            郑奇居然恬然受用。丁云也无可奈何,次日又借机挤兑郑奇。

            过了两日,郑奇便是脸皮再厚也住不下去了,只得拖拖沓沓的离去。

            这日到了成都,信步而行,见蜀人嗜辣,当街围坐火锅,挥汗如雨。成都茶楼最多,蜀人聚得一起,大呼海喝,上论天文,下论地理,无所不谈,热闹还在长安天宝茶楼之上。又有人当街弈棋,行人也步履悠闲,满城无限闲适景象。长安人人奔走为政事,江南人人奔走为逐利,唯只这锦官城人人优哉游哉。蜀道艰难,蜀中人不大喜出川,更兼蜀中物产丰盛,生计无忧,人心思闲,只有官吏最愿不辞劳苦到蜀中来,西川成了宰相回翔之地,从此出了不少宰相。

            郑奇自然不关心这里产不产宰相,只关心出不出美女,果见蜀女如玉,然之皆比不得丁云,心中更是难耐。

            这日心中正在盘算,不觉走到望江楼来,想及唐宁曾在此赋诗,做小弟的怎能不亦步亦趋。

            未及登楼,却见一女子正在井边汲水作笺,那女子五十多岁,风韵犹存,身着女冠服,不消说自是闻名天下的女校书薛涛了。

            郑奇心中一动,想起丁云提及认识薛涛,如今大媒当前,岂可错过?

            郑奇终究是贵门公子,自有办法,次日便带了一份重礼拜会薛涛。薛涛虽然不识他,但她是官伎出身,往来皆是官员文人,熟知政事,自然晓得曾是封疆大吏的郑权,如今他的公子来拜,总要以礼相待。

            待得郑奇说明来意,薛涛笑道:“郑公子原来为的是那丁家妹子,这事却有些难处。那丁家妹子眼光可有些特别,富贵人家她却不要,定要有名的江湖侠客。这蜀中多少江湖人物前去提亲,她也是一个都看不上眼。公子虽出身望族,但……”

            郑奇笑道:“晚辈也是江湖中人,晚辈师父乃长安大兴善寺的佛光禅师,晚辈自己也是长安剑宫的记名弟子。”

            佛光已东渡扶桑,声名不著,长安剑宫却名声响亮,果然薛涛道:“曾听侠书记提及长安剑宫多青年才俊,既如此,洪度便为公子一试。”薛涛字洪度,以此自称。

            郑奇心急如焚,等了一日,果然如隔三秋,好容易等到薛涛回来,自然急不可耐打探结果。

            薛涛笑道:“洪度已然尽力。丁老爷意有所动,那丁家妹子原是不肯,总算看洪度薄面,给出个条件。”

            郑奇急忙询问。薛涛道:“丁家妹子要公子在一月之内,在蜀中作几件侠义大事,起码能上得《侠隐记》剑南道的分册上。”

            郑奇挠头道:“这个却难,便日日在路上逡巡,也未必能遇上这等事。”

            薛涛笑道:“这等事果然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一则故事专讲那游侠,有一人一心想要做游侠,便每日上街四处拉住行人,问别人有没有不平之事要他管,你想这种事情怎会日日有,人人有?便有也要先去报官去,凭甚么要他来管?好容易遇见两个人斗殴,他上去掺和半日,才知是人家兄弟二人喝醉了酒,怎么管得?”

            郑奇点头:“是管不得。”

            薛涛道:“寻了十来日,听说南村有数人为猛虎所食,便前去南村,那猛虎又不会等着他,早去的无踪。山深林大,他又不通虎的性情,追踪不着,便日日在村口坐等。等了日复一日,那虎毫无消息,这日刚打了一个盹,偏巧猛虎来了,自然作了猛虎的美餐。却是一个猎户路过,一箭将虎射杀。”

            郑奇苦笑道:“如何不是?怎生才好?”脑中一转,道:“敢问女校书,不知这成都周围可有山寨匪窝,说不得只有拚着小命匹马挑山寨了。”

            薛涛笑道:“这里平安富足,何来山寨,只有远处金沙江上的盘江洞与川东的柳家寨,不是已被你们长安剑宫平了么?”

            郑奇叹气道:“可不是么?阎师兄也不知给我留下一个。”

            薛涛不禁莞尔。

            郑奇道:“没有山寨,难不成去招惹白道?那不是侠,反成了贼了,罢了罢了。”

            薛涛见他垂头丧气,安慰道:“西川山川壮美,郑公子何不出游,这近处便有青城山,十分清幽。”

            郑奇眼中一亮:“青城山,很好很好。”急急告辞出门,直奔青城山。

            灌口距成都路程着实不近,郑奇匆匆急行,到了都江堰,不觉惊了。岷江自大山奔出,如狂飙呼啸而下,被分水鱼嘴一分为二,内江引灌川西,成就了这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