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春山夜行客 > 第十六章 流言

第十六章 流言




        今年入夏入得早,刚进六月,就热得直冒汗,一到七月,说堪比火炉也不为过。安阳宫从六月初就日夜在正厅和太后寝室安置冰桶,外间尽管热得人打蔫,安阳宫内却始终如初春般清凉。



        一众妃嫔和昌乐长公主离开后,太后就一直在正厅的塌上闭目歇着,蔡昕在一旁轻轻地为太后捏腿。比起熟悉的脚步声,从外间带来的暑气率先惊醒了太后,迫使她老人家缓缓睁开了眼睛。



        “儿子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现下正是日头最毒的时候,一点也不懂的爱惜自个儿。黄兴,你这近前掌事是怎么当的,也不劝劝皇帝!”



        进来后同蔡昕站在一处的黄兴闻言扑通跪地请罪道:“奴才该死,请太后宽恕奴才。”



        “是儿子的不是。刚见完陈继良,心里堵得慌,想到母后这儿来凉快凉快。”



        太后紧了紧唇,不似刚才那般气急,“那也该避避日头,怎能这般莽撞。”



        “母后训的是。儿子记下了,下次一定注意。”



        自从皇后和瑾妃相继怀孕并诞下皇子皇女后,太后和皇上的关系便缓和了,不再似从前那般剑拔弩张。近半年来,更是亲密许多。



        蔡昕瞧着太后和皇帝言和,弯身拽了拽黄公公的衣袖,示意黄公公起来。黄公公微抬眉眼偷瞄了一眼,太后和皇帝正对坐着闲谈呢,遂提摆起身,跟着蔡昕悄悄移到了殿外。



        “陈继良是三朝元老,不是什么要紧事,没必要弗他脸面。”



        “那老匹夫仗着自己是三朝元老,总是摆出一副阁老重臣的架子!”



        “摆架子,顾名思义,摆的架子罢了。朝事上眼下以他为尊,该给的面儿还是要给的。有他在,能平衡朝局,亦能压着安西王,他要是倒了,才真是我们噩梦的开始。”



        让权臣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势平衡,来稳固皇权,父皇在世时这般教导,已故的程太傅,如今的何侍读亦曾这般教导,可皇帝不喜这些权术,从未真正上心过,更谈不上运用。这天下之主说来是自己,实则是安西王,满朝文武皆心知肚明,皇帝自己更是明白。若非母后和舅舅贪恋权位,将自己推到这皇位上,他是宁愿做个闲散王公,与子优逍遥度此生的。如今骑虎难下,前路尽是凶险,除了硬撑着,他实在不知还能如何?



        “对了,容妃入宫已月余,皇帝还未临幸吧。她是恽怀文家的女儿,皇帝当知其重。”



        皇帝蹙眉紧闭双目。每次一涉及后宫,皇帝就异常烦闷。好不容易子嗣的事暂告一段落,又来了个容妃。恽怀文是北境统帅,下辖缅州、锦州、雷州三州,母后在打什么算盘他自然懂,无非是要建立自己的军方阵营。可是缠绵后宫,实在非他所愿呐。



        “恽怀文曾在安西王部下效力,母后确定有了这次姻亲关系,就能断绝北境与安西王的牵连?”



        “断不断得彻底,结论尚早,但不至于毫无裂痕吧?这人呐,总是更顾及自己些。没顾到,只是时机不成熟,一旦时机有了,你且看他是顾着自己还是顾着旧主?”太后一副运筹帷幄之姿,皇帝听着看着差点就信了,结果被太后紧跟而来的一句话敲醒,“对容妃上点心。保她就是保皇位,保你自己,皇儿可明白?”



        皇帝嗯了声以示明白。实则心中因此话题早已烦躁不已。



        太后看出皇帝应的敷衍,心下不禁寒凉,叹着,如此白目,活该任人宰割!



        正厅里好一阵沉默。大约一刻钟后,太后懒懒道:“皇帝回宜兴殿吧。哀家累了,要进去躺会儿。”



        厅内没有动静时,蔡昕已悄悄进来。此时太后说要休息,他便上前搀扶着太后朝寝殿而去。皇帝无奈,只好起身,躬身俯礼后由黄兴陪着回了宜兴殿。



        十来日后,不知从何处传起的,宫中竟传起了皇子皇女的流言,说皇后生的两位皇子和瑾妃生的公主看着跟皇帝不像,倒跟龚侍郎挺像。流言似长了脚,短短数日,已穿越宫墙,落入朝臣的耳中。因皇后牵涉其中,早已慌乱,根本无心整饬后宫的流言纷飞,太后只好出面解决,接连处死了五个乱传流言的内官和宫女,后宫这才安静下来。可流言并非杀几个多嘴的内官侍女就能消绝的,宫中流言依然不断,只是比起先前来隐晦了许多。时日一久,皇后和瑾妃相继闭门不出,偶尔出来,精神也大不如前。



        宫里算是安静了一段时日,宫外却一直未曾平静。陈继良的夫人昌乐长公主进宫时特意看望了皇子皇女,回府后,语焉不详,但陈大人却大抵已有了判断。隔日在保和殿上会同礼部尚书和几位大臣极力劝解皇帝,再次请求禁止龚侍郎留宿宫城,不惜搬出历代先王来向皇帝施压。此番朝臣们意志坚决,誓要将龚子优赶出宫廷,不似从前那般仅仅嘴上反对。此番谏言与太后素来的心愿相合,太后未加阻挠,皇帝被逼无奈只好同意,不再让龚子优夜宿宫城,但允准他一月内奉昭进宫三次陪驾。几位大人素知这位皇帝疯痴,也不敢逼得太紧,主要目的既已达到,细枝末节上便不愿再顶撞圣上,此事就此暂落。



        作为皇帝的身边人,此次宫中流言,何如意也未能幸免。早在流言之初,他便忐忑不安。以皇帝的心性和过往的行事,那流言恐未必只是流言。若真如流言所说,皇帝的皇位怕是要不保了,更甚者,一干人等也是要掉脑袋的。



        入京五年,何如意鲜少与同僚话事交际,每日进宫,回府,两点一线,其余时候不是看书便是写字、画画。朝堂上的起伏他虽有察觉,却不愿参与其间,可皇子皇女之事,事关皇帝的大位与名望,他不能置之不理,也不忍置之不理,遂再次斗胆谏言,让皇帝远离龚侍郎,多事朝政,无奈皇帝将他也当成陈继良一伙,对他大加斥责,并罚其在宜兴殿门外跪了一日一夜,直到何如意昏厥在殿外,才着黄兴将其送回府,随后又将何如意潜回了翰林院,让他修书撰史。



        品阶未变,可终归算是贬斥,整个何府由此沉寂下来。曼舒和曼泽在书院频遭奚落,阿沅几次想替他们出头,都被曼舒坚决拒绝,甚至言辞激烈地请求她不要再惹事了,还嫌我们不够丢脸吗。还搬出从前阿沅在书院弄出的笑话,说外界都在传他们何家家风不正,你不嫌丢人,我嫌,等等。阿沅郁闷难消,跟阿贵和祖母诉苦,也在写给孝煜的信中抒发烦闷。



        自父亲被贬斥后,府内的管辖比从前更严了,从前借着去荣昌伯爵府的名义出府也不好使了,阿沅每日闷在府内,觉得自己都快变成霉球了。前几日绍卿托曼泽送来书信,邀她去芜柳居听曲品茗,说初瑶姑娘新排了首歌,进了新茶,可她无法脱身。祖母如今看她看的也紧,任她怎样哀求保证都不行。偷着溜出去,每次都被阿贵截回。母亲耳根子软,倒是放行过几次,后来被父亲训责后,也不再给她开绿灯了。



        沉闷在府的日子,看书、画画、写字这些原本还算喜爱的嗜好也像枷锁般困住了她,似置气般,每次父亲母亲叫她练字画画,她就是不练,只一味地练武。兴许知道将阿沅强压在府里她心中憋闷,便对练武一事睁只眼闭只眼,不像从前那般管束的紧,由此,常常白日里就见阿沅满头大汗地挥剑如雨,庭院、后院、过廊里的树杈,枝叶时长散落一地害得清扫的仆役叫苦不迭。



        比起出府闹出事情,还是在府里闹安全些。父亲、母亲、祖母一致这样认为。秋姨娘心中不悦,却习惯了温良贤德,嘴上面上自然未有说辞。曼泽和曼兮不仅没意见,更是常常跟着阿沅一起胡闹。唯有曼舒,每次一见满地枝叶,打翻的水缸,地上的碎瓦片,都不惜嗓地吼上一番,吼得全府震天动地,下人们私下里都管曼舒叫“河东狮”。



        也许是渐渐习惯了圈府生活,也许是日日练武剔除了心中憋闷,抑或是终于知道再怎么折腾也不能出府,阿沅竟能静下来看书写字画画了。期间不仅给孝煜写过两封信,还给初瑶写过几封信。孝煜离的远,一封信等他收到要两个月,再等他回信,又两个月,来回不耽搁也要四个月,说来,她的烦闷倒多半是同初瑶的通信解除的。



        不仅阿沅烦闷,绍卿也烦闷了一阵子,有了新职后方才好些。自打礼部的职事黄了后,几番打点,他又在柴英手下讨了个差事,在永平府治安防担任三防统领,负责永平府崇礼至龟甲一带的安防。这个职事是他凭着自己的本事寻的,荣昌伯虽不甚满意,可比起他先前整日流连酒坊歌馆,有个正经事做总归好些,便也没再说什么。于绍卿而言,算是间接实现了从军夙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