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东宫藏娇 > 第390章 册封太子妃

第390章 册封太子妃




        四月初五,太极宫,甘露殿。



        没有朝会,也不召见大臣的时候,皇帝多歇在甘露殿。



        晨起,膳罢,走到前殿,中书舍人崔久、通事舍人陆子议及起居舍人萧琢都已经在了。



        御案上堆了两大摞奏章,三人都在埋头整理。



        皇帝轻笑一声,问道:“今天又有多少是反对立后的?”



        崔久答道:“三十七本。”



        “几本弹劾妖道惑主?”



        答:“六十八本。”



        皇帝笑了笑,又问:“有没有池长庭的?”



        崔久答道:“池尚书上奏请立太子妃。”



        皇帝哈哈大笑:“就他脸皮厚!”



        等他笑完,陆子议含笑道:“微臣也斗胆多一句嘴,陛下说要为太子选妃,可不能虎头蛇尾!”



        皇帝看了他一眼,笑道:“那池四这么得人心?听说你上次因为她挨了赵王一鞭子?”



        陆子议笑道:“谁让她喊臣一声二叔呢!”



        “咳咳咳……”边上萧琢突然被口水呛到了。



        皇帝一边让内侍给萧琢端茶,一边笑道:“五郎被什么吓到了?”



        “咳咳……她也喊微臣一声五叔……”萧琢咳红了一张脸,显得有点尴尬。



        皇帝再次大笑,道:“这池四也太会认亲了,要是嫁进了东宫,你们这一个个岂不是都跟朕同辈了?”



        陆子议眸光微闪,笑道:“都是因为师从长姐的缘故,从前也是唤臣兄长的,如今常常忘了改口,日后嫁进东宫,自然随东宫辈分,臣年纪轻轻,终于不必被一个只小了五岁的女孩儿喊叔父了。”



        “微臣也是!”萧琢紧迫状跟随道。



        皇帝听了又笑了一会儿,却没有应答。



        他在龙椅上坐下,让人挑出池长庭的奏章,打开一开,只觉满纸洒然,不由赞道:“这么多年,朕就没见过行书比池长庭写得更顺眼的!”



        崔久看了一眼,笑道:“性情使然,池尚书自有一份天真傲骨,风神俊逸,无人可及。”



        皇帝合上奏章,含笑摇头:“他可不天真,他精着呢!”目光挪向那一堆反对立后的奏章,“连赵王都按捺不住了,他倒是一门心思扑在太子那边!”



        朝中半数以上的官员都上了奏章,或直接反对立后,或迂回弹劾明镜。



        池长庭却纹丝不动,只盯着太子的婚事。



        说是不动,奏章里却恍若不经意地提一提立后事。



        皇帝觉得,池长庭大有“你让我女儿做太子妃,我站你立新后”的意思。



        这种带着威胁的暗示让皇帝感觉很不舒服。



        “池公日常看着明慧豁达,唯独遇上女儿的事,就会变得——”



        “变得什么?”皇帝问道。



        萧琢笑了一声,压低声音道:“变得幼稚!”



        “怎么说?”皇帝兴致勃勃问道。



        萧琢道:“从前某回,微臣到吴县时,恰与池公同乘,池四姑娘随众掷香囊,原本是要掷给池公的,不小心掷到了臣身上,池公为此给了臣好些脸色看。”



        皇帝大笑:“幼稚!果然幼稚!”



        陆子议也跟着说了两件池长庭护女的趣事,惹得皇帝大笑不止。



        还开玩笑地说:“朕要再不给他女儿名分,他是不是也要给朕脸色看了?”



        陆子议笑道:“这池尚书别扭得很,陛下别看他现在急着要请封太子妃,要是真的诏令下来了,他肯定第一个拖婚期,当年在吴县,他可是声称过自家女儿要留到二十才嫁的!”



        皇帝再次大笑:“二十?那不成老姑娘了!哈哈哈……”



        笑声渐歇,他盯着案头奏章看了一会儿,突然吩咐道:“把这一堆送去给明镜!”



        他指的是弹劾明镜那一堆。



        三名舍人俱是眸光一动。



        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了!



        ……



        明镜如今住在太极宫的三清殿中,距离甘露殿也不远。



        奏章送来的时候,秦归也在三清殿。



        明镜当着秦归的面直接翻开了奏章。



        一本扫一眼,很快翻完了一大半,皱眉道:“都是弹劾我的!”



        “这是好事!”秦归笑道,“我们这位陛下,连泰山封禅都去了,可见自觉功盖千古,岂能容忍臣子们对着他指指点点?底下反对得越厉害,就只会令他更坚定——”



        指尖在最上面一本奏章上轻轻一点。



        “否则,怎么会把奏章给你送来?这是让你有个准备啊——”



        “立后,恐怕也不远了……”



        ……



        四月初五,甘露殿召见门下侍郎郑善;



        四月初六,两仪殿召见中书令;



        四月初七,两仪殿召见侍中;



        四月初八,甘露殿召见宗正卿、礼部尚书……



        ……



        四月十五,在玉华山避暑行宫的第一个朝会上,皇帝陛下刚坐定,便语气淡淡开口:“朕决议,立郑氏十一女为后!”



        ……



        立后不是一句话就行的。



        尽管在这之前,皇帝已经把朝中重臣都约谈过一遍了,但消息砸出,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更何况,之前的约谈也不是个个都说通了。



        因此,皇帝只好在望日朝会后,又连开了几天朝会,讨论立后的可行性。



        其实郑十一为后,可挑剔的地方并不多。



        撇去凤命之说不谈,以郑十一的家世和教养,是配得上皇后之位的。



        先前所有反对的声音都集中在凤命之上,索性避而不谈,反倒声音小了许多,剩下的,无非是拿惠妃和郑十一的关系说话。



        姑母为妃,侄女为后,有上下颠倒之乱。



        这时,却是池长庭站出来说话:“凡女子入宫,尊卑皆从陛下,如后宫诸多嫔妃原本出身不显,或侍奉陛下有功,或绵延皇嗣有德,各得品佚,若再盯着从前的出身不放,岂不是无视陛下颜面?”



        谁也没想到,支持册立新后最起劲的,竟然是池长庭!



        几经争议,立后之事终于敲定。



        五月初一,诏令天下,册立门下侍郎郑善之女为中宫皇后。



        五月初五,诏令再出,册封礼部尚书池长庭之女为东宫太子正妃。



        至此,群臣恍然大悟。



        难怪池长庭这厮甘当支持立后的先锋,好处在这儿呢!



        册封太子妃的事拖了一年多,终于尘埃落定,大多数人都感觉松了一口气。




        池棠早就从父亲大人那里得知皇帝松口了,大概几时册封也能估摸得出来,因此特意裁了一套颜色款式都比较庄重的衣衫备着。



        等到册书送来时,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换上新衣出来迎接。



        册书原本应该是从礼部发出的,但池长庭总不能自己给自己女儿送册书,便由底下的礼部侍郎送来。



        颁发重要诏书时,皇帝通常会派个身边亲信的人随行,以示重视。



        这个人通常是皇帝身边的内侍,但这次随行而来的人却让人有些意外。



        顶点



          
            

          
  。